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公认的F1比赛发源地,英国赛车业的繁荣毋庸置疑。不过,在一片繁华和喧嚣背后,我们也听到了来自英国本土人士的另外一种声音。兼听兼看,你才能了解到英国大奖赛的真实状况。
□本版图片/本报记者张平谊
□斯蒂夫·纽曼
翻译/薛淼炎
忆起上世纪60年代,好一段往昔的幸福时光。那时,汽摩比赛(甚至F1)都还只是一项纯粹的体育运动。爱好者们可以亲自参与比赛……只要他手头稍有余钱。
那时,赛车比赛的门槛低,所求甚少。任何车都可以报名参加各种各样的业余赛事。车赛一个接着一个,以至于有些车不是正在比赛,就是正开在去参加比赛的途中!
尽管想要进一步在赛车界发展是得花钱。但那时,业余车赛的种种花费,仍在一个普通赛车爱好者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就算是行内高端专业的F1也通常不拒人于千里之外。一些天赋出彩的车手一旦得到富有的车队老板的赏识,就能摸上F1的方向盘。当然,有满腹才华郁郁不得志的,也有清贫出身、却有志者事竟成的。
我还记得那些车手:格拉汉姆·希尔(F1世界冠军达蒙·希尔的父亲),他想开F1的欲望是如此强烈,为此不惜委身先做技师,一点点筹足款项。他成功了,70年代,他有了自己的F1车队。还有曼塞尔,他想在赛车界出人头地的欲望是如此坚定,为此不惜卖房、卖车……变卖了一切可卖的身外之物,以此筹钱。后来,他也成功了。
然而,现在即使有一个像他们那般毅然决然投身赛车的年轻人,他是否也能以这种方式成功圆梦?不可能了。如果说,以前的赞助对赛车比赛来说不过是“意思意思”的话(车手可能会与轮胎或机油公司达成一项协议,算是小小的资助),而今,它已摇身变成了F1中最重要的部分。没有赞助,你连做梦的资格都没有。
至于赛车,还想开着上超市买菜买纸巾的车去参加汽车比赛?算了吧。用上班的车去参加车赛,这已经是“那个年代”的事儿了。现在流行的赛车,是一部由强动力引擎、计算机系统和没翅膀的飞机组成的结合体!
这年头,一个有天赋的车手怎么才能开上F1?光是驾驶技术精湛,那可远远不够。他还必须手握赞助,得到良好的包装,被隆重地推向市场,风风光光宣传一把后,才能最终成功售卖给F1。即便最后修成正果,这个车手也不过是F1这个高度商业化世界中的一件商品,是这笔生意中的一枚棋子而已。
那么,将来呢?
可悲啊,就算英国这个赛车运动的发源地,这项运动也已经日渐式微。2003年,在英国赛车工业界有3000人失业。业余赛车运动得到的支持越来越少,它与F1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那些颇有天分的赛车爱好者中,很少有人能逾越它们之间的那条鸿沟。
所以,没有将来。至少在我看来,赛车界目前的情况仍在不断恶化。新的赛道、新的国家、新的狂热推广者们变本加厉地将F1变成了那些社会精英们股掌间的生意“玩具”;好好的赛车运动,异化成了数十亿元的一项产业———远远偏离了赛车单单作为一项运动的基础和根本。而这种基础和根本,才是这项运动得以继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全世界没有其他任何一项运动,包括足球、网球、高尔夫甚至篮球,会将极有天赋但找不到大笔金钱的青年拒之门外。不幸的是,赛车这笔“大生意”就是这样。在它坏死之前,真希望情况会有所改观。
(本文作者在英国各种方程式比赛里工作了30年之久,曾经拥有一支福特方程式车队,自称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在一次车手选拔中看走眼,错过了简森·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