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足球完成宿命轮回 博格坎普等大师退役是谁的悲哀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7月26日17:38 足球-劲体育 | |||||||||
记者寒冰报道 2006年对于欧洲足球而言,可以算是一个值得铭记的纪元———第5次包揽世界杯四强,再次证明了欧洲在世界足坛的绝对核心地位。同时,两位优雅足球最后的图腾———齐达内和博格坎普相继退役,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效率足球盛行的今天,古典的优雅足球以此为标志,完成了一个宿命般的轮回。 西方的“优雅”一词源于古拉丁文的Eligere,本意为“挑选”。在英文中转写为E
颇为讽刺的是,在英国起源于坊弄之间,被资本家们用来释放劳工们过剩激素的足球运动,在上世纪前半叶竟然是通过贵族和优雅的传教士到达了世界各地。不过,虽然足球在南美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真正的艺术足球还是根植于文化土壤更肥沃的欧洲。在南美,足球是占据人口大多数的贫民奢求腾达的独木桥,而在欧洲,尤其是颇为富足的西欧,足球被定义为一种生活态度和激情的表达方式。 博格坎普和齐达内就是这样一种生活态度的代表:他们出身中产,饱受新教文化浸淫的博格坎普自幼得到了严格的家庭教育,而身为阿拉伯移民的齐达内家族则特别需要后代尽早成为真正的法国人。而且,少年时代在法国最富足和充满文化气息的戛纳和波尔多度过,对齐达内的球风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他继承了法国足球自普拉蒂尼以降崇尚细腻和节奏的风格,又从意大利足球得到了简练的精要。齐达内成长于橄榄球更盛行的法国南方奥克地区,这个覆盖了整个法国南方的方言区结合了法国足球崇尚进攻的传统,又吸收了橄榄球运动特有的刚猛和侵略性,齐达内由此成为法国失于温婉的北方足球风格所不能锻造出来的天才。 拉丁足球制造的艺术大师在1970年代后都代有才人,普拉蒂尼、瓜迪奥拉、巴乔、鲁伊·科斯塔,只不过他们几乎很少有人能像齐达内这样达到个人风格与成就的完美结合。博格坎普则是以荷兰足球为代表的力量派足球自克鲁伊夫起传承不断的奇葩,三剑客和博格坎普是日耳曼血统难得的艺术结晶。能够与以上两大奇峰相提并论的,在欧洲也只有1990年代初的前南斯拉夫足球可以。只不过,很快那支充满天才的球队被战乱分割,具有优雅潜质的博班、苏克和米贾托维奇未能真正展现魅力。 博格坎普的成长经历则是北欧足球的精神传统最好的写照:对于足球本身的热爱超过了将之作为谋生手段的诉求。近代以来,包括劳德鲁普、布洛林等风格华丽的攻击球员,都是和博格坎普一样,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而在球场上又能表现出足够的激情和创造力。 遗憾的是,商业化思维取代了足球传统的文化氛围,简单粗暴的防守足球扼杀了进攻足球的创造性和激情。加上冠军杯的冲击,愈加频密的比赛压力,拥有出色体能和速度的球员成为市场主流,而古典的技术流则逐渐被市场淘汰。对于防守足球的精研制造了像莫里尼奥和斯科拉里这样出色的防守大师,但攻势足球却很难找到生长的温床。罕有的几个攻势足球基地,因为更多地倾向于从南美寻找现成的技术型球员加以驯化,留给欧洲本土的技术型球员的生存空间也就愈发狭窄。这样,技术与气质兼得的欧洲优雅型球员几乎完全得不到和博格坎普们一样自由和舒适的成长空间。 一个优雅时代的结束,是急功近利的商业化和职业足球全球化的必然趋势。物竞天择,能够适应更强更快足球环境的工兵们的生存机会,远远大于唯美的优雅。这是足球的悲哀,也是人类的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