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 体育沙龙 | 国内足坛 | 评论 | 国际足坛 | 综合体育 | 体坛明星 |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 | 篮球 | 奥运足球预选赛 |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国内足坛 > 新民体育报 > 新闻报道
 


三方评说霍顿去留

http://sports.sina.com.cn 1999年11月4日 11:47 新民体育报

  专家:霍顿下课……

  徐根宝:这个问题现在还很难说,霍顿对于中国足球还是有帮助的,他的战术打法也不是一无是处。但毕竟还是 没能冲出亚洲,足球有很多东西就是那么讲不清楚。

  曾雪麟:我想中国国奥队在一场必须取胜而且可以取胜的比赛中勉强与对手打平,出线希望已十分渺茫。中韩1 0·29之战国奥小将还是显得操之过急,主要体现在进球心切。一急失误就增多,中前场尤甚。失误增多直接导致配合打不 起来。先发上场的李金羽、王鹏配合缺乏默契,杀伤力不强。最后一场中巴之战,要为荣誉而战,千万不可放弃;要认真准备 ,打出自己应有水平。至于霍顿,他虽然着重强调攻防的整体性,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他的临场应变不足,用人死板,换人过 于模式化;打法单调,永远都是一成不变的442,为何不试试352,加强一下中前场的优势。他的去留取决于两方面,一 是霍顿本人愿不愿意干;二是我们要总结霍顿上任后,给中国足球带来的是利多还是弊多。这值得我们好好总结,然后再考虑 他的去留问题。

  曹志佩:应该说,这届国奥队在比赛中整体发挥得还可以,但心理上显得不够成熟。主要是因为热身赛的对手像 伊朗、伊拉克都太弱,经历的真正考验不多。其中,守门员陈东没能得到很有效的锻炼是备战的一大不足。至于主教练霍顿, 我认为将责任推到他一个人身上是不明智的。国奥队的进步,霍顿是有功劳的。我们现在好像已经习惯了这样一个模式,球队 成绩不佳就拿主教练开刀,这种做法是本末倒置的行为。足球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的青少年选手的培养比起人家的差距就很 大,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好,又有谁能保证带领国奥队冲出亚洲?

  张志光:霍顿训练、指挥的国奥队是一群在巴西训练、比赛多年的“南美型”球员,而霍顿使用古老的英式打法 ,牛头不对马嘴,真毁了这批小将。但霍顿和拉扎罗尼一样,缺少这方面的素质和主教练能力,中国队备战花费之大令人吃惊 ,而霍顿对与赛对手的技战术特点、战术部署了解多少?有几次对策是准确和克制对手,战胜对手?有多少针对性训练和准备 ?实战基本上全落空。霍顿不怎么样!但出不了线也不要把责任推到“请外国教练也不行”上。好好总结自己!

  方纫秋:本届国奥队在比赛中还是体现了一定的水平的,主要是机会没把握好。比赛不利与主教练的思想有一定 关系,但这也不能全怪霍顿。集训的时间太短了,而现在很多俱乐部都是外籍教练,也是短期执教,只能是在现有基础上组织 ,不能解决技术问题。以后如果选国奥队主教练最好还是选国内的,但前提是徐根宝和戚务生必须对自己过去的缺点有一个深 刻的认识,并在现有的水平上有提高。

  黄健翔:霍顿,我想他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战术教练,特别是他的中后场的防守,在对攻当中我们的球队有了很强 的实力,战术体系总是保持得相当好。但是在中前场的进攻组织上,也许霍顿本人的水平就到这了,所以我们的国家队想再提 高,就需要另请高明。另外,霍顿的防守理论只是在活球对攻当中不错,在防定位球问题上,霍顿不像个英国的高水平教练。 特别是在重大关键比赛中我们定位球丢球却屡见不鲜,这点应该说是霍顿的失职。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应该给霍顿一个客观的评 价。

  媒体:霍顿下课!

