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魂兮归来 中国羽毛球失落了什么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09:00 解放日报 | |||||||||
羽毛球女单决赛正酣,奥运会冠军张宁却无所事事,带着一位师妹在阿斯拜尔体育中心闲逛,漠然的脸上看不出失落与悲切。男单比赛结束后,几位印尼小姑娘拿着小旗子在中国队总教练李永波面前晃来晃去,一边还做着鬼脸。李永波也不在意,照样报以微笑。 我真的很佩服他们的大度。
昨晚林丹输给陶菲克,丢掉男单金牌后,李永波为爱徒开脱:“林丹已经在团体赛中两胜陶菲克了,如果单打再赢他,陶菲克与林丹就不在一个档次上了”;中国选手在男双、女单比赛中失利,李永波指责组委会制定的赛制对中国选手不利;当有记者提及中国羽毛球没有实现“包揽金牌”的雄心壮志时,李永波理直气壮地回答:“我们拿下了4块金牌,还没有其他队能拿2块的。” 所见所闻,让我觉得有点不对劲。 虽说团体金牌最能体现一个队的整体实力,但是奥运会并不设羽毛球团体项目。从“奥运战略”的角度来看,中国队这次只拿了奥运会羽毛球5个项目中的2项冠军,何况到北京奥运会时,我们的对手不仅是印尼、韩国和马来西亚队了。我们的“整体优势”如何体现呢? 蔡/付海峰居然倒在亚运会男双的四强门外,而对手只是实力平平的马来西亚组合,中国羽球队几年来耗尽心思培养的“奥运会金牌组合”看来还无法叫人放心。中国女单在国际大赛中常常以“会师决赛”的姿态出现,但在多哈,张宁早早被拒在四强之外,谢杏芳更是完败在中国香港选手王晨的拍下,中国羽毛球队长久以来最“稳”的夺金点受到了挑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如果说,丢失的金牌还有机会在以后的比赛中复得,那么要找回失落的精神就不那么容易了。记得以前采访亚运会、奥运会时,看到老一辈教练员对每一块奖牌都是很“在意”的,王文教等老教练的敬业精神至今还历历在目。开创中国羽毛球事业的老教练大多是从东南亚国家回来的,当时他们还放弃了优越的国外生活。 现在执掌中国羽毛球队教鞭的,大多是王文教时代的尖子队员。他们在技术层面上的执教能力可能超过了自己的老师,也取得了比前辈更辉煌的业绩,但是他们并没有师承前辈执教的精华,至少在精神层面上还缺少些什么。自负多于自责,过分强调客观因素,用俯视的眼光看待对手,始终“大嗓门,唱高调”……诸如此类,是中国羽毛球队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备战北京奥运会的精神阻力。 听说中国羽毛球队回国后要进行系统总结,记者建议在总结技战术方面的得失以外,也从精神方面来一次分析,将一些不应该失落的东西找回来。 (本报多哈12月10日专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