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成为唯一官方语言 亚运会闻不到“亚”味儿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2月05日14:07 申江服务导报 | |||||||||
◎文 /特约撰稿华航(发自多哈)◎图 /IC 多哈亚运会选手村应有尽有,训练器材一流,休闲设施一流,住宿条件一流,什么似乎都是一流;这里的电影免费,自助餐免费,桑拿免费,迪斯科免费,什么都是免费。 选手村的条件无疑是多哈亚运会硬件条件的一个缩影。来到多哈之后,人们都在感
但是,也有人提出了疑问:这是亚洲运动会吗?重金打造之下的多哈亚运会,在精神上似乎缺失了几分亚洲味儿。 从主新闻中心的媒体运营,到选手村的安排工作,再到各赛场的赛事运营,几乎每一个部门的负责人都是黄头发、蓝眼睛、高鼻子的“非亚洲人”。从官方给出的多哈亚组委构成来看,澳大利亚人占10.06%,希腊人占7.07%,英国人占4.72%,意大利人占4.38%,美国人占2.65%,他们构成了组委会各个部门的高层管理者。他们的言谈无疑是亲切的、友善的、职业的,但恍惚间,会让人误以为自己身处英联邦运动会。 上一届釜山亚运会,官方网站设有英文网站的同时,设有韩、中、日、阿等多种亚洲语言。本届亚运会,英语成为唯一的官方语言,官方网站甚至放弃了多哈本地的官方语言———阿拉伯语,哪怕一页阿语版的网页都不存在。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泰国代表团官员说,这里服务好,食物好,什么条件都好,就是一点不好———这里不像是亚运会。他说:“亚运会不是奥运会,她是一个让我们亚洲兄弟国家团聚在一起,去竞技去交流的大舞台。我们亚运会已经成功举办了14届,亚运会有着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和感受,而这一点,在多哈却感受不到了。” 这位自称曾经参与1998年曼谷亚运会组织工作的官员说,在过去的任何一届亚运会,他们见到当地的奥委会(NOC),都像见到自己的兄弟一样;去任何一个主办城市,感觉就像到了家。90年去北京的时候是这样的感觉,但这次来到多哈,这里给了他截然不同的感受。多哈把一切都交给了多哈亚组委(DAGOC),而多哈亚组委在他看来,就是一群来教导亚洲该如何去办运动会的“指挥家”。“DAGOC不是NOC,我们或许需要帮助,但绝对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他坦承自己言辞激烈,但都出自他真实的感受。 多哈亚组委在最新的一篇新闻公告上自豪地说,他们创造了有史以来亚运会最好的设施去呈现一个国际大赛。1000多位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和亚洲的工作人员协力奉献了一场最出色的开幕盛典,这些工作人员曾经成功举办过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2年曼彻斯特英联邦运动会…… 但多哈亚运会迄今还未曾掀起蒙于脸庞的轻纱,用属于卡塔尔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来招呼亚洲的兄弟朋友。强大的经济基础或许可以带来具备“有史以来最好的设施”的亚运会,但金钱注定不能创造一切。亚运会,是不是一定还有专属于自己的味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