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 体育沙龙 | 国内足坛 | 评论 | 国际足坛 | 综合体育 | 视频直播 |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 | 甲A竞猜 | 奥运足球预选赛 |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国内足坛 > 体坛周报 > 新闻报道
 


张效瑞让霍顿傻了眼

http://sports.sina.com.cn 1999年10月30日 16:52 体坛周报

  1999年10月29日晚,随着中韩上海之战终场哨响,中国国奥队实际上已经结束了冲击悉尼奥运的使命,1比 1的结果也让众多抱着“即使出不了线也要赢韩国一回”想法的中国球迷痛心地失去了最后一点精神寄托。

  赛前备战已见高下

  中韩首战失利后,不少有识之士即已判定中国队出线希望涉茫,这种判断既是基于对九强赛赛程的透彻理解,也是出 于对中韩两队特点的准确把握。韩国队虽然在实力上今不如昔,但韩国足协和韩国队教练组这两级指挥部的工作还是非常出色 的,正是他们的有效运作使韩国队能够在实力不占优势、表现也难称理想的情况下,一步步地实现他的战略目标。3场比赛, 韩国队都是以最小优势完成作战目标,如果仅仅从运气这个因素去解释是行不通的。

  遗憾的是,10月10日战胜巴林后,霍顿不是抓紧时间根据这两场比赛后暴露的本队的问题以及最新形势制定相应 对策和采取有力举措,而是辗转赶赴麦纳麦观看一场在上海同一时间就能收看到的巴韩之战,等到霍顿重执教鞭指导训练,国 奥小将已在上海和苏州“休息”了近10天时间。从10月10日到29日这20天里,国奥队除了打过一场内部教学比赛, 没有进行过任何正式练兵。而对手韩国队尽管两战两胜,在10月17日至29日这13天时间里还不失时机地与沙特国奥和 LG队打了3场对抗赛。同时许丁茂及其上司韩国足协技术委员会还在禅精竭虑地调兵遣将,自我反省。

  可悲的是,国内一些人先是讥讽许丁茂的严谨扎实为心虚和“恐中”,然后做起中国队以2比0连胜两场、韩国队不 可能以4球战胜巴林因而中国队出线的白日梦。

  张效瑞反衬霍顿

  通过这次九强赛,一派绅士风度的霍顿可谓名誉扫地,所谓“倒霍派”、“保霍派”和“中立派”实际上在霍顿水平 不高的问题上并无多大分歧,争论在于霍顿水平究竟低到什么程度。其实在使用张效瑞的问题上,足以看清楚霍顿的固执不是 性格而是能力问题。

  张效瑞的足球天赋早已被广泛认同,对此霍顿不否认,但却坚持不让他成为先发主力,坚持不让他打前腰位置,也就 是不让他成为国奥队的进攻组织核心,与其说这是因为张效瑞防守能力差,还不如说是因为张效瑞的踢法是对霍顿整个战术体 系的否定。首先是对被霍顿视作命根子的平行站位理论和长传冲吊“战术”的否定。换言之,如果像金志扬那样放手使用张效 瑞,这支国奥队就不姓霍了,霍顿当然不干。

  在比赛中,张效瑞的光彩十足压倒被韩国人大吹特吹的高钟秀。在张效瑞上场前,上半场中国队虽然攻势猛烈,但只 是匹夫之勇,毫无章法可言,猛攻了15分钟后就被客队夺走了比赛主导权。张效瑞上场后,不仅以出色的控带、传射技术对 韩国队大门施加了极大的压力,而且合理的跑位、张驰有度的节奏以及巧妙的传球使整个中国队的整体进攻水准有了质的提高 。

  想一想,闯荡意大利前的中田英寿也不过如此,然而年初登喜路杯前,若非舆论强烈呼吁,张效瑞竟差点被霍顿“废 掉”。即使如此重要的一场比赛,张效瑞仍是替补,尽管隋东亮的表现一如既往的平凡。而若非韩国队在上半场最后一刻进球 把中国队逼上绝路,张效瑞还不知要在板凳上坐多久。

  张效瑞只是一个例子,一个证明中国国奥队可以比现在踢得更好、更有出息的例子,实际上在过去几个月里,有人不 厌其烦地为国奥队出谋划策也并不指望霍顿能虚心纳谏,除了履行职责,也是为了证明国奥队其实有多种战术和用人的选择余 地,有多种活法和形象。然而这位傲慢的英国人一根说“不”,最终被数万名球迷齐声说“不”。在下半时才被换上场的张效 瑞发挥得越好,就越发反衬了霍顿的战术误与用人失策。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上海之战的下半场,处于悬崖边的霍顿终于换下了雷打不动的主力后腰隋东亮,起用张效瑞任前 腰,宣告被霍顿视作无比行先进的平行站位中场被“弊病很多”的菱形中场取代。然而,此时谁也救不了他,许丁茂早已料到 了霍顿这一招,立即换上另一后腰金南一。张效瑞毕竟是人不是神。况且在如此急迫的氛围下。倘若在一开始双方较平和的时 候就用张效瑞,结果说不定真有奇迹产生,但这已是无法验证的马后炮了。

  如何给霍顿定位

  霍顿的固执葬送了中国足球难得的一次机遇。本次奥运外围赛说是九强赛,实际上3个队争1张入场券,中国队实际 上又只有韩国一个竞争者。韩国队号称亚洲老大和中国队克星,但从实战过程看,中国队完全有能力击败它。当然,战胜韩国 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即中国球员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而用先进的战术来约束球员才华的霍顿先生是断难做这点的。 在九强赛前,质疑霍顿的文字已广泛见诸各大媒体和街谈巷议中,但不圈内人士,特别是那些先后与霍顿共过事的教练球员对 霍顿持肯定态度。不过,应该考虑到霍顿是深受足协信任、大仅独揽的各级国家队总教头,作为球员,谁也不会傻到公然冒犯 自己的上司;作为教练,公开底毁同行则有违行规,也会惹足协不高兴。从前期王超、隋广陆等失宠球员所发的牢骚可见,某 些教练球员对霍顿的恭维未必全是心里话。

  此外一些教练、球员对霍顿的维护部分是出于对经常轰教练“下课”的球迷和“指手划脚”的媒体的不满。不过,也 确实有一些教练球员真心佩服和拥护霍顿,例如桑廷良,这位58岁的老教头先后与多位中外名帅合作过,比较而言最认可霍 顿。

  其实,倒霍也好,保霍也好,关键是客观标准的不同。不难看出,保霍派更多地重视历史的纵向比较,尤其是与前几 任“观念陈旧、作风粗俗、水平低下”的中国籍教练的比较,由此得出霍顿水平很高、中国队两年来进步很大的结论。倒霍派 则着眼于现实与未来,认为霍顿虽然带来某些新气象,但与中国足球为其提供的优厚条件相比,用一名国家队主教练应具备的 综合才能来衡量,以及以日、韩等同行为参照,中国队的进步有限,潜能未得到充分发挥,任期目标没有实现,不是一名合格 的国家队主教练,更适合当一名足球布道者或启蒙家。霍顿刻板、固执的个性,杜绝了一切变革的可能性,既封堵了他自己、 也封堵了中国队未来的上升空间。

  霍顿是由国际管理集团塞给中国足协的,在此之前,足协只拿到一份简单履历表,既从未听说过这个英国人,更没有 就他是否有资格和能力担任中国国家队主教练,进行任何科学论证或举行过听证会。正应了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免 费的霍顿使中国足球又付出了深重的代价。

  (周文渊)





热点专栏 --> 奥运预选赛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国内足坛 > 体坛周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