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三国演义成亚运主旋律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2月10日04:01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亚洲体育共同的平台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亚洲地区民族复兴运动如火如荼。摆脱了殖民者统治的众多亚洲国家,既渴望维护和平的环境,更迫切地希望彼此间能携起手来,共谋发展之路。体育,就是亚洲人民找到的一种相同语言。 1948年7月,在伦敦举行的第十四届奥运会期间,参赛的亚洲体育界人士就商讨了恢复“远东运动会”的可能。当时的印度体育领导人桑迪认为,远东运动会不足以体现亚洲体育运动的水平和亚洲人民的团结精神,他主张创办一个所有亚洲国家和地区参与的亚洲运动会,并为之积极奔走呼吁。1949年2月,“亚洲体育协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宣告成立。1951年3月4日,第一届亚运会在印度新德里举行。虽然只有11个国家和地区的489名运动员参赛,仅设置了6个大项,但亚洲体育却由此翻开崭新一页。为此费尽心血的桑迪博士也被称为“亚运之父”。 亚运会的出现,使亚洲体育界有了交流与发展的平台。每届亚运会,设项种类由亚奥理事会认可。东道主可以选择比赛种类,但必须设立田径和游泳。此外,所设项目在亚洲地区至少有4个以上国家或地区参加。第一届亚运会,奖牌榜前三名是日本、印度和伊朗。这也是惟一一次东亚、南亚和西亚各有一个代表团跻身奖牌榜前三名。自那以后,“东强西弱”的格局成为亚运会的主基调。 在前八届亚运会上,日本始终占据榜首位置,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等代表团都曾进入过奖牌榜前三。从第八届曼谷亚运会开始,奖牌榜首次出现日本、中国、韩国三强鼎立的态势,亚洲体育也正式揭开了“三国演义”的篇章。 “三国演义”定下主旋律 1973年9月,亚洲运动联合会执委会确认中华体育总会为会员。197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派团参加亚运会,排在奖牌榜第三位。1982年的新德里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坐上奖牌榜头名的位置,从此再未旁落。韩国和日本则为第二的位置展开了激烈较量。而“三国演义”成为亚运会的主旋律后,亚运会各参赛代表团的目标、想法也出现了各种变化。在中国、韩国、日本看来,亚运会越来越成为“练兵场”,三国的终极目标都是奥运会。 本届多哈亚运会,韩国代表团团长郑贤淑和日本代表团团长林务都表示,在确保亚运金牌的基础上,2008年奥运会是他们更为看重的赛场。至于中国代表团,在大步领先亚洲群雄的局面下,早已将亚运会定位在“中考”。但对于三强之外的其他代表团来说,亚运会仍是他们的“主战场”,他们希望在亚运会上能有更多斩获,每一块亚运金牌,都值得大书特书。 实际上,从亚运到奥运,这是中日韩三强体育轨迹的相通之处。1958年,东京举办第三届亚运会,6年之后,东京成为奥运会东道主。1986年,汉城举办亚运会,两年之后就通过奥运会完成了“三级跳”。1990年,北京举办亚运会,如今,又在攀向2008这个更高目标。亚运会,是东亚三强检验自己体育实力、办赛水平的第一道关卡。迈过这道关卡,自然会将眼光投向世界。而东亚三强在奥运会上的成功,同样代表着亚洲的进步。在这个意义上,亚运会总是一堂“必修课”,亚洲体坛各路人马无论强弱,都会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每届亚运会的会徽虽然都不相同,但一个放射光芒的太阳则是必须元素。在亚运会体育光芒的照耀下,全亚洲一起加油向前。 (本报多哈12月9日电) 12月9日,中国选手郭爽以35秒175的成绩获得多哈亚运会女子自行车500米计时赛冠军。 新华社记者 李 尕摄 本报记者 薛 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