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泽不可成为曼联救世主 阿布和他有一点本质不同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01:31 信息时报 | ||||||||
2005年5月16日,拥有127年光辉历史的曼联足球俱乐部彻底沦为一件私人玩具。经过两年多努力,77岁的美国商人格拉泽终于持有超过75%的曼联股份,完全掌控了俱乐部。格拉泽此次收购行动总共花费了7.9亿英镑。 5月16日对曼联如同审判日,格拉泽终于成为了女王庭院中的一个扬基佬。
在得到了75%的股份以后,格拉泽已可以将本是股份制公司的曼联从伦敦证券市场的交易名单上抹去,同时,他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宣布俱乐部的任何计划,不需要任何其他股东的批准。现在有一点依然不清楚,格拉泽是否有兴趣继续他的收购,将自己持有的股份从75%上升到90%,如果达到这个数字,意味着他可以把曼联其他持有股份的小股东驱逐出董事会。 英国《标准晚报》曾形容,5月16日对曼联来说如同审判日,如今格拉泽终于来了,红魔球迷需要面对这样的现实,一个他们认为不懂足球的外行,一个负债5.4亿英镑收购曼联的“扬基佬”却坐到了老板的办公室里。 格拉泽曾经两次收购曼联,先后受挫;但这位长着络腮胡子、一脸横肉的美国人矢志不移,志在必得。前两次,他的尝试都栽在掌握曼联俱乐部多数股份的两名爱尔兰富翁——约翰·马格涅和麦克马努斯手里;这次他瞒过曼联俱乐部董事会,私下偷偷与这两位爱尔兰人讨价还价,终于在11日晚达成共识。格拉泽以每股300便士的价格收买对方持有的全部曼联股份。他这次收购让两位爱尔兰人一共赚了大约7000万英镑。 于是约翰·马格涅和麦克马努斯原先持有的28.7%的曼联股份,全都划到了格拉泽名下;加上他原先持有的28.1%的股份,他占有的股份总量达到56.9%。随后格拉泽趁热打铁,通过股票市场和其他手段不断吸纳股份,并最终达到了75%。 英国足坛的旗帜,无比辉煌的红魔帝国在格拉泽的不断猛攻下终于“沦陷”。消息传来,英国媒体哀鸿遍野,愤怒的曼联球迷更是威胁要杀死格拉泽,他们聚集到老拉特福德球场周围游行示威,打出了“出卖股票等于出卖灵魂”的标语,有人焚烧了用烂木头刻成的格拉泽的粗糙雕像。 他对足球毫无感情,来到曼联的目的非常简单——赚钱。 同样是收购足球俱乐部,俄罗斯石油大亨阿布拉莫维奇被切尔西球迷奉为“救世主”;而对曼联俱乐部主权大举进攻的美国石油大亨格拉泽,在“红魔”球迷的眼中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魔鬼,在一片反对声中,他就像一个挥之不去的幽灵顽固地钻进了老特拉福德这块福地,为曼联红火的前景蒙上了重重的阴影。 为什么格拉泽无法得到阿布的“救世主”待遇?原因在于曼联目前根本不需要“救世主”。他们是世界最富有的俱乐部,现状很好,上个赛季赢利1.7亿英镑,连续第八次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俱乐部。格拉泽正是垂涎于曼联的财源以及在世界足坛的影响,据说他对足球毫无感情,来到曼联的目的非常简单——赚钱。 更糟糕的是,格拉泽不是阿布,他的全副身家合起来不过6亿英镑。为了收购曼联,他透过摩根贷款及以优先股形式集资借债5.4亿英镑!换言之,这个老头把毕生的赌注都放在曼联身上:他借钱买俱乐部,俱乐部还得为他还债。可疯狂的问题来了,如何还债?曼联虽贵为全球最富俱乐部,但扣除购买球员的费用外,剩下纯利也不过才2000多万英镑,可格拉泽欠下的债务,每年光利息就要4000万。 据悉格拉泽即将给董事会一个商业计划书,让曼联这个足坛摇钱树加速资金聚敛的过程。