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帅也有倦累时 拜仁“希斯菲尔德时代”已走到终点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3月17日18:28 《足球》报 | |||||||||
希斯菲尔德正处于自己执掌拜仁以来的最低点,又一个没有冠军的赛季:早早从杯赛中被淘汰,冠军联赛出局,9分的差距落后于联赛大热门不来梅,俱乐部高层已经与传闻中的继任者马加特开始接触。 希斯菲尔德不管这一切:“我只会集中精力做好我自己的工作,这些传闻影响不了我的睡眠,现在就是成绩决定一切。”尽管如此说,但这肯定要影响到他的心情,他必须在
对于希斯菲尔德的抨击大部分来自媒体,德国媒体对于拜仁的成绩自然是失望透顶,但是在俱乐部内部,却只有支持的声音。球迷们当然希望他留下,他们从来没有在球场给过他嘘声,现在经理霍内斯的表态看起来让期望他留下的球迷们有了保证,霍内斯在周二公开发表声明说:“球员们在场上犯下非常业余的错误,但是我不能为此而让教练员离开,对此我们从来没有考虑过。”鲁梅尼格与贝肯鲍尔也只是安慰了球队,并且要求他们保住第二的名次。 队长卡恩对此的评论代表了所有队员的声音:“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希斯菲尔德更适合拜仁的教练了,对他的质疑都是非常可笑的。”巴拉克也在接受《图片报》的采访中表达了同样的观点,看来拜仁的球员们已经达成了一致———站在了希斯菲尔德的身后。 人生就是一场牌局…… 希斯菲尔德与拜仁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始于整整20多年前:在随着巴塞尔队于1972、1973两年获得了瑞士联赛冠军之后,他引起了当时还在乙级联赛的斯图加特队的兴趣并在1975年将他召至帐下。两年后斯图加特升入了甲级联赛,开幕式的对手就是当时的德国大佬拜仁,首发上场的希斯菲尔德只踢了45分钟就被换下,当时他无论如何意识不到,此时的对手将是他20年后为之奋斗的球队。 转职成为教练后他仍然在瑞士并且在1990、1991连续两次作为教练率领草蜢队获得了联赛冠军,这引起了多特蒙德的关注,1991/1992赛季希斯菲尔德终于重返德甲赛场,六年之后又带着冠军杯的荣誉来到了慕尼黑,六年间在马利安广场的阳台上他四度为拜仁举起了冠军沙拉盘。希斯菲尔德值得自豪的是他从未被俱乐部解雇过,在谈论起这件事情的时候,他谦虚地表示:“其实很多年前我也一样被俱乐部炒掉了,那时还是低等级的联赛,我也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 在经过12年顶级联赛的生涯之后,无论他做出什么选择,希斯菲尔德都要在合同结束之后好好地休息一下,回自己的家乡:巴登州的小城洛拉茨。希斯菲尔德是个恋家的男人,由于他的家距离巴塞尔很近,所以在瑞士的时候他并没有感到离开家乡的痛苦,他一直很喜欢瑞士宁静的生活,虽然现在是声名显赫的教练,但是作为球员时他也曾经非常任性和冲动,甚至有一次因为闹事而不得不在拘留所里过了一夜。在执教多特蒙德之后,已经四十多岁的他才开始时常感受到思乡的痛苦,但是在多特蒙德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情,繁重的工作,寥寥的朋友都让他无从谈起这一切。 2005年如果告别了拜仁的帅位,希帅的人生选择还是丰富多彩的———回多特蒙德?他还没考虑过,如果继续执教生涯,也许接替沃勒尔执掌德国队才是对他最有诱惑力的岗位,德甲的俱乐部已经对他没有什么吸引力,别忘了在他成名的瑞士还有许多人翘首企盼他的回归……希帅还考虑成为一名电视评论员,布莱特纳和拉泰克在这个行业中都干得不错,这将是一个对他并不陌生又能带来新乐趣的领域。总之希帅会获得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了,他可以好好地玩玩自己最大的业余爱好了:打扑克!