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
![]() |
|
|
中韩两队此役再度交手,双方经过90分钟苦斗战成2∶2,这对于逢韩不胜的中国队,其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而过程则不能令人十分满意。 下面我们对双方攻守相关数据简要做一对比分析。深入探究韩国队,对中国队早日彻底治愈恐韩症相信是大有裨益的。 一、进攻对比 射门:此役中韩两队射门次数之比分别为9∶12,中国队略低于韩队。而射门质量中国队则高出对手5个百分点,命中率分别为22%、17%,是役中国队球员把握门前机会能力较对手强。开局7分钟柳相铁射出的点球被江津神奇扑出,中国队大难不死;56分钟时李东国在门前头球击中门楣弹出,我队又逃过一劫。 攻入前场球的数量和质量:攻到前场的数量和质量能反映出全队进攻的意识和能力。由表1可知,攻到前场次数韩国队比中国队多出46次,而成功率分别为72%、59%,中国队差距较明显。威胁性传球是指传球者的传球能直接为同伴创造射门机会的球,它反映了队员在前场组织进攻的效果,这点韩国队也明显强于中国队,次数分别为8∶3。 前场定位球:定位球是比赛的四大结构之一,备受各队重视。 这点我们与韩国队有明显差距,韩国队获任意球和角球各8次,中国队分别获两次和一次。韩国队在第34分钟柳相铁罚出任意球直飞球门左上角,击中横梁下沿弹在门线上,中国队再逃一劫。同时,他们还在第57分钟利用一次战术角球再度攻破我队球门。 控球时间:控球时间长短,反映了一支球队传接球的技巧和全队配合的素养,同时也是攻门得分的前提。中韩全场控球时间分别为22和28分钟,韩队多于中国队6分钟。 二、防守对比 表2是中韩两队防守中一对一抢球、断球和局部区域围抢情况。一对一抢球能力是全队防守的基础,断球是一项积极的防守技术且具一定的攻击性,而围抢反映了局部区域以多防少的意识和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防守的积极性。前场和中场上述三项数据最能充分体现出一支球队的整体实力和打法特点。实力强的队能将对手拒之于门外,把战火燃烧到对方半场。上述三项数据之和,中国队前场仅有3次,而韩国队多达16次;而在中场中国队40次,韩国队51次,而成功率中、韩分别为42.5%、76%,韩队远远优于中国。后场中国成功率63%、韩国队为78%,也高出中国队15个百分点。 三、总体简评 从上述相关攻守数据反映了韩国队整体实力要高出中国队一筹,特别是在67分钟主力中卫洪明甫被红牌罚出场,全队在少一人情况下仍表现出较强实力。 中场实力明显强于我队。两名前锋李东国、薛基弦此役表现平平,但中场的李永标、柳相铁等极为活跃,频频插上或回防,使我队难以招架,有点束手无策。 而中国队此战也算可圈可点,最主要的是始终坚信自己的力量,表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心态,在两度落后的不利战局下,没有自乱阵脚。实战证明,韩国队的防线并非难以逾越,相对而言,他们历来是攻强守弱,宿茂臻、范志毅先后两次破其城池就是例证。(本文作者麻雪田系北京体育大学足球教授、博士导师)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