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分析:伊莫拉"神迹"制造过程大揭密 拜神者请勿入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4月27日00:58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从对红蓝争斗的窒息和对舒米绝技的感叹中清醒过来后,我想对我所观察到本站比赛所反映出的技战术问题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和分析。声明:本文不是为贬低谁或抬高谁,只是纯技术讨论。

分析:伊莫拉"神迹"制造过程大揭密拜神者请勿入

透视红色风暴的背后

  最快圈速出玄机

  我们在本站比赛看到的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法拉利赛车的超级速度优势,在舒马赫完成第一次进站后,他在比赛中的单圈时间比对手快2秒!但是我们从赛后的最快圈速统计中发现,舒马赫比圈速第二名的巴顿快0.7秒。巴顿和阿隆索的最快圈速都是在第22圈创造的,而舒马赫的的最快圈是在第48圈,也就是说舒马赫赛车状态最佳的时候(第二次进站前)雷诺和英美赛车已经过了最佳时期(第一次进站前)。

  因为今年的规则不允许赛车在比赛中更换轮胎,而轮胎性能的正常表现应该是比赛越往后性能越差,所以正常情况下一辆赛车速度最快的时候应该是第一次进站前,因为这时候轮胎磨损还不多,而赛车正处于最轻状态。巴顿和阿隆索的最快圈速就是在这时候(第22圈)做出来的,第23圈阿隆索进站,第24圈巴顿进站。

  解读舒马赫的轮胎曲线

  但是舒马赫是个例外!舒米是在第27圈进站,他进站前的几圈处于第三名而且前面也没有赛车阻挡,但是这时他并没有做出最快圈速。奇怪的是到了舒马赫第二次进站(第49圈)前的第48圈创造了全场最快!而他狂追20秒(每圈比对手快2秒)迅速接近巴顿的那段时间也正是在第一次加油后到第二次加油前的这20多圈里。按说这段时间轮胎应该已经过了最佳时期,至少在48圈的时候总应该过了最佳时期,但是舒米恰恰在此时速度最快。而且在他完成第二次进站后的几圈也非常快,舒马赫第二次出来后迅速接近阿隆索,并在倒数第9圈(也就是第54圈)几乎实现超越。

  由此可以看出,舒马赫使用的普利斯通轮胎的性能最佳时期应该是在第28至55圈的某个时候。虽然最快圈速在第48圈,但是28至38圈的时候是刚出站的重车,而此时的速度也很快。

分析:伊莫拉"神迹"制造过程大揭密拜神者请勿入

请仔细比较两种轮胎的磨损

  普利斯通轮胎特征表现

  从巴林的惨败到圣马利诺的神话,车王还是车王,F2005还是F2005,说倒底这个变化的制造者还是轮胎,只有轮胎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巨变。但是,我认为这个变化可以有两种思考方向:

  一、从积极的角度来说,是普利斯通成功的改进了轮胎。新轮胎的特征有:

  1.耐磨(优点)

  2.轮胎寿命的前期性能不好(缺点)

  3.最佳性能点在寿命中后期(缺点)

  新普利斯通轮胎的耐磨体现在舒马赫使用正赛多载油策略。米其林赛车运动主管杜帕斯奎尔曾经表示车重(由载油量决定)对轮胎磨损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我们看到在前三站比赛中各车队普遍采用两次进站策略,避免赛车重载。而本站比赛舒马赫敢于在正赛开始时选择重载油出赛,可以说明普利斯通轮胎已经在耐磨性能上超过了米其林。而正是因为赛车在第二次排位赛时载油多重量大导致了舒马赫出现失误(舒米在赛后承认:当时的刹车点没问题,但是因为车重了所以制动距离增加而冲出赛道)。

  轮胎寿命的前期性能不好体现在舒马赫在第一次排位赛时成绩一般。第一次排位赛,阿隆索和雷克南成绩相同,但是舒马赫慢了他们0.371秒,这个差距不小。此外,轮胎寿命的前期性能不好还体现在正式比赛时的前几圈舒马赫几乎没有超过任何一个对手。他在比赛三圈过后还呆在出发时的第13名。一辆能在后期快雷诺2秒的赛车却在比赛开始阶段无法超过索伯丰田威廉姆斯等相对较慢的赛车,这也说明新普利斯通轮胎在寿命的前期性能不好。

  既然轮胎最佳性能点在它寿命的中后期,那么法拉利车队就扬长避短,他们聪明的为车王设计了如下战术:轮胎开始阶段不灵,那就干脆重车出发,在自己的原位置跑,不指望开始就超过对手,但自己也不吃亏,等第一次进站,因为开始油多,所以晚进站可以比对手少加油,这时候轮胎性能也上来了,于是开始猛跑。结果我们就看到了周日的那一幕。

