不支持Flash

三国围棋擂台赛历史全回顾之二:石佛一个人的擂台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2月09日18:13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之二:【李昌镐神话】

  99年底,三国擂台赛转由农心集团承办,首届农心杯12月16日开战。

  从第一届农心杯开始,李昌镐开始固定担任韩方主将,并在这个位置上开创了一段神话,而与他鏖战数年的马晓春却是最后一次在擂台赛上露面,最后决战也是在两人之间进行,马晓春再次饮恨告负。

  在这届擂台赛,常昊也已经成长起来,担任了中国队副将,并取得了三连胜的不俗战绩,战胜的对手中包括韩国的曹薰铉和刘昌赫。王磊、罗洗河等小龙辈棋手陆续成为国际赛的常客。

  第二届,刚刚获得

LG杯冠军的俞斌担任中方主将,辅以清一色的小龙辈常昊、邵炜刚、刘菁、余平,韩国阵容中出现了更年轻的崔哲瀚,15岁的崔哲瀚初次登台即取得四连胜佳绩。中国早早退出了这届比赛的冠军争夺,又是李昌镐战胜加藤正夫后为韩国卫冕成功。

  第三届还是俞斌带四小,所不同的这些小龙们已经成熟,俞斌也并未拘泥于主将位置。在邵炜刚取得一胜,罗洗河取得三胜,俞斌连续战胜刘昌赫和日本主将加藤正夫后,三国擂台变成了中韩对抗,我们有了三打二的人员优势,可惜在常昊淘汰掉曹薰铉后,协同周鹤洋两人也未能突破李昌镐把守的韩国铁门,总胜局上7比6的优势也并不能换回冠军。

  现在回过头来看02年末举办的第四届农心杯,我们可以注意到很多有意思的迹象。一个是世界棋坛出现了不少变化,甚至包括日本棋院由加藤正夫出任主持以后也追随中韩的大贴目改革,而擂台赛人员的选拔赛也开始替代免选指定制度,比赛中的排兵布阵越发实战,不再像以前那样在意排资论辈。

  另一个现象是很多80后的新生代棋手已经冒尖,古力、孔杰、胡耀宇这批小虎辈棋手的水平逐步赶上了常昊那一代,尤其胡耀宇还在这届比赛中豪取五连胜,作为中方副将直接逼到李昌镐跟前;韩国也有先锋朴永训的四连胜,日本则派出了张栩这样的年青棋手。

  胡耀宇和罗洗河两人最终依旧在李昌镐面前倒下。02、03年这个时候的李昌镐可谓如日中天,还刚刚拿了应氏杯及春兰杯冠军。没有人怀疑他的世界第一人地位,除了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同样在那两年拿了两届富士通杯及一届LG杯冠军的李世石。在第五届农心杯开赛前,由于韩国队惟一的一张外卡给了李昌镐,感到不公平的李世石拒绝参加选拔。在之后的几届选拔赛上,李世石也一直未能突围而出,至今也并未参加过三国擂台赛这个最重大的国际团体赛事,这不能不说是农心杯的一个遗憾。

  第五届农心杯中国队采用了一个倒装怪阵,孩儿王俞斌打头阵,小龙辈王磊、周鹤洋居中,小虎辈胡耀宇、古力殿后。不过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仅王磊两胜、古力一胜,决战在韩日之间进行,李昌镐再次连胜加藤正夫和林海峰两位老将。不过日本的老少搭配还是取得一定效果,张栩两胜、小林光一三连胜、加藤还战胜了中方主将。韩国队选拔赛规模庞大,除了两李之外的几乎所有职业棋手都参加了,一批年青棋手脱颖而出,出线的是元晟溱、许映皓、洪旼杓,以及女棋手朴智恩,其中元晟溱还在这届擂台赛上取得三连胜。

  在第六届农心杯上,李昌镐的三国擂台赛伟业达到了巅峰。李昌镐之所以被当作一个棋坛

神话,不光是他的十七个世界冠军,不光是他数不清的国内冠军,在擂台赛上的主将连胜也是一个重要的依据。

  农心杯的历史事实上已经演变成了中日棋手联手对抗李昌镐的历史,但是直至第六届、在中日棋手五比一的悬殊数量面前,李昌镐仍然以摧枯拉朽般的五连胜为韩国队续写三国擂台全胜的历史,加上之前五届的主将九连胜,李昌镐已经在擂台赛上取得了空前绝后的主将十四连胜,韩国队也在这六届农心杯及之前六届三国擂台赛上取得了十二连霸的丰功伟绩。

  这六届农心杯,韩国取得36局胜利,中日的胜局分别为27局和21局。所有六届都打满14局,决战局四次在中韩之间进行,两次在日韩之间展开。李昌镐的14胜0负把三国原本的均势完全打破。

  在这期间,在李昌镐的引领下韩国队又涌现了一批年青的超一流棋手。但中国成长起来的高水平棋手在“质”上不亚于韩国,在“量”上更是超过其他两国,这中间应该也有李昌镐这个遥不可及的大高手的刺激和推动的功劳。日本围棋依仗国内浓厚的围棋文化氛围以及国际潮流的带动,也紧紧相随,并未掉队。

  三国擂台赛的这一阶段是李昌镐围棋生涯的巅峰期,他也用他的优异表现为世界围棋的竞技水准及推广工作作出了卓越贡献。

  (一闲)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59,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