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日记:透过一个战地记者的眼睛看伊拉克足球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5月06日18:27 竞赛画报 | ||
新华社驻海湾摄影记者龚兵 2003年2月24日,巴格达,下午,晴。 下午,我来到巴格达东部的一座体育场,采访几名埃及艺术家为向面临战争威胁的伊拉克人民表示声援而举行的文艺演出。在去的路上,司机萨米告诉我,这座名叫“人民”的 大约两个小时后,当我结束采访、收集器械准备离开时,一眼看家约200名小足球运动员正在体育场外的训练场草坪上训练。这些小运动员大的13、4岁,小的7、8岁,清一色都是男孩,全都身着正式的运动服和足球鞋,是非常正规的足球学校。这个场景一下子抓住了我。然而此时我需要马上赶回去发稿,于是在问明了他们每周一、三、六下午都在这里训练之后,我只拍了几张照片就匆匆地离开了。本想尽快前来专程采访,谁知由于太忙,等我抽出时间已是半个月后。 3月8日,巴格达,傍晚,多云。 美国发出了17日的最后通牒,战争已经非常临近,我真担心他们是否还在训练。不过到那里就发现,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这天的景象与上一次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只见孩子们依照年龄的不同而分成了几个组,每个组都有至少一名教练负责指导,有的在练习射门,有的练习运球,有的分成两组进行比赛,还有几个专门练习守门。所有的小运动员都训练得非常认真,似乎即将到来的战争与他们完全无关。 在一名工作人员的指点下,我找到了这里的总教练,一位60多岁的老人。名字很饶口,我只记得他的绰号叫“阿里巴巴”,以前是伊拉克国家足球队的队员。他一听说我是中国人,兴奋地一把握住我的肩膀,原来他也是1959年访问中国的伊拉克足球队一员。据他介绍,伊拉克有许多所少年足球学校。我所看到的是伊拉克国家足协下属的足球学校,也是全国所有足球学校中最为正规、水平也最高的一所,有250名小学员,年龄都在8-13岁之间。孩子们上午在各自的学校读书,每周利用下午的业余时间进行3次训练。尽管战争的危险日益临近,他们的训练却一直没有间断。我问“阿里巴巴”可不可以拍照,他非常爽快地同意了。孩子们见到我这个外国人在给他们照相,训练起来更卖力了,很快我就拍到了比较满意的照片。可惜,当我结束拍照准备再向“阿里巴巴”了解一些情况时,他已经离开了。 夕阳涂抹在他们脸上,镀出一道光彩,眼神和表情都很专注。我想和他们聊天,可那个工作人员一脸无奈地用英语说那些小孩都不懂英语。交流是不可能了,我看着他们配合、射门、扑救,然后默默离去。 3月27日,约旦靠伊拉克边境边境,下午,晴。 我们开车去鲁韦希德难民营采访。这是不久前约旦政府专门为接待来自伊拉克的难民而修建的,距约旦首都安曼约300公里。伊拉克战争开始后,该难民营累记接待了560多名难民,不过他们全都是在伊拉克学习或工作的其它国家的公民,并没有伊拉克人,而且其中多数都已离开,目前还住在这里的只有100多人。由于先绕道去北部采访了4名在伊拉克境内遭美英联军空袭而丧生的约旦留学生的葬礼,我们赶到难民营时已是下午4点多了。此时我们才知道,为了减少记者们的采访活动对难民正常生活的干扰,难民营的管理者新近实行了一条规定,每天只在上午10-11点和下午2-3点对记者开放两个小时,其它时间记者们一律不许进入难民生活区。 现在是下午4点,大老远驱车几百公里赶到这里,居然不让我们进去,这实在是太糟糕了。我站在难民生活区的入口处朝里面望去,只看到了很少几个人,而且多数还是工作人员,完全没有任何可拍的画面,于是决定先到旁边转一转。过了一会儿,当我再次回到生活区入口处的时候,我发现几名难民正在里面约100米处踢足球!我立即把机身上的17-35毫米的广角镜头换成35-350毫米的长焦镜头,将他们踢球的画面一一拍下。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难民们几乎每天都踢球。由于国际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等国际机构的努力,难民们的物质生活基本上是有保障的,但精神生活比较枯燥。不过该难民营位于约旦东部的荒漠地带,周围到处都是天然的足球场,看来踢足球将是他们在寂寞无聊的难民生活中打发时间的主要手段之一。 (竞赛画报专供新浪体育稿件)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