  二、从非积极的角度来说,是伊莫拉凉爽的天气使普利斯通轮胎得以出现以上性能特征。

  这点可以从首站澳大利亚大奖赛来证明,其实法拉利F2004M在墨尔本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巴里切罗从第11追到亚军。雨后墨尔本的气温可没有大马和巴林那么高得离谱。比赛回到凉爽的欧洲,于是法拉利重复了红色狂飙。

  同时在圣马利诺大奖赛前,法拉利的人也多次强调凉爽的欧洲适合法拉利F2005(即适合普利斯通轮胎)。

  我更倾向于从第二个角度认识普利斯通轮胎性能特征的问题。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在欧洲随着夏天的到来,法拉利仍然要想办法应付高温。

分析:伊莫拉"神迹"制造过程大揭密拜神者请勿入

红兰较量实为轮胎对决

  关于轮胎的补充论据和疑点

  从最快圈速统计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惊人的现象:卡斯基延的最快圈速竟然超过了小舒马赫、韦伯、巴里切罗、库特哈德!而且他的速度与特鲁利、维伦纽夫、海德菲尔德非常接近!而蒙泰罗的速度与以上几位高手的距离也在1秒以内!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的。我想这应该都是轮胎的原因。

  看到许多米其林轮胎的车手也是在40圈以后作出自己的最快圈速,据我观察这是因为他们在开始阶段遇到了其他赛车阻挡或与其他赛车纠缠的原因。

  卡斯基延和蒙泰罗的最快圈速是在20圈和19圈时作出的,这显现违背了我说的“(在伊莫拉)普利斯通轮胎寿命的前期性能不好和最佳性能点在寿命中后期”的说法,我的解释是普利斯通轮胎是专门为法拉利车队优化的,F2005也能针对普利斯通轮胎作出自己的最优调教,而乔丹车队应该做不到这点。但是公正的说,这个疑点我确实感到很疑惑。

  引擎问题不可忽略

分析:伊莫拉"神迹"制造过程大揭密拜神者请勿入

引擎轮流受限

  看到本站冠军阿隆索的最快圈速还不及伍尔兹和巴顿,这更加证实了阿隆索的雷诺RS25引擎被车队限制转速的真实性。阿隆索赛车的这台引擎在伊莫拉是第二次使用,而舒马赫由于上站比赛第12圈就退出所以他的法拉利055引擎相对其他第二次使用的对手来说比较“新”,如果没有这个优势舒米应该不敢把F2005开得这么疯。再看看同样使用055引擎在巴林的酷暑中完成比赛的巴里切罗,本站比赛与舒马赫相差很悬殊(当然赛车调教也很重要),所以法拉利055引擎连赛两场的能力还值得进一步检验。雷克南的梅塞德斯FO 110R引擎在本站也是第二次使用,虽然基米只跑了8圈,但是他已经做出全场第五的速度。是MP4-20非常非常快,还是因为雷克南的载油量很少?

  F2005的速度很厉害,但是考虑到舒马赫“较新”引擎的因素,必须要等到这台引擎连续完成两场完整比赛后才能正确判断F2005的综合实力。而下站比赛雷诺和迈凯轮都将更换新引擎,他们肯定会比在伊莫拉更有竞争力。

  最后

  以上分析只是根据我所掌握的一些有限材料作出的,如果有错误或疏漏之处,欢迎车迷朋友进行指正和补充

  (WOODY)

圣马力诺大奖赛最快圈速统计

名次车手车队轮胎最快圈最快圈速
1Michael Schumacher FerrariB481:21.858
2Jenson Button BAR-HondaM221:22.604
3Alexander Wurz McLaren-MercedesM241:23.023
4Fernando Alonso RenaultM221:23.133
5Kimi Raikkonen McLaren-MercedesM81:23.296
6Takuma Sato BAR-HondaM231:23.368
7Vitantonio Liuzzi Red Bull RacingM461:23.488
8Felipe Massa Sauber-PetronasM371:23.602
9Nick Heidfeld Williams-BMWM541:23.917
10Jacques Villeneuve Sauber-PetronasM451:24.017
11Jarno Trulli ToyotaM441:24.022
12Narain Karthikeyan Jordan-ToyotaB201:24.094
13Ralf Schumacher ToyotaM191:24.230
14Mark Webber Williams-BMWM171:24.419
15Rubens Barrichello FerrariB131:24.435
16David Coulthard Red Bull RacingM221:24.641
17Tiago Monteiro Jordan-ToyotaB191:24.719
18Giancarlo Fisichella RenaultM41:25.665
19Christijan Albers Minardi-CosworthB181:27.420
20Patrick Friesacher Minardi-CosworthB51:28.334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神奇舒马赫13位发车仍夺亚新闻 全部直播实录-F1伊莫拉上演大追逐新闻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另类AJ II


hTm Court Force


New Balance 576


Converse One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报名北京网友足球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