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足球国际化并不是洪水猛兽 欧联本土化不是灵丹妙药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2月07日11:10 体坛周报

  上周,欧足联公布了推行“本土化”的举措。规定从2006-07赛季开始,参加欧战的俱乐部报名名单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本土球员”,并在此后2个赛季递增。该条例的主要目的是敦促大牌俱乐部加强青训,给本土球员更多机会。如果今年4月得到批准,条例还将推广到各成员协会组织的赛事。然而,欧足联的新条例真的可以促进球队的“本土化”?

  “本土化”对抗的是“国际化”。全球化现在是普遍趋势,但足球圈的“国际化”
却有独特原因,那就是博斯曼法案的实行。博斯曼法案取消了俱乐部出让合同到期球员时收取转会费的权利(年轻球员收少量赔偿金)。这样的结果是:球员流动更容易,球员忠诚度下降。俱乐部青训的投入产出比越来越不合算,重金培养的球员合同到期就可以拍屁股走人,俱乐部人财两空,愿意留下来的也在薪水待遇方面漫天要价。于是,俱乐部对青训热情越来越小,而更倾向于挖人或引进南美洲或东欧的廉价球员。

  由于廉价外援大量涌入,各国联赛本土球员受到强烈冲击,因此关于改善本土球员生存环境的呼吁时有耳闻。最直接的措施是减少外籍球员名额,但这招对持有欧盟护照的球员无效,因此成效并不明显。欧足联经过与多方讨论磋商,终于推出“本土化”的措施。

  但看看现在各豪门遴选人才的操作模式,就会发现这些措施很难见效。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本土球员”的资格认定,其条件是15岁到21岁时在本队(或同协会俱乐部)注册满3个赛季,国籍并不受限。本土化条例一旦实施,如果一队没有足够的“本土球员”,俱乐部将从二队抽调。

  但二队也非净土。欧洲俱乐部选材范围早已不再局限于本地区,发掘足球人才的年龄下限越来越小,各年龄段青少年队外籍球员越来越多。更要命的是,许多豪门拥有“卫星俱乐部”,把最有潜质但无法进入一队的新人放在这些俱乐部接受锻炼,但为了达到“注册3个赛季”的条件,他们将被迫提前收回一些新人,这样反而压缩了青年队中本土球员的空间。

  实际上,“国际化”并不是洪水猛兽。对“国际化”心存惧意的主要是代表国家队利益的人士、还有本地意识浓厚的球迷。然而如前所述,由于“本土球员”并不就是真正的本地或本国球员,因此,提拔这些球员以后,球队照样是“多国部队”,对改善本国国家队造血功能收效甚微,而球队本地认同度也不会有增加。

  对俱乐部本身来说,“国际化”是商业开发的大势所趋。特别是对于大俱乐部来说,由于球队开支直线上升,光靠本地球迷已经养不起这样的庞然大物。因此不得不加强国际市场的开发,而进军国际市场的最有效武器,无疑是引进外籍球员,这一招已经被皇马等多家豪门屡试不爽。不少英超与意甲球队对欧足联“本土化”持反对态度,也是出于这一根本原因。

  《体坛周报》网站3月1日全面改版,请登陆体坛网www.titansports.cn



 

评论】【足球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卡特VC系列特辑


墨西哥Dunk Low


Lebron II low


Air Jordan XX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情人节滑雪火热报名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