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思想教育见奇效 英格兰告别“玻璃下巴”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9月09日15:19 体坛周报 | |||||||||
记者林良锋报道 如果说英格兰和奥地利的平局是一出充满了失误和错漏的闹剧,至少在迎战波兰前,英格兰队员们做对了一件事——更改行程,参观波兰境内的两座纳粹遗址——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身家百万的国脚们大赛前放弃游戏机或者美艳女郎,选择忆苦思甜的方式进行放松,在英格兰队历史上还属首次,此举不仅对一干国脚触动颇深,也赢得国内一片赞扬之声。英国御前大律师、世界犹太人大会副主席杨纳勋爵对国脚的反思大为嘉许:“我向国家队致敬,他们为公众树立了勇敢和高尚的榜样。”
尽管不是所有的国脚都赞同,但在周二早晨,绝大部分队员和教练组成员都报了名参观奥斯维辛,足总发言人贝文顿说:“他们大部分人都想尝试这个经历,斯文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他们都被目睹的一切打动了,很难用言词来形容这样的感受,但这肯定是一次很好的反思。”事实证明,此行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英格兰国脚们乘坐球队大巴抵达奥斯维辛,在队长贝克汉姆、杰拉德和兰帕德的带领下,穿越死亡集中营内12英尺高的高压电网(通电时电压可达6000伏),在那令人窒息和恐惧的一幕幕惨景前默然无语。仅在1944年的两个月里,就有超过43万犹太人和吉普赛人被纳粹从匈牙利运到这里,大部分人一到就被处决。孩子们的悲惨命运对英格兰队员的触动最大,在集中营大门上悬挂的一块牌子上写着:Arbeit Macht Frei(德文,意为“工作给你自由”),已有一个女儿的欧文看了直摇头:“那些孩子来时以为只要努力工作就可以平安无事,那是集中营告诉他们的,但都是谎言。” 电视对足球的投入,造就了一批一夜暴富的足坛新贵,他们只有20多岁,就已经一辈子衣食无忧,终日与美女名车为伴,不知世间疾苦,更遑论荣誉、职业操守和个人尊严。每当紧要关头,这些人就惊慌失措,英国媒体将这种人称之为:“玻璃下巴”(拳击术语:指对手脆弱,一碰就垮)。这次死亡集中营之旅,无疑对锦衣玉食的球员是一次极好的思想教育。 《体坛周报》网站3月1日全面改版,请登陆体坛网www.titansports.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