  《体坛周报》在周一头版刊登的《霍顿不辞职足协怎么办》的署名文章中指出足协内部一直都对霍顿有不同的两 种看法,当霍顿当初执教国奥队的时候,内部已经就国奥不出线,如何对待霍顿的问题做了讨论,并援引戚务生的例子,说明 中国足协还没有让霍顿走人,不过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罢了。

  《新快报》在体育版以“霍顿还‘活着’吗?”为题,直言“霍顿下课是球迷唯一能够接受的结果”。

  《球报》在上周六的号外中更是以《霍顿可以走了》为题,并观点鲜明地说:尽管没有任何官方消息可以证明, 也没有任何明显的迹象提醒,但是,霍顿在华执教的岁月应该走到了尽头……霍顿在有限的时间里已经证明了可以证明的一切 ,也在足够的时间里暴露了能暴露的一切,告别一个时代已经是一种必然。

  《青年报》就如何给霍顿定位的文章指出:“霍顿的固执葬送了中国足球难得的一次机遇。”言下之意不言自明 :霍顿下课。

  《中国足球报》在周一头版刊登了《霍顿下课倒计时?》的文章,虽然并没有让霍顿下课,但是文中也指出“霍 顿在他的‘下课’倒计时声中已经别无他途……为自己不‘下课’进行最后的答辩”。

  《齐鲁晚报》在评论专栏以《霍顿先生,走吧》为题对固执的霍顿给予极大的讽刺,要求霍顿下课。

  《生活时报》的观点更是一目了然:那就是“换掉霍顿”.

  《体育时报》 在头版刊登了两篇文章,《国奥:鲜为人知的内幕》中指出:在整个九强赛之后,必然会有一批 人下课,霍顿几乎可以肯定会离开目前的位置,他输得无话可说,因为他没有完成他的任务。而另一篇《谁会来接霍顿的班? 》里面已经就下一任教练的人选进行了讨论。

  《体育参考》 上刊登的《固执的代价》的评论里分析了整个中韩之战的失误,在文章的最后说“喜欢说大话的 霍顿可以拍拍屁股走人,而中国足球继续去做‘冲出亚洲’的梦,至于这个梦何时醒来,没有人知道。”

  球迷:霍顿下课?

  四川全兴足球会员俱乐部常务副主席潘前荣: 国奥队的失利不应该怪霍顿,应该怪那些把霍顿请到中国来的人 。霍顿固执己见,不用球迷喜欢的张效瑞,可就是张效瑞在关键时刻立了大功;霍顿的打法落后,破不了韩,这也是有目共睹 的;可当初为什么要把这样一个没有本事的人请来中国?有一个问题我一直不明白,当年高丰文把我们带到了奥运会,为什么 今天还老是说“冲出亚洲”?所以我认为中国本土的教练一样行,未必要请洋教练。

  吴江球迷会会长乔钧: 四年梦今又空,霍顿难辞其咎。他只不过是国际足联的一个讲师,带队经验也许还不如 国内的一些教练。人又固执,不肯听从别人的意见,打法也是老式的长传冲吊,这种打法在英国也已经淘汰了。再说一个人身 兼国奥、国家队主教练两职是无法胜任的,这在以前徐根宝和戚务生的失败都已经证明了,怎么还会让霍顿身兼两职。另外我 想我们球迷也应该拧成一股绳,不要再搞地方主义小团体,大家都是中国人嘛。

  上海球迷会会员江金根: 霍顿至少是一位有能力的教练,也解决了一些基本的问题,在队员的自信心方面做了 很多工作:他说中国国奥亚洲第一实际上是“别有用心”的,是为了队员的士气。雅凯说得好:中国足球需要耐心。我看至少 10年以上。如果霍顿下课,我们还应选欧洲教练,但桑特拉奇不是最佳人选,因为山东队的风格不是中国足球的主流风格, 在一个俱乐部的成功也不能代表在国家队能成功。合 子





热点专栏 --> 奥运预选赛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国内足坛 > 新民体育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