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面对围甲女棋手望穿秋水 叶桂:我们是被遗忘一族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10:17 扬子体育报

  第四届正官庄杯三国女子围棋擂台赛在韩国激战正酣,女棋手在黑白世界的捉对厮杀再次勾起我们对中国女子围棋现状的思考。年终了,在男棋手纵横围甲、笑数头衔、盆满钵溢的时候,女棋手还孤寂地立在遥望围甲的水中央。

  围甲,让女人走开?

  本报记者翁以源报道 中国女子围棋的命运就象随风飘荡的风铃:好看好听,但仅仅是点缀。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棋院生怕“养不活女棋手”而宣布不再培养中国女棋手,各省市女子围棋队也就随之锐减,造成如今女棋手严重“青黄不接”。目前,国内仅有广东和河南等几支女队还在坚持正常的训练。大量的女棋手因无棋可下,流落到社会上以教棋为生,或上大学作为转型的过渡。

  “生不逢时”的叶桂们

  现在上海建桥学院执教的叶桂五段,出生在湖北武汉市,夫君是国际

象棋特级大师林卫国,是一个已有爱女的“妈妈棋手”。这个10岁学棋,14岁就进湖北队的叶桂,在女棋手中以擅下头衔战而出名,特别是1998年中日NEC新秀对抗赛中,她以2比0战胜日本男棋手更是震动了日本棋坛。

  如果把陈慧芳和孔祥明称作新中国第一代女国手,那么叶桂、黎春华和徐莹三朵并蒂莲,是继杨晖、芮乃伟、华学明、张璇之后的第三代女国手。而这第三代女国手有点“生不逢时”,她们几乎是没进过国家队集训的“国手”。在湖北女队解散后,叶桂不得不靠教棋方式谋生,每天须来回渡长江,在武昌、汉口和汉阳三座城市之间奔波。2003年,夺得全国冠军的叶桂曾说了一句心酸话;“我们这一代女棋手,是被遗忘的一族。”

  望穿秋水的围甲大门

  在2000年第二届围甲,中国棋院产生了在2001年围甲增加一台女子比赛的想法。时任中国棋院院长的陈祖德强调,围甲增加一台女子比赛,是促使各省市重视发展女子围棋、改变女棋手不景气现状的“最好办法之一”。想法很好,但由于各地方队对此还未达成共识,真正实施起来却遭遇到顽强的阻力。当年8月2日领队会,这个提议出师不利,被各领队以1票赞成11票反对而否决。反对者的理由不无道理,重庆队教练杨一说,“围甲刚刚推出搞了一年,经费不足的队比比皆是,这个市场还未培养出来。”当时还有一个背景,中国“玫瑰”现状一片凋零,一些队甚至凑不出两个女棋手打围甲。

  到了2001年,围甲市场出现了一片兴旺景象。各队由于赞助费的提高而纷纷花重金聘请韩国外援加盟。从这个角度说,围甲增加一台女子比赛这个市场巳基本成熟。举一个例子,云南队请刘昌赫下8盘棋花费50万元,增加一个女棋手下22轮只需花费10万元左右。但围甲肥水外流是一回事,可不可以分一杯羹给女棋手是另一回事。

  因为围甲倘增加一台女子比赛,意味着每场比赛将没有平局可言必须决出胜负,这对整个已经形成的围甲格局冲击非常大,尤其对一些男强女弱的“跷跷板”型强队名次影响更大。必须是男强女也强的强队才有可能夺冠,但中国优秀女棋手也就只有张璇、华学明等少数几个人,她们必然朝着环境更好的地方队流动。这样一来,已经出现“贫”“富”相差悬殊的围甲,必然会出现一种新的不平衡,从而影响到大多数地方队的利益,这个局面是大多数地方队所不愿看到的。所以,这年的领队会再次无情否决了这个议案。   

  “小字辈”重蹈前辈辛酸?

  更有意思的是,这几年的围甲领队会议是“道是无情还有情”。每次否决女子进围甲的议案后,必有一个至两个推动女子围棋发展的新举措出台,无一例外。譬如,2000年领队会议通过了两个新举措,一是每年

定段赛专门给女棋手2个定段名额,二是组建一支有4个名额的国家少年女子集训队,中国女子围棋正式开始实施“抓小的”战略。2001年领队会议通过的一个新举措,把国家少年女子集训队的名额增加到8个。

  今年11月15日,“消失”多年的新一届中国女子围棋集训队已经于在北京成立,并于当日开始在中国棋院进行集训。6名新入选国手全部是“小字辈”棋手:王祥云初段、王磐初段、郑岩二段、杨梓二段、范蔚青初段和李赫初段。从这次正官庄杯看,王祥云等中国年轻棋手的表现已足够出色。唯一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新一代女国手会重蹈前辈的辛酸之路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31,000篇。


 

评论】【围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