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 体育沙龙 | 国内足坛 | 评论 | 国际足坛 | 综合体育 | 篮球 | 视频直播 |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 | 甲A竞猜 | 奥运足球预选赛 |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国内足坛 > 《足球》报 > 新闻报道
 


国脚“兵谏”:请留住霍顿!

http://sports.sina.com.cn 1999年11月11日 14:58 《足球》报

  霍顿输掉了九强赛,可是并没有输掉国家队。

  国内还有谁?

  有这样三则小故事。

  第一则:一位国内大名鼎鼎的甲A主教练某天心血来潮,吩咐队内工作人员:“去跟队员说说,别管那些什么世界杯 ,世界杯我天天看,那一套我都懂,下午开会,我给他们讲讲长征。”于是这个下午,队员们听他们的主教练激情澎湃地讲了 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红军前辈的故事,一名外援会后谈了他的感想:“我听明白了,他(主教练)就是毛泽东,外国人就 是李德,最后毛泽东赢了。”

  第二则:十强赛期间队内要求每个队员开会时做记录,一名队员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随便记了记,最后他发现从预赛第 一场到最后一场,他的本子上写满了“冷静、不要急躁”之类的话,或者有时候改成“情绪稳定,不要想赢怕输”等等。

  第三则:一名球员归纳了他所接触过的多名国内教练的赛前准备会和训练语录,精选如下:这场球根据对方的阵容, 我们准备打“442”(场场如此);这场比赛前锋要注意先进球,守门员千万不要丢球,中场球员要把球控住,不要被对方 抢断,后卫队员既要看球又要看人;X X,你搞什么名堂,连球都拿不住....

  在霍顿率领的国奥队0:1负于巴林后的一个晚上,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现役国脚给笔者讲述了这三则故事。他的用 意其实很明确,中国足球需要更有水平、更有见识的人来带,外籍教练不是“李德”,他们会告诉你一些更实在的属于足球的 东西。他想说的是,高喊“冷静、不要急躁”的十强赛,事实上却是最急躁、最不冷静的一次;

  那些“前锋要进球,守门员不要丢球”的话早已被证明是毫无建设性的废话,可是外籍教练来后,他会告诉你每个球 员在“442”中应该干什么,要做到既看球又看人就应该身体侧向45度角来球方向、然后伸出手去感觉身后你要盯防的人. ...

  也许他的看法有些偏激,但是在新身经历或亲眼目睹了中国足球的许多次失意后,又听说九强赛失利不久不少人呼吁 起用本土教练后,他似乎更加偏激地说:“国内谁能带国家队?谁来带都说服不了这批球员。”

  众国脚“抢救”霍顿

  很显然,这名国脚所提到的外籍教练就是霍顿。这应该给我们提供一种思路,在九强赛宣告结束后,霍顿的去留问题 理当与国家队紧密相连。

  仍在禁赛期间的郝海东毫不掩饰自己对霍顿的敬意:“许多像我一样的球员都很清楚,这位英国人来了之后,我们才 知道足球原来应该这样踢。如果要我说,那么我坚信应该留下霍顿。”

  “留下霍顿”在郝海东看来至少有三条理由:

  一、霍顿本来是来带国家队的,硬要人家带国奥,可是许多国奥队实现不了的战术国家队能实现;二、十强赛过后, 是霍顿一点点恢复了这批球员的信心,看看黎兵在国家队的表现大家都知道,这样的人值得尊敬;三、中国足球太需要一种延 续性,我们总是处在一种每次失败后就推倒重来的过程中,霍顿走了,他在国家队建立起来的东西又要被全盘否定,可浪费的 却是中国足球的时间。

  徐弘的看法也是着眼于“延续性”上,他认为国家队应该制定一个系统的规划,英国人不行用巴西人,外国人不行用 中国人,翻来复去永远都找不到一个正确的方向。这位国家队的老大哥甚至保证:我们绝不会因为九强赛的失败而不信任霍顿 ,因为我们首先要想的是,为什么我们的球员贯彻不了人家先进的战术?

