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马晓春:三星杯罗洗河折桂不是质变 韩国依然领先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01:17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张喆责任编辑 朱轶

  十天前,那场三星杯的完美胜利,成就了两个中国男人:罗洗河和身为国家围棋队教练组组长的马晓春。

  “‘小猪’夺冠可以让我安安心心地过个年了。”比之过往一个人每天打打谱的日
子,如今对于马晓春,胜利的意义不仅仅是个人赢上几目。

  然而还是这届三星杯,由于在去年8月进行的四轮预赛中,仅有5人闯入决赛圈比赛,创下中国队十年三星杯人数新低,当时很多人并不看好“马大帅”的“仕途”。短短半年,如此天上人间,“妖刀”马晓春言语谨慎得近乎调侃:“争取在任内不下岗。”

  是厚积薄发不是突飞猛进

  从第十届

LG杯古力和陈耀烨会师决赛提前夺冠,到第十届三星杯罗洗河折桂,再到第四届正官庄杯世界女子围棋团体赛卫冕,如此密集的胜利,令人感觉被“韩流”肆虐多年的中国围棋已然提前破晓、步入春天。

  “如果刚刚训练几天就称突飞猛进,围棋就不叫围棋了,围棋的实力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尽管马晓春刻意“处之泰然”,但他仍无法阻挡众多热心人将他与中国围棋“同呼吸、共命运”。

  比如“试用期半年”,这五个字被媒体沸沸扬扬地炒作了半年,终于在上周末被证实已经板上钉钉,而转正批复日恰恰是1月12日三星杯决赛第二局罗洗河被李昌镐扳平那天,下发到中国围棋队的。正当有人开始探究此中深意之时,马晓春终于忍不住开口了,“这实在不算个事,不知道有什么好炒作的。当初竞聘,我就没投自己一票,干得好不好,自己说没意思。”

  从散漫国手到“职业”管理者

  当年,马晓春可以以“不高兴”为理由拒绝参加世界大赛、可以拂袖而去不给赞助商面子,正如他的棋风,总是刀走偏锋,出人意料。当人们还在讨论这位多年来在中国棋院“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散漫”国手能否适应“朝九晚五”的新工作时,他已经开始大谈如何对中国围棋队进行管理了。

  “就目前而言,中国围棋队首先需要的是管理,其次才是技术。”针对国家队以前在训练赛和集体研究的组织等方面的缺失,马晓春半年来集合刘小光、邵炜刚等人,组成教练组,对中国围棋来了一次大张旗鼓的改革,“从现在的情况看,还不错。”

  “世界冠军只是其中一个目标,我们教练组的宗旨是为国家围棋队做好一系列有效的训练、后勤保障等各方面的工作。另外还要兼顾发现苗子、培养后备力量的任务。”马晓春在去年7月6日任命仪式上的豪言不到半年,便已是一个世界冠军在握,一个世界冠军在望(LG杯将于今年3月决胜负)。

  失败是资本,韩国依然领先

  曾经影子般跟随聂卫平,终于一气超越,用两个世界冠军,证实自己是中国围棋第一人;曾苦斗小林光一,终于一跃而过,从此中国不怵日本围棋。然而英雄总有末路,遭遇更年轻的天才李昌镐,巓峰对决落败从此沦落。

  但这似乎成为马晓春现在的“教学资本”,“我想我和李昌镐下了那么多盘棋,总能帮大家想办法找到他的一些弱点。当然,现在李世石比较火,那么我们就来找找他的弱点。作为教练,如果能尽可能多地找到对手的弱点,我们有这么多人才,总有人会冒出来的。”

  马晓春承认韩国围棋技术依然领先的事实:“人家拿那么多世界冠军不是单靠运气。我们以前看不上韩国围棋是因为对人家缺乏足够的了解。其实韩国围棋职业化道路已经走了三十多年了,远比我们时间长。出了个李昌镐后,现在又出了个李世石,这是一种良性循环的结果。”

  所以,“

马大帅”春节后的工作重点仍然放在如何战胜李昌镐、如何赶超韩国围棋上,“年后,我的第一个工作重点将是农心杯,这项赛事是李昌镐战绩辉煌的舞台,他取得了14连胜,我希望我们能在这项团体赛中有所突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87,000篇。


 

评论】【围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