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报》周萌:方程赛热闹的背后是寂寥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1月16日17:17 中国体育报 | ||
中国体育报 周萌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F1中国大奖赛之后,信誓旦旦的上海国际赛车场经营开发公司总经理郁知非不再谈多少年打造中国的F1车队,而是筹划着明年要搞基础工程,“在十多个城市里海选中国卡丁
现实的情况可没有郁知非说得那么乐观。从11月13日结束的2005年全国卡丁车锦标赛深圳站传来的消息:今年这项赛事共有来自广东、北京、上海等省市的11支车队80位车手参赛。 与最鼎盛的1999年30支车队、130人的规模相比,这一数字已是大大萎缩。今年全锦赛共设三水、深圳、上海、深圳四站,从举办地分布看:中国卡丁车已完全丢弃了北方阵地,完全退守南方市场。 过去,北京、郑州、太原,号称是卡丁车北方地区的“三大重镇”。现在,这三个地方卡丁车场全没啦。“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五年前,河南还有十来个孩子跟着我练车、跑全国卡丁车赛;现在身边的场地没啦,手下仅有二、三个小孩还在继续跑卡丁。”卡丁车教练李富林这样说。 鼎盛时期,国内卡丁车场多达50余个。而到现在,继续运营并具备专业培训、竞赛条件的场地不超过15家, 卡丁萎缩,有政策、资金、市场经营环境等多方面原因。 不少人在追忆1998年至2000年黄金年代时,都会提及:1998年全国少工委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成立的“全国青少年卡丁车运动委员会”。当时,依靠中汽联的专业优势与少工委的得天独厚的渠道优势,双方合作推行的青少年卡丁车培训基地、卡丁车夏令营、冬令营、全国少年卡丁车锦标赛在社会上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可惜这一合作维持不长便已夭折。 落得现在,中国赛车的基业——“卡丁大厦”仅由中汽联每年极其有限的经费在维持。 打“飞的”去训练,能飞多远? 中汽联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在卡丁车最红火的1998年,领取卡丁车赛手执照的多达420人、其中领取初级执照的(多数为18岁以下青少年)有300人。而今年的卡丁车全锦赛,参赛的青少年选手不过60人。 与场地萎缩、稀缺相对应的是,高水平教练与高水平的后备人才的稀缺。自幼表现出赛车天分的曹宏炜出生湖南长沙,在当地就有一块国家级标准的卡丁车场,但矢志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小舒马赫”的曹宏炜的父亲还是花钱让儿子周末飞上海训练。“不是长沙没有场地,主要是找不着好教练。” 像曹宏炜这样打“飞的”到上海、广东培训的还有今年14岁的北京选手朱戴维、今年首次参赛的河南车手张志强。这三位选手重金聘请到的教练既有国内最早的卡丁车全国冠军、也有现在的全国场地冠军以及香港、澳门的卡丁王。这些家庭付出的代价,应该说取得了一定收获:曹宏炜获得A组年度冠军、朱戴维获得国家乙级组年度亚军。 但这样打“飞的”去训练,能飞多远? 2003年全国卡丁车年度亚军陈旭的父亲陈胜利已感到力不从心。 按理说,去年获得康巴斯年度亚军之后,陈旭今年计划参加的是亚洲雷诺或亚洲宝马方程式,但要参赛一年得筹六十万元。为支持陈旭在赛车上的发展,陈旭一家已付出了几百万元,再也供不起。找不着赞助商,陈旭只好今年回来再跑一年康巴斯。 按陈旭父亲介绍,跑亚洲雷诺或亚洲宝马方程式一站参赛费就得10万人民币。没有赞助商,想跑完全年四、五站比赛很难。据悉,同时河南车手宋弋最后也是因为经济原因,没有跑完全部比赛,同样返回来跑康巴斯。 继续登攀遇到了财力阻拦、进一步加剧了人才链的断档。现在中国的方程赛越往上越没人。去年陈旭获康巴斯年度亚军是四站八回合拿了两个冠军,而今年四站八回合场场拿冠军。 “参加这样的比赛,陈旭很难快速提高。但这也是无奈之举。” “海选”,怎么选? 应该说,国内培养方程式车手的阶梯已非常清晰。这些年陪着孩子各赛场转的陈胜利对此很有感触:过去,拿了钱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现在已非常清晰:卡丁车-康巴斯-亚洲雷诺(或亚洲宝马方程式)—F3-GP2、A1-F1。 现在关键就是资金。资金的突破就在推广、搭建一个好的市场运营平台。 从2004年开始,中汽联与康巴斯赛事组织者达成一项默契:获得卡丁车年度冠亚军的车手可免费参加下一年康巴斯方程赛的培训与比赛。 优秀后备车手怎么再上层楼?郁知非、FRD老板马汉华不约而同地想到:通过与跨国赛事运作商、赞助商合作,送中国车手参加海外培训、比赛问题。 据悉,郁知非已同跨国汽车厂商、FRD已与红牛就明年选送中国车手培训一事进行接触,各自的选秀计划有望在明年实施。 中国赛车在逐步走入正轨,但基础薄弱这一先天性不足,短时间内还很难改变。国内的拉力赛、场地赛、越野赛都是在苦心经营多年后慢慢有了些底气,包括卡丁车在内的方程赛也完全可以通过政策或市场的商业运作创造更好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