在执掌美国坦帕湾海盗队的时候,格拉泽曾多次上涨票价,他在开发曼联的计划书中指出,曼联现在依然有英国最低廉的票价,这是自己在未来计划中不愿看到的。 格拉泽还早已表态出售“老特拉福德”冠名完全应该,此外,他准备打乱英超现有的电视转播协议,将曼联队的电视转播和互联网开发分头进行,以捞到更多的油水,这对其他球队来说恐怕将会是一场灾难。《坦帕湾论坛报》记者肯明斯表示,“哪怕这里有一丁点可以赚钱的地方,他都能榨出油来”。 曼联球迷最多、收入最丰,俱乐部商品开发最全面、球队近20年成绩居英超之冠,但主场票价却远远低于伦敦的竞争对手。 曼联作为最早上市的足球俱乐部,不但在球场上所向无敌,在球队的经营上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连续几年成为世界最富有足球俱乐部。然而,正因为是一家公众持股上市公司,曼联被收购就成为可能。由球迷组成的股东联盟(Shareholders United),号称拥有球队18%的股份,但是经过专家估计,这个比例可能只在10%~15%之间。也就是说,格拉泽很轻易就能完全持有曼联,从而躲开每年通过股票市场流失的1100万(英镑,下同)管理费和分红。 由于此次收购总金额达到7.9亿,总共举债5.4亿,而其中2.65亿将会成为曼联的负债,这笔负债将在完成收购后通过曼联的经营收入来偿还。曼联2004年营业额达到1.69亿,其中商品销售27%(4530万)、门票36%(6120万)、电视转播37%(6250万)。 而且这次收购所产生的巨额负债都是高额利息贷款,也就是俗称的高利贷,1天的利息就达到12.6万,等于每天往银行开进去10辆宝马轿车。 曼联上赛季纯利润5830万,单单靠维持现在的经营状况显然无法应对贷款和高额利息的压力,而可能采取的种种手段,却极有可能损害到球迷的切身利益和球队的战绩,这也是球迷们强烈反对此次收购的主要原因。 首先,下个赛季的门票价格极可能会上涨35%以上。目前曼联主场的门票算是比较低廉的,均价约在25英镑。而切尔西、阿森纳等伦敦俱乐部票价平均都在40英镑以上。曼联门票如此优惠,是因为老特拉福德6.2万的座位数目和极高的上座率已经足以保证球队的收入。但是这样的情况显然不会持续太久了。格拉泽说过:我无法理解为什么在老特拉福德看球只需要支付在海布里(阿森纳的主场)2/3的价格。急需增加球队收入的新老板必定把提高门票价格作为上任后的当务之急。同时,球场扩建也被提上日程,球场座位将被增加到7.5万个。另外,到老特拉福德参观游览的旅客不计其数,虽然每年都超过23.5万人次,但这部分门票即使从现在的10英镑不到提升到15英镑左右,也还只是小钱而已,经不起折腾。球衣是一大块,过去两年,曼联一共销售球衣达到380万件,这一块下赛季必涨无疑。 除了在门票方面增加收入,在商业运作上也必须加紧开发的力度,最坏的结果就是球场冠名权的出让,而这也是老杆子球迷最无法忍受的。老特拉福德是什么?圣殿啊,是与诺坎普、伯纳乌一样神圣的地方,你能想象如果它变成可口可乐-老特拉福德或者是中国移动-老特拉福德会是什么样的感觉,至少我会觉得像吞了苍蝇。作为球迷的精神家园,辉煌的曼联历史的一部分,我不认为格拉泽敢冒这个险。因为假如真把球迷给惹翻了,一起罢买曼联主赞助商的产品,耐克和百威可就亏大了,就连美国股市恐怕也会打个喷嚏。 目前,股东联盟开始号召抵制曼联相关的一切商业活动,包括球票、商品销售和球队赞助商。不买下个赛季的球票,不买球队的球衣和其他商品,甚至不买球队赞助商的产品。曼联的主要赞助商有以下几个:耐克、沃达丰、百威啤酒、奥迪、立博(出版商,曼联博彩合伙人)、富士胶片。 假如球迷行动过激,惹翻了耐克和百威,将直接令俱乐部滑向深渊。 股东联盟表示将参与抵制的人数已经达到20000人,相信这些铁杆会影响他们的家人和朋友加入他们的行列,不买耐克,关闭沃达丰的手机,从此不再喝百威。