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ina.com.cn |
| |||||||
![]() | ||||||||
|
![]() |
|
|
“杯酒释兵权” 2000年10月30日,也就是泰山俱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邵克难将离开泰山俱乐部”的前一天,记者已经知道了他可能离开俱乐部的消息。记者给他打电话,记者直来直去地问:“邵总,听说你要离开俱乐部,有这回事吗?”电话那边邵克难虽然已是酒意朦胧,他答非所问地说:“你不要多问了,俺听党的。”而前段时间,还是他“杯酒”释了桑尼的“兵权。 济南的冬天不算冷,这时分应当算是秋末还是冬初,没人想弄个明白,用邵克难的话说:大约在冬季。 大约在冬季,邵克难和亲密了三年的泰山足球说再见了。 在山东省体育中心新闻发布厅上,邵克难终于说告别了。可能没有休息好,邵克难眼圈有点红,但微笑着,他停顿了一下,然后说: “生活经常变化,挑战时刻发生。” “感谢鲁能对我的信任和重用,在俱乐部三年,如果有一点成绩,那是俱乐部所有成员贯彻局党委、董事会决策的结果。换届意味着俱乐部新的发展,董罡的到来,为新的发展打开新的道路。” “三年的足球工作让我的心与足球联系在一起,我还是一个球迷,和大家一起为泰山的胜利欢呼!” 掌声又一次次传出,邵克难眼圈更红了。他的临别话语仅用了2分45秒。 据说上周鲁能泰山俱乐部总经理更换人选是鲁能集团一次例行的人员调整:每过三年,鲁能集团麾下的处级干部就要进行一次“乾坤大挪移”。但邵克难的离职仍让人感到多少有点意外:仅仅相差不长时间,带领鲁能泰山队去年刚刚创造奇迹和辉煌的两大掌门人桑特拉奇和邵克难都走了。尤其是邵克难,虽然因为个人性格过于刚强颇招人忌,但其渊博的学识、超群的气度、不俗的谈吐都让他成为中国足坛俱乐部管理层中的佼佼者,尤其是他还有着别人难以比拟的年龄优势。 “替罪羔羊” 2000赛季对于鲁能泰山俱乐部、鲁能泰山队、邵克难和桑特拉奇都是一个谜。一年的时间怎么就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确实不太好解释。但由于主角是邵克难,我们还是从他身上谈起。1999赛季双冠加身,很多人都认为邵克难已经功成名就,应该见好就收。但他并没有走,因此就有了我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所谓分析。 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邵克难在最应该离开的时候没有离开鲁能泰山。但接手仅仅两年就已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恐怕每个人的心态都会发生一些变化,这其中当然也包括邵克难。最要命的是,对于2000赛季,邵克难和鲁能泰山俱乐部都没有对比赛的艰巨性有真正深刻的认识,大家都觉得“双冠的老班底打个前三名总没有问题”,却没想到一切都变了。 所有的球队都在盯着泰山队打,恨不得使出十二分的力气;冠军队的队员们却没有了以往的斗志和决心;比赛打得不顺主教练桑特拉奇本就不好的脾气变得更加暴躁;媒体不满意、球迷不满意、领导更不满意。情况一下子变得如此复杂,俱乐部内部的矛盾也浮出水面,“共患难易,共享乐难”,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假如有关鲁能集团三年一换班的说法是真实的,邵克难肯定最想在2000赛季续写辉煌了。于是在联赛一开始出现问题的苗头之时并没有及时地解决问题,尤其是主教练桑特拉奇与队员、与外界的矛盾问题;联赛过半,问题日益尖锐之时已经错过了时机,只能押宝了,只能力保桑特拉奇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球队的稳定,才能指望最后还能落个不错的收成;但当看到桑特拉奇在联赛鲁能泰山主场对青岛海牛的比赛中提前离场时,最失望的人肯定是邵克难,他清楚桑特拉奇走上的是一条不归路,而且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伤害。 在这个时候换掉桑特拉奇显然也不是邵克难一个人的意思,假如没有董事会的决定也许邵克难还会死保桑特拉奇。