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赛铁幕终难攻坚 意甲英超联系陷入“冰河期”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8月18日13:12 体坛周报 | |||||||||
记者顺风报道 意大利足球本身就是由英国传播过去的,尤文图斯与AC米兰的奠基均有英国渊源。二战前的意大利足球已不乏英国人的身影。就连30年代两届世界杯冠军队主帅波佐的身边都有一位英国“客卿”威廉·卡布特。 战后的意大利足球长时期内并不突出,在意大利的英国球员寥寥无几。直到1966年英格兰在本土捧走世界杯时,意大利却创下被朝鲜队淘汰的经典冷门。这一时期比较轰动的
80年代,意大利队1982世界杯夺冠后,意甲开始了长达将近20年的繁荣,各个俱乐部不惜斥巨资引进外援。事业与金钱上的双重刺激使得球星们如过江之鲫,纷纷来到亚平宁。AC米兰在此时对英格兰球员怀有特殊兴趣,沃特福德的布莱塞特、朴茨茅斯的哈特利、曼联的威尔金斯加入了这个行列。哈特利初到米兰时令人期盼甚殷,1984—85赛季的米兰德比战中他以泰山压顶之势顶进一球,为AC米兰长达6年内首次夺得德比的胜利。但哈特利很快就迷失了自我,在米兰呆到第三年状态已是江河日下,后被扫地出门。 90年代,在1990年世界杯上有出色表现的普拉特与加斯科因先后加入巴里与拉齐奥。普拉特在意甲保持了较高的入球率,从巴里到尤文图斯到桑普多利亚,一直表现不错。相反,“扎扎跳”个性的加斯科因最终以断腿结束了他郁郁不得志的三年。 加斯科因的失败,让意大利人养成“英国人不适合意大利”的观念,因斯的成功也没有改变这一点。博格坎普等人在意大利失意,在英格兰焕发第二春,让意大利人越来越相信“意甲扔出去的失败者在英超成功,说明意甲水平高过英超”这样一种荒唐的说法。意大利人大概忘了,马拉多纳在那不勒斯奠定了他意甲第一人的地位,可他又是怎么与巴塞罗那不欢而散的。马拉多纳不正是西甲扔出去的失败者? 在这样一种老子天下第一心态下,90年代中后期加入英超的意大利人,往往被认为是水平不够意甲,或者是已经走下坡路,事业接近黄昏的球员。佐拉与迪卡尼奥无论在英格兰怎样春风得意,意大利人是看都不看一眼的。出国等于自我放逐,等于跟意大利国家队说再见,这样的观念根深蒂固。巴乔为了能再入国家队,宁可老死布雷西亚也不出国,跟这种心态有很大关系。 这段时期,切尔西成为“退休前的意大利人”的乐园。维亚利、佐拉、迪马特奥、卡西拉吉相聚一起好不热闹,其他较为出名的还有米堡的拉瓦内利、布兰卡,德比郡的巴亚诺、埃拉尼奥,水晶宫的隆巴多、帕多瓦诺,就连泰比也被曼联看中,当了半年门将,最后显然因为“水平不够”而被退货。 但随着99年曼联连续击退国际尤文,最终夺得三冠王为标志,意甲迅速衰落,而英超以其品牌、包装、强势英语文化为条件,无论在战绩还是声势上都已全面超越意甲。大量廉价外援的涌入,也挤得意大利本土新秀无生存之地,被迫出国。现在当打的部分意大利球员,年轻时反倒有流浪英伦的经历,比如加图索格拉斯哥流浪者,马特拉齐埃弗顿、马雷斯卡西布罗姆维奇、达拉博纳切尔西。曼联与阿森纳相继购买意大利幼苗,说明这种情形正在恶化。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意甲一年不如一年,英超则蒸蒸日上。这种大气候下双方的球员交流几陷停顿,意甲已不再对球星具备吸引力,哪个英格兰人愿去一个债务高垒、压力太大又特别苛刻的地方?英超也不会再接退休前的意大利人过来养老,在英超的意大利人一年不如一年,马卡罗内等新秀混不出头,库迪奇尼也沦为替补,洛伦佐·阿莫鲁索这样的人断断撑不起台面。 意大利与英格兰的联系已陷入“冰河期”,成了铁幕最难打破的一环。 《体坛周报》网站3月1日全面改版,请登陆体坛网www.titansports.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