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艾尔顿VS“古巴”格瓦拉 金钱VS自由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3月15日16:41 南方体育 | |||||||||
雇个国家打世界杯 2004-03-15 11:09:36 天下第一菜刀·阿乙专栏
阿乙: 埃尔顿作出的贡献是把个人的逐利行为完全还原为个人的逐利行为,没有把它上升为对卡塔尔这个国家的热爱,甚至连个人理想都没有算进去。 “我们时代最完美的人”,萨特这样形容格瓦拉。完美的下面是他传奇般的经历和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的精神气质。在这里,阿根廷人可以作为古巴革命事业一个很好的修饰词。但有一个细节可以拿出来表一下:格瓦拉的军事老师作为一个职业被雇佣者,热爱战争本身。他依照酬金和战争条件来选择雇主,当他对战争本身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时,物质上的东西可以被忽略。 《完美的人》看过很多年,基本忘记了,唯独这个细节难以磨灭。这个细节告诉我,一个人在战场上不要命不见得是为了表现对革命事业的无限热爱,相反很可能是为了表现自己对战争本身的无限热爱。不知道后来格瓦拉离开古巴前往他国丛林继续革命是不是也受了这位老师的影响。革命强调的是为我所用,手段服从于目的。当古巴革命史大表特表这位为自己作出贡献的英雄时,英雄却以离开成全了自己的理想。格瓦拉不属于古巴革命事业,古巴革命事业属于格瓦拉。 埃尔顿如果知道卡塔尔的首都叫什么,认识他们的领导者,并且认定宇航员能够从太空中看到卡塔尔的油井,那么说不定,这样一个人会成为卡塔尔足球事业的白求恩。在施拉普纳来到中国时,我们很轻易地翻出了毛主席的一篇纪念文章,在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德国教练(事实证明他确实普普通通)身上加了“不远万里”的前缀。后经冯巩玉手一拔,人民群众又用市场经济(拍卖)的方式好生看清并感恩于施拉普纳的丝丝白发———那是为中国足球熬出来的啊。 事后杨晨讲出了另外一个施拉普纳,看过报纸的都知道,那是一个现代版的阿巴贡。事实证明,在推销中国球员方面,施拉普纳的经济意识、合同意识强过他对中国球员的感情。米卢离开中国时带走了24只大皮箱,也在某个方面反映出助人为乐、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只讲奉献不求回报等精神含义很难在一个现实的人身上得到体现。 埃尔顿和卡塔尔足协一勾搭上便被舆论定位为“庸俗”,或者“赤裸裸”。我相信这种声音是发自非卡塔尔媒体的。作为竞争对手,东亚方面特别是中国方面发出强烈不屑的声音有着对自己利益的考虑。这种交易冲击了人们关于国家伦理的认同,也冲击了人们对自身实力的自信,对伦理概念被破坏的强烈反应充分隐藏了对自身实力的担忧。 埃尔顿作出的贡献是把个人的逐利行为完全还原为个人的逐利行为,没有把它上升为对卡塔尔这个国家的热爱,甚至连个人理想都没有算进去。换个角度看,假如埃尔顿加盟的是我们的国家队,我们将选取什么态度?我印象中的中国媒体,好似曾经为陕西国力的马科斯热火朝天过。结果上的收益很可能改变一些立场,大肆吹捧格瓦拉和大肆讨伐埃尔顿,完全可以出自一个人之口。 现实是:埃尔顿为了钞票,格瓦拉为了丛林,我为了稿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