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亚运国际化特征引人赞叹 奥运可否复制同等模式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2月14日17:47 人民网 | |||||||||
本届亚运会,以“拿来主义”为特征、集“国际智慧”于一体的“多哈模式”正在演绎一种崭新的办赛思路。 卡塔尔地狭人稀,缺少承办世界大赛的经验,但是通过聘请和雇佣各类国际专业化团队,多哈这个亚运历史上最小的东道主却出色承办了规模最大的一届亚运会。“多哈模式”令赛会组织工作更加科学、标准、规范,但是需要巨额资金的支撑。据说,为亚运会服务
对即将举办奥运会和亚运会的北京和广州而言,“多哈模式”可否复制?有无借鉴的必要呢? 这个问题似乎有点象搞家装,有的人家把工程全部承包给信得过的装修公司,花钱图省事。有的人家则只包工不包料,设计图纸自己画,墙砖地板自己买,既节省了不少银两,也享受了创造的乐趣,而且装修出来的效果可能更具个性。 少花钱多办事还要办好事,这是符合节约型社会消费原则的聪明之举。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明晰自己的所长和所短,要搞清楚哪些事情可以亲历亲为;哪些事情则必须请专业人士打理,只有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才能事半功倍。 说到底,“多哈模式”是根植于卡塔尔国情的一种超常规的发展模式,这个靠油汽资源发家致富的阿拉伯小国可以通过堆砌大量金钱实现跳跃式的前进。而对还不算富裕的中国来说,这样的模式显然不应全盘照搬。 北京和广州需要学习的是卡塔尔人的国际化视野和专业化理念,而未必是其花钱的方式。(人民网体育在线多哈12月14日电) 本文为人民网亚运会稿件,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任何网站和媒体(含已获得常规新闻转载授权的网站和媒体)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