对这位身经百战的一代名帅而言,人生的不同阶段的使命和意义也许都能被一桌变幻莫测的牌局所概括,那就是:无论对手的强弱,握在自己手中的那张大牌一定要用在最恰当的时候打出…… 在婚姻围墙内的男女有一个忌讳的话题———七年之痒!对于希帅来说,这个门槛不是七年而是六年,当初在多特蒙德执教六年后他倦了,本赛季又是他在拜仁的第六年,面临三大皆空的希帅回想起初到慕尼黑时的踌躇满志…… 第一回 六年之痒命中注定 在希帅入主拜仁后的第43天,球队即将在冠军联赛资格赛中面对南斯拉夫冠军奥比利奇,雄心勃勃的希帅对记者说:“我们的目标当然是比上赛季更进一步,但是我的愿望是能够打入决赛!”是的,他说到做到,拜仁以12战仅1负的成绩闯入了决赛,在慕尼黑,当巴斯勒第35分钟接过塔纳特的传球连过两人将球送入基辅迪纳摩的球网,同时也将球队送入了决赛时,所有人都还能回忆起希帅高举起挥舞的双手,“一个美妙的赛季……”他评论说。那时的希帅干劲十足、雄心万丈,他像历史上每一位优秀的日耳曼人一样不知道什么是疲倦,更不会被击倒。尽管在决赛中最后1分钟连失2球败给曼联,但希帅说了一句分量颇重的话:“我们还有新的赛季,我们才刚刚起步。”2001年他果然如愿以偿。 虽然与拜仁的合同续签到了2005年,这次在被皇马淘汰后也没有出现过多针对他的负面评价,球员内部更是没有对他失去信心,但希帅自己在命中注定的“六年之痒”时刻丧失了前进的动力和欲望。这个赛季拜仁力求在三线战场都努力保持平稳,马凯的加盟也尽最大限度弥补了球队存在的后防问题以及卡恩、巴拉克两大核心的状态起伏,但这样“平稳”的下场是面临三大皆空的苦境。 希斯菲尔德的问题不是战术学养到达“瓶颈期”的问题,即便这次冠军联赛1/8决赛两回合比赛的过程拜仁丝毫不输给皇马,特别是第一回合中希帅参考上赛季里皮的战术作出的中场布置显示出了非凡的睿智。但希帅永远都不算是一个出色的战略家,这与他崇拜的偶像隆美尔元帅似乎正好相反,虽然他将“轮换制”的功能发挥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虽然他早在2年前就力谏鲁梅尼格重视俱乐部年轻球员的锻炼培养,虽然他执教的拜仁在德国足坛的地位似乎已经不需要所谓的“战略”,但足球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势并不能被他所预料。 就像曼联1分钟的2个进球,就像上赛季马凯致命的帽子戏法,又或是这次卡恩的滑稽失误,希斯菲尔德在俱乐部的重压之下无法对球队的战略目标做出合理的取舍或轻重分辨。上赛季拜仁的战略混乱就可见一斑,只是因为从冠军联赛出局“及时”才没有耽误在联赛和德国杯上的成绩,本赛季拜仁可谓倒在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关口,希帅对此干脆又盲目冀望于新赛季…… 雄心过剩成就了希斯菲尔德,也耗尽了他本该更持久的能量…… 不轻言退却的希帅坚信人生要经历每一种时光———幸福、悲伤、喜悦、沮丧,但这种种之间的差异都不会影响到他的信念和情绪。2002年末希帅与德国全境一样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一次寒流侵袭,他甚至距下课也只有半步之遥,但他最终还是转危为安,因为那时的他还心存激情…… 第二回 这一次跌倒了,他也彻底茫然了 当希帅率领拜仁从1999年至2001年完成联赛三连冠壮举的时候,已经没有人为此感到惊奇,在众人眼中,希帅早已不是初出茅庐,刚刚品尝过胜利滋味的教练新秀了,反而他是德国足坛一只久未谋面的老狐狸,思维严谨高深、态度严肃积极。更关键的是他的“生命力”旺盛,在岗位上,他拥有一种常人稀有的“求生天赋”,这也是拜仁在他执教的6年多时间中逐步淡化了“好莱坞球会”这块贬义牌匾的原因。希斯菲尔德具有非同寻常的人格魅力,在拜仁和德国,几乎所有人都认可了这一点,他不仅仅是冠军的象征,更是一种不屈意志的投射面。 即使在两个赛季前的希帅也充满了昂扬的斗志,在胜利和失利的比赛后他都会用各种手段来稳定军心,保护他的球员,有时他甚至还要展现一下自己的表演艺术:“我失败的时候当然会愤怒,但我会立刻找个地方坐下来稳定自己的情绪,当我出现在新闻发布会上的时候就没人会看到我的怒火。”