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我只见过杨晨一次。记得那是1997年春夏之交的一个夜晚,我应邀与几位德国工业界的朋友在“汉莎商场”一层的德国酒吧“paulaner”小聚。我们谈兴正浓之际,忽然听到有人用德语叫了一声:“于先生”。回头一望是前国家队主教练施拉普那先生的小儿子乌维,与他同桌的还有原国安队主教练金志扬和杨晨。我与金指导和乌维寒暄了几句,杨晨只是冲我笑了笑没有说话。现在想起来有些后悔,如果我作为一个长辈,对杨晨嘱咐两句类似“在德国要学好德语”的话,也算尽到了比他“登陆德国”早20年的一名“老翻译”的责任了。 一晃两年多过去了。杨晨和他所效力的法兰克福一样,忽而被巨浪推上了浪峰,忽而又让大浪抛到了浪底,现在又被马加特打入了“冷宫”。这其中的症结到底在哪里呢? 问题的症结在德语不行 我想,杨晨刚刚去法兰克福时只有24岁,他的周围除了以德国队友为主的外国人之外,没有中国人。在他的生活中,接触的绝大多数也是德国人,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要学好德语呢?因为你毕竟生活在德国呀!如果一天硬记5个单词,700多天就能记住4000多个单词,用德语讲话绝对没问题啦。生活中的德语并不是一板一眼的抠语法,只要对方听懂了,也就达到目的了,有这么好的德语环境而没有充分利用,实在太可惜!“语言是沟通感情的工具”———这句话谁都会说,但真正机会在眼前时,又没有充分利用,这是绝对不应该的。如果杨晨基本掌握了德语,他能常与马加特和俱乐部的负责人进行交流,也就不会发生种种误会了。 在这个问题上,杨晨与谢晖差距较大。谢晖在国内时就基本掌握了英语,再加上他有外国人的血统,学起德语来毕竟轻车驾熟。 目前,杨晨在跟法兰克福二队训练,他表示决心继续在德国发展,我们对此感到十分欣慰。但是,如果他不能迅速掌握德语,发展的速度和空间肯定不如谢晖。 马加特是个“顺毛驴” “顺毛驴”这个概念谁都清楚,就是别跟他对着干,跟他戗着,他一准尥蹶子。可以在“微笑外交”的策略下阐明自己的困难和观点,以得到“顺毛驴”的同情与了解,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绝对不是丢面子,而是一种回击对手的策略。像马加特这种人,不宜“热处理”,而应该用“冷处理”手段。 “顺毛驴”还有一怕,就是害怕别人抓住他的“小辫子”。记得杨晨膝伤挺严重的时候,他责令杨晨在场外慢跑,距离与身体健康的队友相同。实际上队友对马加特的做法十分不满,激起公愤后,马加特在会上作了检讨,杨晨也得以“正名”。 但“顺毛驴”还特小心眼儿,这是此类人的“通病”。小心眼儿者就会记仇,他准会伺机找茬儿报复。马加特此番将杨晨打入“冷宫”就为一例。 据说,杨晨聘请了一个叫盖夫特的做自己的经纪人。我听说他曾是奥芬巴赫俱乐部的经理,此人口碑不佳,属于那种心术颇多的人,真不知是谁向杨晨推荐的。 马加特现在就怀疑是盖夫特给杨晨出主意。也许马加特与盖夫特之间有过结,杨晨根本不知情,也许杨晨事先没征求马加特的意见,再加上马加特心眼儿小,还记性好,于是矛盾最终爆发。因此,选择经纪人是个非常需要讲究的事情,千万不能粗枝大叶。马加特现在的日子也不好过,在输给斯图加特队后,极有可能让杨晨复出。万一出现这种可能,杨晨也就给马加特一个“台阶儿”,让他“就坡下驴”吧。 德国舆论对杨晨不利 我自己有深刻的体会,德国的一部分人中存在着排外倾向,这是不争的事实。否则,德国前总理也不会给犹太人的墓碑下跪。在德国极右势力死灰复燃的大气候下,媒体往往会起到推波助澜的反作用。 德国《图片报》就在法兰克福印刷出版,该报编辑肯定站在马加特的立场上说话。该报在杨晨被禁赛后说,马加特的主教练位置必须得到保证,这就像一场赌博,马加特不能输。 如此看来,杨晨既然不想回国,也不愿去意大利,决心在德国继续发展,那末他就必须冷静地对待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一切。桑格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