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新老球星严重失衡:半场是王子 半场是乞丐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9月08日11:30 体坛周报 | ||||
记者程征报道,“半场是王子,半场是乞丐”;“一场比赛,两手空空”;“开局之战味道苦涩”,这是几家主要媒体对9月6日阿根廷与智利的世界杯预选赛报道的评价。在这样重要的预选赛开局战中,你不能完全依靠艾马尔、达历山德罗、小德尔加多这样的小将,尽管他们的表现都可圈可点,要靠贝隆、克雷斯波这样的老将,但老将们的表现恰恰令人失望。 贝尔萨不再是铁板一块 队伍一上场,阿根廷人便感觉眼前一亮,因为达历山德罗和贝隆出现在首发阵容里。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表明贝尔萨不再是铁板一块,开始变得灵活。因为他前些日子还一直强调,不能把“跳蚤”洛佩斯这样的优秀球员放在板凳上,舆论则呼吁给“大头”机会,“这是一位堪当大任的球员。”并且,赛前贝尔萨训练时把“小巫师”放进替补阵容,在媒体的呼吁下贝隆才得以重新成为首发。 比赛中的贝尔萨显得极为镇定。无论是阿根廷队进球还是智利连追两球,坐在教练席上的贝尔萨一直表情冷峻,并未表现出习惯性的焦躁不安,只是在全场比赛结束后,无奈地摊了摊手,神情黯然地离开球场。 然而,谁都知道“狂人”不可能彻底改变,因此,媒体尽管不再有尖刻的批评,也没有敢大笔墨赞扬他的这一改变。球迷最初也不买账,因为他们还要求萨维奥拉首发,纪念体育场是河床球迷的天下,他们盼望看到熟悉的“兔子-小丑-大头”的组合,并认为这是解决前场问题的良方。这便是阿根廷人以一片嘘声迎来向着世界杯的又一次冲击的原因。 反胜为败罪在球员 渐渐地,随着比赛的演进,嘘声低了下去,因为比赛变得精彩,因为阿根廷队变得出神入化。至于这嘘声直至终场时刻也没有再度高亢,则另有原因,那便是人们并不将下半场的问题看作贝尔萨的失误,而是归咎于场上的球员。对方反击的两个进球,当时后防线上都只能看到两名后卫。先后打后腰的贝隆和阿尔梅达顶得太靠前,对方打反击时阿亚拉被迫顶上截击,维瓦斯和萨穆埃尔两人间出现了很大的漏洞,被对手连续两次击中,扳平比分。其间,维瓦斯还有一次冒顶,奋力回防又被对方球员晃过,幸好对方的射门打高。 “队中无大将”,“没有出现扭转乾坤的球员”,成为媒体的评论基调,舆论同时感叹克雷斯波、基利、萨内蒂、阿尔梅达等老将未能成为这样的球员。在球场上,真正以强硬姿态与对手周旋的是艾马尔、达历山德罗这些小将。比如,针对比赛前的20分钟,《民族》报评论员就认为比赛和阿根廷队没什么关系,纯粹是艾马尔和达历山德罗的个人表演。 只有《奥莱》报的一篇评论中谈到需要耐心和节奏,算是和东方人的思维有些接近,尽管该评论并不认为贝尔萨的急躁是个问题,也根本不把一味进攻看作战略上的缺憾。但这篇评论没有提到,下半场,贝尔萨正是输在了熟知孔夫子中庸之道的奥尔姆斯手里——奥尔姆斯把“中庸”两个汉字理解为“平衡”。 阿根廷阵容(3322):卡巴列罗/维瓦斯、阿亚拉、萨穆埃尔/萨内蒂、贝隆(65’阿尔梅达)、基利/艾马尔、达历山德罗/小德尔加多、克雷斯波(71’萨维奥拉)
进入欲望都市 喝冰锐朗姆酒 体验性感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