2001年与希帅闹出风流韵事的女 主角也直言:“深藏不露的他迷倒了我的心。”但是,久而久之,在这种“强力镇定”姿态的背面也会产生因为极度压抑而带来的消极影响,在现在的希帅身上和言行中就不难察觉出这种难以名状的痛苦。 在拜仁的6年多时间,希帅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思维取向与领导层的“三巨头”保持协调,这与他在巴塞尔、多特蒙德等球队时“一种声音就代表一种权威”的处境存在本质的区别。现在他与儒雅、做事讲究派头的鲁梅尼格性格不合,与暴躁的霍内斯更是一对关系微妙的战友,而与越来越喜欢用嘴巴显示威严的贝肯胞尔,希帅也打心眼里感到厌恶和不满。大环境的萎靡也导致际遇的改变,他执教多特蒙德时正赶上德国足球史上的一次“小阳春”,而在2001赛季拜仁获得三冠王之后,德国足球和德甲却面临着一次严酷的审判。拜仁作为第一球队自然深受危机影响,本赛季买进马凯却需要卖出埃尔伯维持收益平衡,而接连引进巴拉克、代斯勒这些本土优秀球员虽然符合俱乐部的传统,但也使得拜仁在德国足球暗淡无光的年代也跟着变得狭隘和脱离正轨。希帅身在漩涡之中却无力回天,自然会产生悲凉的心态。 2001/2002赛季拜仁仅仅只拿到了第三名,勉强可以参加冠军联赛的预选赛。希帅在赛季结束后表示:“我痛恨失利,痛恨只获得第三名。我现在似乎可以简单地说‘好了,我不干了。’但我不能就这样把俱乐部甩在一边,当我被击败后我总是可以获得更多的力量!”但是除了这种表白之外,拜仁和德国足球似乎都没有按照希帅的时间表迅速回到正常的高度,他总是追逐一个属于他的辉煌时代,但在现有境况下,这只能是一种奢望。 “人定胜天”的信念已经扎根于希斯菲尔德的脑海中,要改变它或者忽略它都已经对希斯菲尔德造成了打击。 希帅如果一旦告别拜仁或干脆退出足坛,那将是德国足球和拜仁的巨大损失,在目前德国足坛中能真正称得上“冠军教练”的只有他和海因克斯两人而已,本赛季风头正劲的马加特还需要时间的检验,而萨默尔、沙夫、诺伊鲁勒或者奥根塔勒都还只能算是小字辈…… 第三回 站好最后一班岗,无悔告退 如今的希帅已经不再有那种波澜壮阔的计划了,这次从冠军联赛出局后我们听不到他“明年再来”这类豪言壮语,在联赛中3比3被罗斯托克逼和后他也和贝肯胞尔一样不愿再谈论夺冠这个绝望的话题了……本赛季拜仁的碌碌无为很可能导致希帅彻底终止自己的执教生涯,即使他能继续留下也不会是在拜仁,2005年合同到期后他续约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他在拜仁的岗位上已经失去了个性上最本色的很多东西,而他身边的人又怀疑他是否已经无力激发起球队的求胜斗志和革新战术打法…… 即便如此,对勒沃库森时球队大比分领先后希帅仍大声叱喝着队员们集中注意力;在马德里被淘汰后球迷们也能清楚地看到他铁青的面色;上轮联赛中他更是为了库福尔的接连失误暴跳如雷。任何人都能够在赛场边轻易地感觉到他内心的焦急、他的喜悦、他的愤怒,能够感受到他对于眼下这个赛季的珍视。希斯菲尔德是职业的,他自知在拜仁的光辉岁月似乎已经宣告结束,但他还是要确定自己能够站好这最后的一班岗。如果2004/2005赛季他还坐在拜仁的帅椅上,他依旧希望用一座奖杯来作为自己告别的礼物送给慕尼黑的球迷。 可以准确无误地说现在支撑着希帅继续安身于拜仁的意愿不再是以往那些誓言和一个接一个的雄伟目标,55岁的他更希望在最后的执教生涯中为拜仁做出一些“平凡的大事”。关注新人发展是他一贯致力的范围,施魏因施泰格目前的成长令他欣慰,伦辛、劳和特罗楚夫斯基再过2个赛季也能挑起球队大梁;希帅还长期关注着卡恩和巴拉克两位核心的竞争,尽管他一直试图不去改变这两个球员的个性,但他知道,精神领袖在场上多一人不见得是好事情,而从年龄上看,拜仁的将来显然会在巴拉克的手中;他还想改变拜仁臃肿无用的阵容,太多的常年病号存在于球队中既消耗了球会资金,也对比赛没有帮助,齐格勒和绍尔都被希帅建议提前退役;希帅还试图改变拜仁球员的比赛态度和习惯,“慢热”在他看来不是一件坏事,但在上周与皇马的决战中还是保持那样的节奏就显然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