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伊首发名单突变出疑问 执教高开低走又要返老路?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12:23 东方体育日报 | |||||||||
本报记者 杜旻 过了整整24小时了,相信很多中国球迷还陶醉在那场惊心动魄而又血脉贲张的120分钟大战里;物以稀为贵,特别对于中国足球而言,越是难得出现的比赛,越值得回味…… 杜伊是幸运的,至少此刻他不再是一个“只以成败论英雄”的教练。相比止步亚运
权力真空没人添乱 显然,杜伊的成功,国奥的出彩,根本动力是来自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工作环境,是少了很多人事、权力、甚至名利的斗争和纠纷,是让中国足球重新回到快乐游戏轨道、重新回归科学态度和职业精神的方向。 谁都知道,中国足球的落后,根本上是体制的落后,同样一批人,为什么在朱广沪手上垂头丧气、在杜伊的队伍里却能精神百倍?杜伊不是魔术师、不是祖师爷,更不是救世主,他有的仅仅是比朱广沪更宽松的执教环境,说得直白点——助理教练都还是“学生”,球员都还是“孩子”,中国足协刚签下他,不仅没来得及“管理”,更要适时地维护他的权威、发挥他的特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杜伊“赌”赢了,他用更适合这批队员的、更符合现代足球思想的攻势足球、技术足球、边路足球取代了朱广沪、贾秀全的防守足球,杜伊的选择仿佛回到克劳琛率领这批孩子在世青赛上的梦幻天堂里,这也再次证明中国足球的落后,纯粹是“人祸”,而非是“天灾”。 高开低走早成惯例 “人祸”在哪里?仔细推敲不难发现,在中国足球的历史上,国字号教练“高开低走”根本就是一个惯例。朱广沪也经历过无比辉煌的2005,哈恩的首战是在广州,当时中国队0比0逼平了巴西队。再往前数,霍顿也曾2比0击败日本队,戚务生在广岛亚运会上夺取银牌……对了,不要忘记沈祥福,当他的球队无人问津时是“超白金”,举国瞩目时就成了“废铜烂铁”。 杜伊或许比朱广沪高明,但成就他的根本还是洋教练可以“装聋作哑”,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可以暂时不顾中国的“球情”。他才刚上任,有些人还没来得及说三道四,还没来得及争权夺利,杜伊更大可不必像中方教练那样顾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而违背足球的真理和客观规律。 国奥队对阿曼的小组赛,首发名单的突然变化已经让人相当怀疑是否出自杜伊的本意……国奥“红”了,杜伊“红”了,那也意味着这支队伍离“内耗”也不远了——除非一脸憨厚的杜伊也能学学米卢,来点邪劲,不走“平常路”。 这,可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