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F1中国赛又启七年之约 “中国鼎”渐成“聚宝盆”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4月14日16:32  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 罗争光

  从15日至17日,F1赛车的马达轰鸣将再次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响起,又一个F1中国赛的七年之约也将由此开启。经历了一个五味杂陈的“七年之痒”,继续留在中国的F1赛事使出更多招数吸引中国观众,2011年F1中国赛的冠军奖杯更是设计成一个东方韵味十足的“中国鼎”造型。

  F1继续青睐中国,果真是因为“中国鼎”正渐渐成为“聚宝盆”?

  新7年,F1“身段”与票价齐降

  在被铭记为F1中国大奖赛元年的2004年,15万现场观众创造了当时中国有史以来观看单场比赛的现场观众人数纪录。然而喧嚣散去,此后几年的观众人数不断下降,甚至在2010年首期合同到期后,曾引发一轮“F1是否会继续留在中国”的疑问和猜测。

  F1中国赛遇冷,与赛事门槛过高有较大关系。就承办方而言,赛事主赛场上海国际赛车场一期建设耗资达26亿元,加上续建的大型购物中心、赛车博物馆等环境配套设施,总投资将超过50亿元人民币,除此之外,每年还需要支付高达3000万美元的举办权费用。而赛事期间1.5亿元人民币电视转播权费、赛场内广告等都归F1管理公司(简称“FOM”)所有。中国赛组委会想要盈利,只有靠票房收入和场外广告。

  对于尚未熟悉F1赛事的中国观众而言,动则数百元高达数千元的F1中国赛票价,着实吓退了不少原本希望到现场观赛的人。一些年轻车迷为了“留够吃饭的钱,只能选择看电视转播”。

  今年2月,2011年F1世界锦标赛中国大奖赛组委会终于正式宣布此项赛事再续7年,而且还将票价结构往更为优惠的方向改革,共分8档的各类门票价格总体下降了30%,最便宜的周五单日票仅为80元。“目前票务销售已经完成了预期目标,今年观赛人数应该会在15万人以上,”上海久事国际赛事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杨亦斌颇有底气地说。

  票价之所以下降,与FOM放下“身段”降低了中国赛承办权费用有着较大关系。杨亦斌坦言:“今年上海承办F1的成本有了较大下降,因为我们在开启新的合约时与FOM进行了很好的沟通,转变了合作的方式,双方不再只是中方向FOM购买赛事承办权的买卖关系,而更多是相互合作共同培养中国市场的共赢关系。”

  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备受宠爱

  杨亦斌关于“与FOM共同培养中国市场”的说法不无道理。

  从1994年舒马赫首夺世界冠军的时候起便喜欢上F1赛车的上海车迷葛翔,真切地感受到了F1赛车来到中国之后对培养中国车迷的推动。“原先国内很少有赛车的电视转播,了解和喜欢F1赛车的人也很少,想找个人聊聊比赛都难。现在F1来到了家门口,身边喜欢赛车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每次现场的车迷都很疯狂。”

  葛翔还参加了车迷会,经常和赛车爱好者一起畅谈赛事,组织自驾游、参加厂商发布活动等。他表示,很多汽车厂商都非常注重与车迷组织的互动,培养潜在的汽车消费人群。

  杨亦斌认为,7年的F1中国赛,大量传播了赛车文化和汽车消费理念。有数据显示,7年来F1中国大奖赛吸引了大量观众到现场观看比赛,它所培养的中国车迷更是难以估算。这也正是F1赛事和众多汽车厂商不敢轻易偏离中国市场的原因。

  事实上,除了F1,近年来登陆中国的汽车赛事已越来越多。资料显示,2004年到2010年,上海共举办了包括F1、DTM、V8、A1、MOTOGP等国际顶级赛事在内的国内外赛车比赛共超过100场次。而全国的汽车、摩托车赛事,也逐年增加,至2010年已发展到一年100多场次。

  而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中国汽车市场在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成为全球最大新车市场。中国迈向汽车消费大国的步伐,早已让众多国际汽车厂商“摩拳擦掌”,随时准备加入“弄潮儿”队列。

  就在F1中国赛之后几天,第十四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将于21日至28日在上海举行,车展规模23万平方米,比上届增长35%,来自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中外汽车厂商将齐聚于此,创历届上海车展之最。而且,本届上海车展上亮相的首发新车将达到75辆,其中跨国品牌首发19辆,国内自主品牌首发56辆。

  “聚宝盆”效应在亚洲扩散

  从账面上看,举办F1中国赛对于承办方而言其实是个“赔本的买卖”。为什么还要坚持下去?杨亦斌的解释是:“体育赛事的成功与否,不能只看财务指标是正的还是负的,它很典型的特征是外部特性强,是一个共同的平台,很多相关的行业在赛事举办过程都在消费它的影响力。”他表示,F1赛事前后对酒店、宾馆,包括旅游行业、交通等一系列的行业,都会带来影响。“它不仅仅涉及承办方的收益问题,更在于对上述诸多行业和领域的推动作用。”

  根据2011年F1世界锦标赛中国大奖赛组委会公布的数据,7年来,F1中国大奖赛共为上海城市创造了过百亿元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某种程度而言,F1赛事仿佛一个“聚宝盆”,其中聚集的不仅包括经济效益,还包括城市形象推广的“名片效应”。

  上海市副市长赵雯表示,F1中国赛7年来共吸引了大量现场车迷、全球范围内吸引累计约60亿人次的电视观众,很好地展示了上海的城市形象和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2008年和2009年在F1上海站赛事期间,组委会把上海赛场一片看台的座位全部拆除,改成超过8000平方米的上海世博会广告牌。用F1全球的影响力为世博会作了全球宣传推广。2010年,同样的办法被用在“中国制造”的宣传上,“F1组委会和商务部这次合作同样引起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回应,”上海久事国际赛事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澜说。

  在亚洲较为发达以及众多新兴市场国家,“聚宝盆”效应近年来不断扩散。除了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外,韩国也于2010年开始举办F1大奖赛,印度将在今年10月开启F1大奖赛之旅。俄罗斯也将于2014年开始举办F1大奖赛。“F1虽然在欧洲略落低潮,但这项赛事的魅力仍将持续,并且已经在亚洲开启了半边天,”杨亦斌说。(完)


分享到:

更多关于 F1 中国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