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多哈却有另类节奏 自由休闲酷似“老北京”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2月05日02:35 北京晨报 | |||||||||
来多哈以前,我认为阿拉伯半岛上充满了中世纪的气息。但现在每天收工后漫步在多哈的大街小巷,我看到的却是一座和北京一样每天都有新变化的现代化城市。当然,北京很大,多哈很小,但从某种角度来看,两座城市却跳动着相似的节奏。北京每天都在诞生新的精英,但北京人却难以摆脱“老北京”对悠闲生活的追求。多哈人也一样,这里人手一辆汽车,到处是高楼洋房,但居民却依然保持着骑骆驼和住帐篷时的闲散。比方说,在机场办采访证时,多哈方面并没有让记者排队等候,而是将所有人都安排到一个大厅里,再派出10来个
小时候看过《一千零一夜》和《格林童话》,感觉德国人在编造一个奇迹的时候总想向人们证明它是真实的,而阿拉伯人则仅仅专注于向人们描述奇迹是如何精彩。或许包括卡塔尔人在内的阿拉伯半岛居民都沉浸于享受乐趣,而并不会花太多时间来搞清楚乐趣的“内涵”。就像开幕式上的火炬点火仪式一样,骑手点燃了小火炬,大火炬怎么也一下子就着了呢?中国记者作出了N种猜想,但开幕式导演的助手却告诉大家,“没什么奥秘,小火炬着了,我们就把大火炬也点着了,这不是很有趣吗?” 晨报多哈专电 特派记者 喻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