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冠军杯英国系列之圣詹姆斯公园:风雨之后见彩虹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4月11日15:59 《全明星》

  撰稿/施 松

  在现代足球运动的发源地英格兰,超过百年历史的俱乐部比比皆是,主要发展重工业的北部地区尤其如此,具有124年悠久历史、素有“喜鹊”美誉的纽卡斯尔联队就位于英格兰的东北部。现在,就让我们走近纽卡斯尔,去认识和了解一下“喜鹊”的老巢——圣詹姆斯公园球场。

  圣詹姆斯公园位于纽卡斯尔市中心最繁华的闹市区,正门前是纽卡斯尔队历史最佳射手杰克·米尔伯恩(Jackie Milburn)的雕塑。它如任何一座现代化的球场一样,钢结构的主框架简洁牢固,泛光灯和支撑看台顶棚的圆柱闪闪发亮,四面看台层次分明,座椅干净鲜亮,球场内建有更衣室、奖杯陈列室、健身房、酒吧和商务中心等一系列配套设施,甚至在南侧看台下专门设了一个小型的警察局。然而,光鲜的现状背后是不为人知的过去,翻开圣詹姆斯公园球场的厚重历史,绝对可以用一路风雨来形容。

  早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圣詹姆斯公园就已经广为人知,它的出名仅仅因为那里是一个死刑执行场,就在被用于专门球场的前40年,即1844年,那里还曾经执行过最后一次绞刑。单纯从场地本身来说,圣詹姆斯公园的口碑也不怎么样,草地坑坑洼洼,还有一个很大的斜坡,从北向南往下倾斜足足有18英尺。这些都给圣詹姆斯公园球场增添了一份特殊的奇幻色彩。

  圣詹姆斯公园第一次举办正式的足球比赛是在1880年,当时这块场地的主队是纽卡斯尔西岸队。1881年,因为财政等方面的原因,西岸队和当时的另外两支球队东岸队、流浪者队合并成立了纽卡斯尔联队,并且将圣詹姆斯公园球场定为新球队的主场,这一用就是124年。

  纽卡斯尔联队刚刚开始参加联赛的时候,圣詹姆斯公园球场十分简陋,更让球队头疼的是,球场附近的居民很快就向镇上的官员抱怨,称在这块场地上进行足球比赛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自认为权益受到侵害的居民甚至威胁要用法律程序来对付纽卡斯尔俱乐部。后来,在官员们的调解下,居民们总算接受了足球比赛,但是这件事情又让圣詹姆斯公园球场的未来多出了一份不可知因素。

  1898年,纽卡斯尔联队进军顶级联赛,俱乐部也第一次得到了改善球场条件的好机会。但是当地建筑公司对球场建设并不重视。到了次年2月,因为工程进度缓慢,俱乐部甚至一度考虑搬离这个球场。不过,最终工程还是完成了,在球场一端建起了一个全新的看台,在另一面则用沥青浇铸了一块平台作为站立看台,赛场四周也用铁栏杆围了起来。当时这个球场能够容纳30000名观众。在此后的五年里,纽卡斯尔一举夺得三项冠军头衔,这使俱乐部雄心万丈,一个更庞大更宏伟的球场改造计划开始付诸实施:在靠近巴拉克路(Barrack Road )一侧新建一个巨大的看台,其余三面则是坚固的平台式看台;同时,在看台下面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游泳池,作为球员的运动设施,这也让其它俱乐部羡慕不已。改造后球场的容量从3万人扩大到6万人,成为英格兰当时最大最好的球场。1905年9月,改建后的新球场正式落成,并在之后的70年里大致保持了原样。随后,俱乐部又请著名球场设计师雷奇(Archibald Leitch)给球场加建了顶棚,这项工作直到1930年正式完工。

  “二战”之后,纽卡斯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圣詹姆斯公园球场管理委员会,俱乐部对于球场的自主权大大削弱,双方在重建主看台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一直都没办法统一意见,管理方和俱乐部之间的关系也在上世纪60年代初降至冰点。

  在英格兰取得1966年世界杯的主办权之后,圣詹姆斯公园被认为很有可能成为世界杯赛的承办球场之一,然而世界杯组委会一针见血地指出,除非圣詹姆斯公园能够提供更有力的安全保证,否则世界杯的比赛将不会放在这个球场上举办。为了取得世界杯的承办权,球场管理方和俱乐部方面进行了多次协商,但每次双方都不欢而散。1963年,管理方独自拿出了一套改建球场设施以及加大球场安全保障的方案,但显然纽卡斯尔俱乐部方面对这个计划相当不满,管理方曾一度扬言要将纽卡斯尔联队赶出球场。最终,圣詹姆斯公园球场没能得到承办世界杯比赛的机会,世界杯组委会将这个荣誉交给了米德尔斯堡的阿雷桑公园球场(Ayresome Park),圣詹姆斯公园遗憾地失去了在全世界球迷面前展示风采的最好机会。

  鉴于和球场管理方的矛盾,纽卡斯尔俱乐部在1968年曾一度准备离开圣詹姆斯公园,转而搬到戈斯福斯(Gosforth)的一个新球场去。多亏当时的英格兰体育大臣丹尼斯·霍华德(Dennis Howell)出面进行调解斡旋,事情才出现了转机。1971年,球场管理方基本同意按照俱乐部的要求对球场进行改造,这个改造计划主要包括:改建球场全部的四面看台,将球场容量控制在47000人左右。1972年,改造工程开始动工,然而原本计划用一年时间改造完成的看台,却由于建筑工人罢工耽误了三个多月,之后的工程进度又受到了英国通货膨胀和经济不景气因素的影响,进展缓慢,真可谓是好事多磨。

