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豪门青训已名不副实 “弗格森孩子”不会再现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8月25日13:36 体坛周报 | |||||||||
记者林良锋报道 有两件事,貌似无关,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1995年,博斯曼法案生效,同年,曼联完成更新换代,以内维尔兄弟为代表的“弗格森孩子”顺利接棒,成为该队独霸英超的核心力量,队中5名英格兰籍球员(还有贝克汉姆、斯科尔斯和巴特)还先后成为国家队的骨干。那一批毕业生中,有许多好苗当时还不够格留在曼联(例如萨维奇、索恩利等人)。自那以后,素以青训著称的曼联在9年里,只培养出3名队员进入一线阵容——韦斯·布朗、奥谢和弗莱彻,相隔的时间也很漫长。
严格地讲,韦斯·布朗不算彻头彻尾由曼联培养出来的新秀,在17岁签约成为曼联学徒之前,他是英格兰足总属下“足球精英学校”的学生。弗莱彻早在1998-99赛季就被行家看好,但直到2003-04赛季才进入一队。在出道第一个赛季就表现出众的奥谢,也被“第二赛季综合症”折磨,迄今没有状态。 从曼联、阿森纳和利物浦等队的个案分析,这几家的青训其实已名不副实,天资独特的人才枯竭,青训教练班子不称职,是阻碍青训体系结出硕果的内在原因;宏观地看,博斯曼法案使豪门失去了从小培养人才的动力,他们正将眼光转向亚非拉地区,全球一体化促使他们放弃原来的运作模式,从原来的12至13岁选苗育苗政策,转为到世界其他国家采购年龄在17至18岁的半成品再进行精加工。而由俱乐部从儿童期就开始培养,成批成才的“曼联现象”已经绝迹。 弗格森是幸运的,如果博斯曼法案和英格兰重返欧洲足坛并轨发生的话,他很难有机会耐心等待斯科尔斯等人成才,不仅曼联新星可能大批流失,轻易到手的廉价外援也会窒息他们的发展空间,杜绝他们的上场机会。这难得的5年给了这批孩子充足的锻炼机会,阿兰·汉森曾断言“靠孩子打天下,一事无成”。这话某种意义上没错,只是当时其他球队青训出现断档,当打的球员又不足以肩负夺冠的重任而已。 曼联夺得1995年青年足总杯时,贝克汉姆甚至未能首发,可见当时阵容之盛,后备力量之雄,但上赛季争夺冠军的两家则来自米德尔斯堡和阿斯顿维拉。参加青年足总杯决赛向来被视为年轻球员晋身一线阵容甚至豪门的敲门砖,但夺得1995年冠军之后的10年里,曼联只在2002-03赛季击败米德尔斯堡捧杯,这批青年冠军中能有多少人被擢升将是个巨大的问号。 阿森纳曾在2000和2001年蝉联青年足总杯冠军,但至今没有人从那支冠军队升上一队,当年花了100万英镑买来的彭南特,到现在仍是边缘球员,反倒是初来乍到的17岁少年塞斯克一炮走红,现实如此,试问大俱乐部怎会有足够的耐心和财力,继续支持原来的育苗政策。 曼联现任青年队教练是该队昔日射手麦克莱尔,他由于为人冷峻刻板,与小队员们有着颇深的隔阂。在赛季前“耐克”赞助的青少年足球夏令营活动中,场上最活跃、最受人瞩目的孩子来自曼联的同城死敌曼城,曼联的大部分队员并不抢眼。 弗格森在内维尔兄弟续约时,曾感慨想要再遇上一茬像斯科尔斯这么有天赋的新人已经不可能,而曼联最近两个赛季的转会所得,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25岁以下的成品型球员,他们不缺个人技术,需要比赛增添经验;另一类则是18岁上下的“璞玉”型球员,他们仍需提高技术,但极有天赋。阿森纳和切尔西采取的也是类似的模式,阿贾克斯和埃因霍温先后成为切尔西的培训基地,反映了全球一体化已经打破了人才培养的国际疆界。 《体坛周报》网站3月1日全面改版,请登陆体坛网www.titansports.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