他们将尽一切可能减少那些赞助商的利润,从而减少他们对曼联的赞助。从而将“格拉泽这个病毒”饿死。目前全球曼联球迷7500万,欧洲2300万,如果他们响应抵制将是一个巨大的力量。曼联也将从此走入可怕的恶性循环。 曼联每年营收中只有10%来自英国本土之外,加大在亚洲和美洲市场的开发力度,是当务之急。其实他们早就应该在香港、深圳、上海和北京各开一间旗舰店了,真不知道博比·查尔顿怎么想的。另外,虽然美国人对足球并不感兴趣,球迷较少,可是美国市场的消费力是不容小视的。加大市场开发虽然时间周期较长,但长远收益相当巨大。另外还有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语地区,都是淘金的好地方。 既不能得罪球迷,也不能令俱乐部运作产生动荡,最现成的套现方式就是出售训练基地并重启转播费谈判。 皇马当年负债1900万的时候就是通过出售训练基地套现的,现在已经开始扭亏为盈了。而且这也是最不伤害球迷心灵的折中办法,可以一试。问题是,每年返租卡灵顿又是一笔大开销。 曼联已经不是两年前的皇帝女了,现在最大潜力股无疑是切尔西,至少它本赛季就拉来了三星和阿迪达斯,而曼联想提前高价与主赞助商续约恐怕不太现实,况且沃达丰才刚刚续约。 曼联共雇佣了500名正式员工(包括球员和教练),而在比赛日雇员达到1300名。2004年曼联工资支出达到7690万,比前一年的7950万略有下降。去年曼联在购买新球员上花费2880万,其中购买鲁尼2000万(余款未列入当年核算),而在过去五年曼联用于购买球员的总金额达到1.1亿。到底会不会裁员?曼联CEO吉尔很圆滑:他确认暂时不会彻底改变老特拉福德原有的运作体系,不会引发大规模裁员,员工福利也将得到保证。那就是只有卖球员套现啦? 假如出售里奥·费迪南德,不但可以套现2000万左右,还可以省下500万工资,是个节流的好办法。但却会导致其他商业领域的开发障碍,况且,球迷也是绝不会同意的。但如果像皇马那样搜罗有市场号召力的巨星来交换里奥可能来钱更快。买一棵摇钱树总比种一棵容易吧,用里奥换回小贝就很不错。另外,一些边缘主力如克莱伯森、阿兰·史密斯等就只好接受要么走人、要么减薪的命运了,赶走心爱的球员,这不等于是在球迷心中捅刀子吗? 最后,就是在球队最大收入来源的电视转播上做文章了。转播收入具体如下:英国国内直播2270万、冠军杯2000万、英国国内转播分红1110万、杯赛转播370万、海外转播270万、曼联集团的交互频道150万、英国电台80万。由于在英超和冠军杯的表现不好,这一块有所下降。 目前英超的转播是20支球队统一出售的,收入也是所有球队统一分配。像曼联这种最有转播价值球队,自身却没有出售比赛转播权的权利。从目前来看,最为现实的无疑是从电视转播费入手。但这也有难度:和天空电视台的合同要到2007年才能到期,如何才能打破现有合同?即使合同到期,按照英超章程,也需要20家俱乐部的2/3多数同意,才能打破集体谈判的现有模式。就像“让火鸡投票支持感恩节”一样困难,像切尔西、阿森纳、利物浦、纽卡斯尔,或许再加上热刺、米堡或维拉这些强队可以从中获得好处,但是剩余的较弱的球队收入就会大大减少,所以要通过此项改动几乎是不可能的。 最让球迷担心的是曼联或许会因为负债而失去参加欧洲比赛的资格。欧足联已经决定在2007/08赛季实行新的球队财务审查机制,改变以前由各国足协向球队颁发欧赛参赛许可的做法,参赛许可将由欧足联直接颁发。同时球队经济状况不再仅仅限于是否拖欠球员转会费和球员工资,而是要看球队在银行的债务状况,并根据球队的实际情况决定参赛许可。如果曼联不能及时缓解因为收购而产生的债务,后果不堪设想。 有“钱袋子”之称的格拉泽是世界上排名第224位的大富翁,资本净值据说高达10亿美元,但即便是这样一个财大气粗的石油大亨,要光靠自个儿掏钱买下曼联也是敲骨吸髓的事。