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路:巴勒莫输在阵容不整 国米进入历史最好时期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1月27日13:14 新浪体育 | |||||||||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意甲第13轮全部比赛进行完毕,其中国际米兰客场与巴勒莫的榜首之战是关注的焦点。新浪体育赛后特邀意甲资深专家张路对本场进行了点评,录音整理如下: 这场比赛巴勒莫在主场失利有一些遗憾,主要原因在他们的主力阵容不够整齐,后卫线上博沃不能上场,让扎卡尔多打中卫也是不得已之举,用替补队员德拉菲奥雷上场也是
实际上巴勒莫排出的是一个介于3-5-2和4-4-2的变化的阵型,主要的变数在于皮萨诺,皮萨诺兼顾左边前卫和左边后卫两个位置,在进攻的时候可以保证中场有一定的人数,但是由于整体队员的实力相比国际米兰还是弱一些,尤其是技术能力和战术意识都逊于国际米兰的球员,所以每一个个体上的微小差距就形成了一个全队整体上的差距,最终一球失利也就不奇怪。 如果说巴勒莫阵容完整的话,博沃、辛普利西奥、迪米凯莱都能上场的话,两个队还是有一拼的。国际米兰人员上也有调整,主要就是中场用了索拉里打前腰,而把斯坦科维奇放在三个防守型中场的中路,相当于一个后腰的位置。 这个变阵还是比较成功的,索拉里尽管上半时没有太放开手脚,下半场当他熟悉了这个位置以后,在控球、组织上都还是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应该说,国际米兰在两线作战的情况下,灵活运用中场的这几个队员,包括坎比亚索、索拉里、维埃拉、斯坦科维奇、达科特等等,可以使中场厚度大大增加,另外曼奇尼现在已经抱定决心打4-3-1-2,坚决使用三个防守型中场,同时三个人又都有一定的进攻能力,看来这种打法是国际米兰目前最好的选择,因为这使得国际米兰后防线前面的屏障非常厚实,防守没有很大的漏洞,这样前面的进攻也就比较顺畅。 另外国际米兰值得庆幸的一点是全队的精神面貌非常好,这是近年来国际米兰少有的状况,就是全队上下非常团结,互相协作,很少有人去想个人出风头,包括伊布和阿德里亚诺都能够想到和队友配合,给同伴做球。另外,全队上下也都在积极的跑动,防守时能积极回防到位,所以国际米兰最近进入一个上升通道,主要就是因为这种积极的心态变化,可以说,目前的国际米兰,已经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这场比赛从总体来看,国际米兰的进攻打得速度并不是很快,这可能和周中的冠军杯消耗有关,他们快速的进攻并不多,更多的还是通过中场的倒脚向前推进,尤其是在上半时20分钟以后,和下半时大部分时间,他们采用的是近似于AC米兰的控制球战术。但是他们真正有威胁的还是快攻,两个进球都是快攻造成的。 6分钟,后场的直线长传,阿德里亚诺头球回点给伊布拉希莫维奇远射进球,下半场15分钟的进球,也是阿德里亚诺快速带球突到对方禁区前沿以后,分给了后面跟进的维埃拉,所以兵法上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国际米兰的控球推进,是他们的正招,但是快速的进攻、长传的反击,是他们的奇兵,最后致胜的恰恰是奇兵。 巴勒莫这一边由于人员变动比较大,阵型变动也比较大,所以上半场打得也不太成型,“小诸葛”圭多林尽管足智多谋,但是有时候变化太大也会让队员无所适从。下半场,25分钟换上布里恩扎,换下德拉菲奥雷,卡萨尼回到右边后卫,皮萨诺回到左边后卫,又变成了他们习惯的4-4-1-1的打法,这时候他们的发挥才显得正常。看来一个球队的打法还是不能变化太多,尤其是三后卫体系和四后卫体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过于频繁的变化,可能一段时间会造成全队的不适应。 另外就是巴勒莫的中场科里尼,这场比赛很少像我们之前看到的那样疯狂插上助攻,而是在后腰位置上担当防守任务。但是现在看来科里尼年龄确实很大了,身体状态已经大不如前,在下半场后半段,他的防守已经显得很吃力,很难拦截对方的进攻,最后不得已被特德斯科换下,巴勒莫在科里尼状态下降,辛普利西奥又不能上场的情况下,中场的组织是一个大问题。 另外阿毛里的受伤是一个不利因素,但是卡拉乔洛上场之后一段时间表现还是可以的,如果给他足够多的时间,卡拉乔洛仍然是一个有威胁的中锋。 (张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