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花赛季前瞻:定位球进攻需增强 防守端不稳定

申花赛季前瞻:定位球进攻需增强 防守端不稳定
2018年03月02日 17:36 国内足球综合
申花新赛季前瞻 申花新赛季前瞻

  来源:夜先生 创冰DATA

  如果不是足协杯上大爆发,上海申花2017赛季的表现并不理想。吴金贵接手的球队,不光需要整合阵容,还要直接面对亚冠、联赛双线作战的压力,足协杯恐怕也不能简单地放弃。在这种情况下,申花是否准备好多线作战的人员配置?是否能够应对压力?球队2018年需要重点注意哪些问题?

  进攻层面申花表现尚可

  2017赛季,申花一共打入52个联赛进球,排名第5。从进球方式来看,申花有渗透配合和边路传中两大法宝,分别打入12球,其他进球方式也比较丰富,进攻战术的立体程度、核心进球方式的数量都有强队风范,甚至比权健、国安等球队还要出色。

  申花在进攻端需要重视的是定位球占比太少,只有21.2%,仅比上海上港高(上港为18.1%)。一旦马丁斯、莫雷诺等人在运动战中打不开局面,球队很难进球。

  作为积分榜排名靠前的球队,不管定位球进球占比高低,都有一到两种定位球进球手段比较出色。比如恒大和富力的角球,国安、华夏和上港的点球。申花不但定位球总进球数量少,还分布得比较平均,说明球队定位球战术不够丰富,缺少有效的打击手段。

  其实部分申花球员的身高非常突出,除了超过1米90的莫雷诺,进攻球员毛剑卿、朱建荣、刘若钒的身高超过1米85,后防线上毕津浩、金基熙、栗鹏等人也有超过1米85的身高。除了已经离队的金基熙,在现有人员配置下,吴金贵指导可以设计定位球战术,帮助球员发挥身高优势,获得抢点射门的机会。

  进攻和防守端不稳定

  申花整个2017年暴露出来的问题,最主要的是不稳定。进攻端他们主场对阵前6名打入8球,但是对阵中游球队只打入4球。在主客场的对比上,对阵中游球队,客场进7球,比主场表现还好,对阵保级球队主客场差异又过大。

  防守层面更是这样。申花在面对中下游球队时,客场防守做得比主场还要出色,丢球数更少。但是客场对阵强队,防守质量下降的厉害。

  申花的不稳定还表现在上下半场的巨大反差。球队上半场一共打入29球,排名中超第一,只是因为失球数也比较多,净胜球只有5个,与强队差距不大。但是,下半场净胜球的多少,直接影响了球队成绩,下半场净胜球多的球队,都位列联赛中上。申花下半场只打入23球,净胜球为-8。从比赛进程来看,申花全队开局顺利后,一旦被对手反扑,容易遭到逆转,导致球队输球。

  缺少稳定主力

  如果把上海申花2017赛季联赛的出场情况与排名前4的强队作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像上港、权健和华夏,出场超过1500分钟的球队都在9-10人,核心框架稳定,出场500-1000分钟的常规替补有5-6人,像上港的林创益和吕文君、华夏的董学升、权健的孙可和王晓龙,都是各自球队的主要轮换球员。

  申花不同时间段的出场球员,与广州恒大的结构很类似。申花的绝对主力人数太少,轮换主力太多,缺少常规替补,真正重要的替补只有毛剑卿一个人。恒大的问题是保利尼奥、梅方、黄博文等主力球员要么离队要么重伤。申花这边情况更复杂,瓜林、李建滨、柏佳骏受到伤病影响,特维斯状态不佳,秦升被长期停赛,金基熙、马丁斯受制于新政出场有限。缺少稳定的主力框架,影响了申花阵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018超级杯广州恒大vs上海申花首发阵容)

  从2018赛季初的情况来看,申花的后防线因为受伤导致人员捉襟见肘。中后卫栗鹏在亚冠比赛中已经受伤,毕津浩、李建滨在超级杯上双双受伤下场,瓜林的身体情况也不太理想。赛季初期的伤病必须要引起教练组的高度重视。

  同时,U23球员的培养也需要大局观。申花今年报名的U23人数偏少,该怎么给这些小将定位?如何用好这些U23球员?需要好好思考。

 

新浪体育公众号
新浪体育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体育资讯、趣闻和视频,更多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sports)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榜

体育视频

精彩图集

秒拍精选

新浪扶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