事实上,格氏这次能成功收购曼联,全赖美国三个秘密对冲基金撑腰。 对冲基金行动颇为神秘,如同“隐形”的交易商。 在耗资7.9亿英镑的收购行动中,格拉泽本人及家族只需自掏2.5亿英镑,其余的款项,一笔是来自摩根大通提供的高达2.65亿英镑的贷款(这笔负债将在完成收购后通过曼联的经营收入来偿还);另一笔,则是由美国对冲基金注资的2.75亿英镑,它们从格拉泽那里获得球会的特别优先股,而格拉泽将向基金支付利息,保留日后赎回股份的权利。 这三个隐身幕后的对冲基金,分别是纽约的Citadel投资集团、奥克-兹夫资产管理集团、以及帕利投资集团,他们的介入,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美国对冲基金的巨无霸,将掌控全球最著名的球队。 在欧美,对冲基金作为一种服务于富人的秘密投资工具,近几年里得到了迅速发展。据跟踪对冲基金行业的Hennessee Group LLC提供的数据显示,对冲基金去年在世界范围内共吸收到1,390亿美元的资金,其管理的资金总额已经达到9340亿美元,并日益在欧洲和美国并购市场上发挥巨大的影响力。 通常,对冲基金行动颇为神秘,如同“隐形”的交易商。它们不接受采访,不允许拍照,对有限合伙人之外的任何人都守口如瓶。所以在吵吵嚷嚷的曼联收购事件中,媒体几乎全都把焦点对准了格拉泽本人,对其背后的“撑腰者”,大多只有两个字来形容——神秘。 少年得志的格里芬年仅36岁,却管理着120亿美元基金。 Citadel投资集团的创办人是赫赫有名的肯尼斯·格里芬,年仅36岁,2004年在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40岁以下的年度最富有美国人排名中,他名列第八位。格里芬出手阔绰,当年再婚时,婚礼竟是在法国的法尔赛宫内大操大办的,他的身家有多丰厚,由此可见一斑。 对大多数基金经理来说,创建一项业务是一项庞杂而又不大讨好的工作,涉及盛大的作秀表演以及永无休止的握手行动。但对于极少数成果赫赫的人来说,这不过是小事一桩。少年得志的格里芬就是其中之一。他在美国伯克莱屯长大,早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就在宿舍里倒腾起商业交易。 不久,格里芬被 Glenwood 投资集团的弗兰克·迈耶发现,迈耶为他提供了第一笔资金。格里芬从交易可转换债券入手,并由此发展起来,如今他的投资集团管理着高达120亿美元的资金,纽约、伦敦和东京三大城市有超过1%的日常交易是由他的投资集团经手的。 格里芬曾经说,他有适用于所有市场的策略。到目前为止,他讲的似乎没错。他的基金在2003年上涨了11%。迈耶这样形容格里芬——“有些人很擅长做某种事情。他对这一行的所有领域都很精通。”另一位助理说:“他对于自己能对事情进行全面研究的能力感到骄傲。不管是做自己的生意,或是购买价值上百万美元的画,他的确都研究得很深。”除了在芝加哥,Citadel投资集团在旧金山、东京和伦敦,都设有办事处。 不管格氏成与败,美国三大对冲基金都是最大的赢家。 而帕利投资集团的创办人是理查德·帕里,管理大约110亿美元的资产。该投资集团在股权收购战中以血拼的攻击性方式让人闻风丧胆,目前掌控着Blockbuster公司及录影带租借连锁集团等公司的股权。曾经成功阻止德国人收购伦敦股票交易所的TCI基金会的管理高层,就是帕利投资集团的前雇员。 奥克-兹夫资产管理集团来头更大,它是全球20大对冲基金之一,其创办人名叫丹·奥克。1994年,丹·奥克从美国传奇的出版业家族——兹夫家族的两兄弟那里集资1亿美元,成立了奥克-兹夫资产管理集团,如今,该基金的管理资产膨胀到120亿美元。 “海鸥追着渔船飞,是因为他们认为会有沙丁鱼抛向大海。”用曼联传奇巨星坎托纳的这句经典妙语来形容上述三大对冲基金的所作所为,是再恰当不过了。据悉,格拉泽成功收购曼联后,将会向三大对冲基金支付累积年利率高达十八厘的利息。当外界都为他以天价买下曼联如何回本捏了把汗时,能够偷着乐的,也许就只有这三大对冲基金了,因为不管格氏成与败,他们都是最大的赢家。 非典型救世主 无疑,很多人认为,阿布和格拉泽是完全不同的。虽然,阿布的到来也曾经一度令英国佬很不爽。但至少现在,切尔西的球迷以及英国媒体都认为阿布是太有钱,所以骚包,是可以把经营球队当成自己的大玩具的超级可爱男孩。而格拉泽,这个8岁就子承父业的扬基佬,眼里只有钱。曼联易帜之后,有个切尔西球迷在BBS里留下了这么一句:“我们曾一屁股债,曼联则是世上最富的球队。但嗖的一声沧海桑田,阿布还清了欠账,格拉泽的一个电话却让曼联陷入巨额债务。”这句话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格拉泽和阿布之间的本质不同。 曼联球迷有理由骄傲,作为当今世界最成功、最富有的,且连续4年创收最多的俱乐部,曼联带给全世界尤其是英国本土球迷的快乐是实实在在的。如果一家三代都是曼联迷,你可能在股价只有0.5英镑(每英镑约合人民币15.2元)的时候就开始用零用钱投资曼联了,而现在,每股3英镑,每年全体股东可以瓜分1000万(英镑,下同)的现金红利。加上近18年来的17座冠军奖杯,完全就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丰收。 现在,曼联被公认为毫无足球底蕴的格拉泽收购而成为其私有公司,并被认为极有可能成为这个美国佬纯粹的赚钱工具,这无疑让曼联的球迷没法爽起来。 不过,在非英国本土的球迷看来,情况并非一边倒。没有一个投资人会拿价值8亿的并购开玩笑的,曼联不是像切尔西那样濒临破产的俱乐部,而是每年盈利超过5000万的巨无霸,这就排除了格拉泽重新整合资源后再抛售的可能。看得出,格拉泽是想将曼联成为自己一生中最大的投资,并将其作为最大资产留给子孙后代的。格拉泽于1995年出资1.25亿收购了当时处境凄惨的美式足球俱乐部坦帕湾海盗,并让这支球队在2003年夺得了超级碗,从而使球队当时价值飙升到3.54亿,被福布斯认为极具眼光。据市场调查,曼联本土球迷每人每年在俱乐部产品上的消费仅为1.3英镑,而在坦帕湾,海盗球迷每人每年的这项消费是3英镑,真不知道是曼联的产品太实惠还是曼联的球迷太穷。曼联在全球范围号称拥有7500万的球迷基础,格拉泽显然看到了赢利的空间,并不是在盲目地进行投资。而且,英国球迷的愤怒在我们眼里完全无所谓,眼下在老特拉福德看场比赛的平均花费才25英镑,远远比不上斯坦福桥40英镑以上的均价。要知道,老特拉福德可是一座连续4年爆满的球场啊,甚至海布里那屁大点的地方票价也比它贵。虽说伦敦物价高,但买卖球员可不是以你的票价为参照物的,加票价对以后购买球星的开销有帮助,英国球迷也该知足了。英超转播是一揽子销售的,亚洲球迷看转播的费用不会有多少变化,管他呢。 作为球迷来说,最让他们忍受不了的,无非就是:曼联不再分红、门票加价、纪念品加价、电视转播费提高、出售球星、解聘弗格森乃至出售球场冠名权。另外,改变曼联风格乃至整个“红魔文化”似乎格拉泽还没这道行。从格拉泽急着和吉格斯续约一事可以看出,老家伙当务之急就是稳定军心,稳住球迷,一时半会儿还不会干些伤筋动骨的事儿。弗格森和CEO吉尔肯定还会再干上一阵子,既然如此,何必留恋那两个养马的爱尔兰农民呢?还不如给这个犹太天才一个机会试试。以他老哥的融资水平,还不至于卖掉老特拉福德这么失败吧? 撰文 白云 编译 瑜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