  1985年,鉴于当时布拉德福德城火灾所造成的巨大灾难,纽卡斯尔当地的官员加大了对圣詹姆斯公园球场的检查力度,首当其冲的就是年代久远、隐患重重的西看台。于是,俱乐部只好对球场再次进行改造,1985-1986赛季结束后,俱乐部将拥有80年历史的西看台推倒重建,这项耗资500万英镑的改造计划也成了俱乐部当时的中心工作。在1987-1988赛季鸣哨前,崭新的西看台落成了,为了纪念上世纪50年代队中著名射手米尔伯恩,西看台被命名为米尔伯恩看台。

  1992年,约翰·霍尔爵士(Sir John Hall)全面接手纽卡斯尔,这给陷入经济危机的俱乐部带来了转机,而圣詹姆斯公园球场历经近百年的棘手改建问题,也终于看到了曙光。凭借着霍尔的强大经济实力和金融背景,球场管理方和俱乐部之间的众多矛盾和磕磕碰碰终于成为历史,圣詹姆斯公园球场展开了耗资最巨的一次改建。首先将主看台的整体结构提升,并且将之命名为约翰·霍尔爵士看台;对西看台进行修葺,增加了一个先进的排水系统;给整个球场装上照明系统,并且将所有看台都改建成坐式看台,改建后的球场可以容纳37000人。整个工程耗资2500万英镑,历时近三年。与球场前100年的风风雨雨相比,这次的改造完全称得上是一项辉煌的功绩。

  不过,这个时候另外一个问题又凸现出来,由于球队战绩优异,来到球场观看比赛的球迷越来越多,区区37000人的容量已经不能满足球迷的需要。摆在俱乐部面前共有三个选择:要么继续对圣詹姆斯公园球场改建扩容,要么在纽卡斯尔另找一块地方新建一个球场,或者索性搬出纽卡斯尔市。后两个方案都遭到了绝大多数球迷的反对,于是俱乐部再次计划扩建球场。

  俱乐部最初的计划是从主看台一侧向附近的里泽斯公园扩建球场,将整个球场容量扩大到55000个座位,但这个计划遭到了很多社会团体的反对,俱乐部最终只能让步,将西看台和主看台扩建两层,这样能够保证球场容量达到52000人。1998年6月,这一方案终于得到市政府的批准。2000年8月,扩建计划最终完成,古老的圣詹姆斯公园历经百余年的风雨之后,焕发出了全新的生命力。随着同时代桑德兰的洛克公园球场(Roker Park)和米德尔斯堡的阿雷桑公园球场(Ayresome Park)先后退出历史舞台,圣詹姆斯公园球场已经成为英格兰东北地区足球的新地标和惟一象征。

  作为英格兰国内一支老牌球队,纽卡斯尔最值得称道的便是它优异的主场成绩。事实上,圣詹姆斯公园球场一向都有“联赛最难征服的主场”之称,例如博尔顿队,自从1953年以来就从没能在这块场地上赢过球,而包括曼联、利物浦、阿森纳三强在内的传统强队也都对这里心存畏惧。今年2月21日,本赛季不可一世的切尔西队正是在圣詹姆斯公园以0∶1败北,被淘汰出足总杯,“四冠王”梦想一夕破碎。

  圣詹姆斯公园球场的观众上座纪录出现在1930年的9月3日,当时纽卡斯尔队在联赛中迎战来访的切尔西队,球场内一共涌进了68386名球迷。

  虽然错失了1966年世界杯的比赛,但是圣詹姆斯公园球场还是经常能够得到承办重要比赛的机会,比如1996年的欧洲杯。在那届欧洲杯上,圣詹姆斯公园承办了第二小组的三场比赛,分别是法国队以1∶0战胜罗马尼亚队、保加利亚队以1∶0战胜罗马尼亚队以及法国队以3∶1战胜保加利亚队。另外,就在今年3月30日,这里还承办了英格兰队与阿塞拜疆队的世界杯预选赛。

  纽卡斯尔联队历史上涌现过许多优秀射手,除了前面提到的米尔伯恩,还有马尔科姆·麦克唐纳、安迪·科尔等,不过现在俱乐部的英雄无疑要属老将希勒,他在圣詹姆斯公园球场完成了自己在英超联赛上的第150个、第200个和第250个进球。2002年4月20日,在纽卡斯尔主场以3∶0战胜查尔顿的比赛中,希勒18米外的劲射帮助球队锁定了胜局,这也是他在英超的第200个进球。在比赛的最后几分钟里,全场的球迷一直在高喊希勒的名字,并高唱“希勒的200个进球就像两个世纪那么伟大”;1999年9月19日,希勒在同谢菲尔德星期三队的一场比赛中个人打进五个球,俱乐部主席霍尔爵士差点就要为他在球场外修建纪念碑了。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冠军杯新闻

 

评论】【足球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LB II新色曝光


鞋狂网友鞋柜


NIKE配色无极限


penny个人感受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