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南:"忘记"诸宸 她那本不应该背负的沉重负担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1月28日18:03 新华网 | |||||||||
新华网多哈11月28日电题:“忘记”诸宸 记者肖春飞 预测热点成为历次大型运动会开赛前的例行文章,比如“诸宸代表卡塔尔队参赛”,网上还看到这类文字:“如果赢了,中国媳妇诸宸会有多尴尬?”
诸宸确实是热点,她对阵昔日中国队友的输赢,也是热点,但是诸宸赢了棋为什么会尴尬呢? 一些国人在看待中国运动员尤其是女运动员改入他国国籍时的视角,显然还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其实,时间最能给人以智慧。站在一个节点回溯,往往感慨不已。 12年前的广岛亚运会,一个叫小山智丽的人被批得体无完肤,“汉奸”、“叛徒”、“卖国贼”……诸多标签、大帽子滚滚而上,因为这个原名何智丽的人战胜了中国选手,而且赢球的时候她还很开心。 12年过去了,何智丽已被淡忘,当年寄托于愤怒情绪之中的口诛笔伐,事后也确实让国人自省有些过度,对当事人也多少有了点理解。 这种过度愤怒是解析一些国人某种隐秘心理的最好案例。想当年,“天朝大国”的女子多是作为一种礼物外嫁“番邦”,笼络对方时是“赐婚”、因弱示好时是“和亲”。在高度封闭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中,女性基本被完全控制,外嫁也不意味着失控,因为她们是带着使命离别家国的。 晚清以降,“泱泱大国”屡屡受辱,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时人媚外与仇外心理并存,过度自尊与极度自卑交织,敏感而沉重。 多少年过去了,多少事物都在改变,但某种微妙而暧昧的心理还顽固地潜伏下来,等待一个诱因而发作--这也许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改变。令人欣喜的是,这种过度愤怒、动不动给人贴标签、戴帽子的人与事,虽然免不了,但越来越少了。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学会从一种人性的、情感的角度去看待一个人的选择,甚至连“宽容”二字也少说了--人家本来就没有做错什么,凭什么要你高高在上地“宽容”? 多哈亚运会越来越近了,新一轮的新闻竞争即将开始,希望就像中国棋院院长王汝南所言:“诸宸的问题已经结束了,大家今后应该‘忘记’诸宸,理解她、尊重她的选择。” 这种“忘记”,是忘记诸宸身上本不应该背负的沉重的负担,不要制造所谓的“诸宸事件”,更不要拿神圣的“爱国”二字,当成追求发行量、争夺“眼球”的恶性炒作。(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