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体育日报:控成本服于民 F1再打“亲民牌”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1月21日14:27 东方体育日报 | ||
车手们都去度假的时候,FIA(国际汽联)主席马克思·莫斯利还要忙着开会,不过令这位已经两鬓斑白的英国老绅士感到欣慰的是,这个冬天,在慕尼黑召开的FIA和汽车制造商的联席会议举行得非常顺利。协商和探讨取代了过往的对峙和争吵,在经济利益上不断发生“摩擦”的FIA和汽车制造商们终于在F1的未来发展趋势方面达成了一致——如果在短期内大幅度降低参赛成本是不现实的,那么至少把钱花在刀刃上,让F1回到赛“车”的本源上来。
作为汽车制造商联盟(GPMA)的主席,宝马公司高层格斯切尔代表汽车制造商们和莫斯利进行了一次长谈。谈判的结果是令人鼓舞的,在事关F1的未来形态上,双方确立了以低成本、与民用车相关、关注社会为目标的一致看法。具体体现在:2007年F1将开始冻结引擎发展,2009年开始使用刹车能量回收技术,2010年引入引擎余热回收技术,之后进一步进入涡轮增压器并同时缩小引擎尺寸。 “F1技术的发展必须要对民用车有直接的意义,而且要帮助攻克民用车正面临的一些技术难关。这样的改革将是双赢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F1不被社会所淘汰。”莫斯利明确表示。 从2003年大幅度更改F1比赛规则开始,莫斯利在改革F1的道路上又跨出了一步。四年来,FIA为了减速、减富,不遗余力地尝试了各种方法,但无论改革赛制还是推出各种赛车技术发展限制措施都没有取得对F1发展产生“质变”影响力的效果。F1车队的预算每年都在不断地向上长,与此同时,私人车队的生存状况更是越来越艰难。更糟糕的是,对赛车引擎、变速箱等技术方面的限制从另一个方面更促进了F1业内的空气动力学大战。进入21世纪后的F1赛车事实上已经变形为了贴地小飞机,在F1赛场上研发出的新技术更多地应用于航天领域,而非民用车领域。 但汽车制造商对F1运动日渐明显的主宰作用现在终于使莫斯利产生了新的想法。正如莫斯利所说,F1必须是双赢的。如果有些钱必须花,那么不如花在汽车制造商们原本就要花的地方,花在对F1、对汽车制造商都有好处的地方。 涡轮增压器上一次出现在F1赛场上还要追溯到1988年,当时使用该设备的赛车引擎甚至能突破1000马力大关。为了降低F1赛车的速度,FIA之后全面禁止了涡轮增压技术。但如今,考虑到涡轮增压引擎在民用车上的广泛应用和严峻的环保形势,莫斯利和汽车制造商有了新的创意。 环保、高效,让F1赛车更像民用车,而不是不可思议的地上飞机,才是未来F1的发展方向。 本报记者 周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