桑特拉奇一走,球队还是不见起色,但桑尼一走了之反而成了“受害者”,中国人同情弱者的心理在此时显露无遗,邵克难和他的鲁能泰山俱乐部一下子被抛到了风口浪尖上,个中滋味也许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但就算这样,邵克难的离职仍是突然的。在一个灰色的赛季之后,他仍在为自己、为鲁能泰山队奔忙着,九月底还专门去了趟欧洲,一方面学习国外高水平俱乐部先进的管理理念,另一方面当然也要为鲁能泰山队在2001年打个翻身仗作准备。 他的欧洲之行显然是卓有成效的,因为再次回到济南之后,邵克难又有了原来的镇定自若和壮志凌云,他又在开始计划着这支球队和这个俱乐部的工作,直到有一天,他被领导召去谈话,那一天,是2000年11月1日。 “挑战期货” 据说邵克难要去任职的鲁能旗下的金穗期货公司以往的业绩一直不是很好,邵克难坦白地说:“事实上我真的也不了解这个公司的情况。但是即使有困难也没什么可怕的,谁都能做的工作做起来有什么意思,我这个人就是喜欢挑战。”说到这时候他的眉头又习惯性地紧了几紧。 虽然邵克难一开始受命组建鲁能泰山俱乐部时可能在内心里有点不是很情愿,但毕竟他已经为这个俱乐部投入了大量的心血,而且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战绩,最关键的是他对自己和这个俱乐部的未来都充满了信心。比如在今年年初他就和桑特拉奇一道提出过建立“省级联赛的构想”,前段时间出访欧洲归来也决心从管理理念和经营思想上“再度重组鲁能泰山”,在这个时候退下来是不是多少有点“壮志未酬”的意思?有没有觉得有点“可惜”了,邵克难说:“不,一点也没有,没什么好可惜的。不停地去迎接挑战,才能最大限度地丰富自己的人生,事实上有时候还觉得换换单位也挺好的,自己可以重新进行一次调整,会对以后的工作酝酿出更多的激情。” 但不管怎么说,本赛季鲁能泰山队第五名的战绩肯定是鲁能集团“换帅”的一个诱因,而就在此之前,曾与邵克难一起携手创造双冠辉煌的主教练桑特拉奇已经在八月中秋夜被杯酒释兵权,当时执行这一命令的正是邵克难。对于桑尼的功过世人自有评说,但在本赛季之初当桑尼明显出现不良情绪之时,正是因为鲁能泰山俱乐部和邵克难本人力保桑特拉奇才引发了济南论战。“我和桑尼是老朋友,也自信我是他在中国最好的朋友,但要说这个赛季在主观上我和俱乐部有什么失误的话,我想最重的一条就是当初不该迁就桑特拉奇。” 邵克难一边聊着一边自己动手打包收拾行装,甚至一些外人看来没什么纪念价值的东西也都被小心翼翼地放好。“就要离开了,要说最大的收获就是我真的很喜欢足球了。回去后新的工作岗位可能还要等上一段时间才能去,自己就想静下来,最好没有人打扰,好好看一下这些东西,想一想这几年的成败得失。”看到这一切,记者顺口问了一句:“这三年,你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先是一阵沉默,邵克难抬起头后坚定地说:“没有,我是一个很乐观的人,什么事情都想往前看。困难肯定是有,但都是暂时的,不谈也罢。”(李志刚) 个人简历 出生于1963年8月31日 学历:文学学士 职称:高级经济师 工作简介: 1985年—1988年山东电力局办公室 1988年—1992年山东电力局政研室 1992年—1996年鲁能海南公司 1997年1月—12月鲁能投资公司 1998年1月—2000年10月鲁能泰山俱乐部总经理 2000精彩语录 ①双冠王在去年是“好东西”,今年则是“大包袱”,是鲁能泰山前进路上的“炸弹”。 ②如果说’99赛季是一场“战争”的话,那2000赛季对我们鲁能泰山来说就是一场“危险的战争”。 ③中国足球急功近利的思想让许多俱乐部为求成绩甚至不择手段,他们无限制地给球员各种费用,去做假球,去买黑哨。 ④足球说到底还是一种文化消遣,他的残酷性应该表现在激烈的对抗上,而不是升降级上。 ⑤中国有12亿人,可踢球的才有几个。他们有没有“做”教练的?他们有没有胡作非为的?他们当中有没有打假球的?可是没办法,不用这些人去用谁?裁判就那么几个,每回都得用,要是谁吹不好就换掉,能出问题吗?裁判少,足球管理者更少,中国就没有几个真正的足球管理者。中国足球现在就缺乏这种竞争机制。要是没有人,谈何竞争!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