  正在吃饭的江津接到记者的电话,马上一个人走出来,他很大声、很激动地说:“霍顿不能走,他在中国已经呆了一 年多,已经开始了解中国足球,我们不想再重新开始。客观地说,霍顿来了许多先进、新鲜的东西,但是他必须从一点一滴做 起,失败了他的责任,可是更大的原因在于我们现在的水平哪怕世界冠军队的教练来带也不一定能马上出线。我们是霍顿的直接 受益者,我们知道他给中国足球带来的好处,而外界却只能根据成绩来评价他的功过。”

  作为霍顿的“直接受益者”,三名国脚谈了他们对外界一些说法的意见。

  冷落张效瑞是否霍顿的失误?

  郝海东:张效瑞是名优秀的球员,但对他的使用必然会引起霍顿整个战术的变化,我理解霍顿一直在考虑的问题是值 不值得。在需要牺牲一点防守来加再需要启蒙,问题的着急在于,我们信任霍顿,我们相信霍顿能使我们上一个台阶。

  霍顿的战术不适合国奥队?

  郝海东:不是适合,而是球员思想出了问题。看看10月29日那场比赛,那么多盲目的远射,为什么?只能说明球 员太急球求成,实际上好几次远射都是在大禁区前的真空地带,两侧都有队友接应,完全可以再往前挺一挺,对方中后卫最怕 的就是这种球,上也不好,不上也不好,你完全可以看对方反应或传或射,结果“咣”一脚帮对方后卫解围。那种机会多难得 ,可远射有几脚真正能威胁很大,但是主教练能命令你不准远射吗?

  江津:其实很多东西霍顿在战术会上都讲过了。比如说让李东国打进的那个球,霍顿从来不主张守门员随 便出击,他多次说十次出击成功九次都没有用、守门员必须有绝对把握才能出击,因为你不出击,站在门里还有补救机会,出 击失误就完全丧失了防守能力。可大家都看到了,那个球与出击失误有很大关系。

  在笔者看来,这正是让霍顿下台的一些“重要理论”,可是作为霍顿的另一批学生,为什么会在失败之后如此为霍顿 开脱呢?

  足协请三思

  正如徐弘所说“我绝不会出于什么个人目的来赞扬霍顿,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那么多球员、教练都称赞霍顿”,或 许在这个问题上,足协同样需要去聆听真正的声音。

  事实上国脚们大都表示自己只能表明对霍顿的看法,而真正的决定者在于足协。

  在笔者看来,足协在讨论霍顿去留问题时必须要考虑到两个因素,即霍顿的价值空间是什么和霍顿来中国是在担任什 么角色。

  勿庸置疑,霍顿九强赛总结的重要性已经让位于他对于国家队的价值,那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国奥队与国家队特点 显然不同,霍顿的战术是否适合国家队?如此多的认同的声音是一个主教练求之不得的,这也将带来一个宽松的执教环境,那 么这些声音与当初国奥队员的声音是否都代表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呼声?

  九强赛的失利,尤其是最后一场负于巴林的莫大耻辱,对于足协来说无疑是一种难以承受的压力,霍顿被贬是可以预见 的结果,这时候回过头来看,霍顿在中国将注定是一个为足协解忧的角色。十强赛结束后,霍顿的匆忙上阵一度转移了人们对 足协指责的目光,而九强赛之后,霍顿又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替罪羊而揽起失利的全部责任。毫不夸张地说,这个角色的存在本 身就是对中国足球的莫大讽刺。决策者们应该意识到。把霍顿推上国奥帅椅其实是自己一手把霍顿推上了“断头台”。

  现在没有任何人有资格左右足协对霍顿的太度,人们只是需要足协在决定的同时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而这个解释同 样不应该建立在“如果留下霍顿,国家队再输了怎么办”之类的假设上,在九强赛之前与九强赛之后,笔者始终认为只有一句 话应该成为足协不变的思路:别想退路。刘晓新





热点专栏 --> 奥运预选赛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国内足坛 > 《足球》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