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 体育沙龙 | 国内足坛 | 评论 | 国际足坛 | 综合体育 | 视频直播 |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 | 甲A竞猜 | 奥运足球预选赛 |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国内足坛 > 《足球》报 > 新闻报道
 


都是霍顿惹的祸?

http://sports.sina.com.cn 1999年10月21日 16:05 《足球》报

  一直以来,无论是国家队还是国奥队,主教练霍顿所介导的 “442”平行站位打法都颇受非议,尤其是国奥队在九强赛上客 场1球小负韩国和主场小胜巴林后,各种指责更是直指霍顿的战 术主张及其“执迷不悟”的顽固态度。平心而论,国奥队在本次 奥运预选赛上的黯淡前景及两场比赛中攻防不力的表现,确实多 有值得推敲之处,但在笔者看来,霍顿及其战术主张并非这一切 的“罪魁祸首”,旁观者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平行站位没有错

  “442”平行站位不是一种错误或落后的战术选择,这应当 被认为是评价霍顿的前提。

  熟悉国际足球的人知道,英超劲旅曼联和阿森纳是典型的“ 442”平行站位的贯彻者。面对任何对手,弗格森从来没有尝试 过改变阵型,也恰恰是曼联,创造了“三冠王”的奇迹,成为国 际足坛的“当红小生”。不是用曼联来要求我们的球队,而是通 过这个可以肯定一点,这种阵型绝非是被国际足球的发展潮流所 抛弃的“滞销产品”,至少从这一点上说,认为“霍顿是在兜售 老式英国足球思想”的说法是缺乏事实根据的。

  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金志扬、徐弘、范志毅等一大批亲 眼目睹了中国足球职业化发发展历程,也曾经与霍顿共事或接受 其训练的球员、教练,纷纷极力称赞霍顿的战术思想,更具体的 是对霍顿赋予球队的整体色彩加以肯定。他们并非妄下褒奖之辞, 而是真正意识到了霍顿正在切中中国足球的要害。

  “442”平行站位可以说是除守门员之外场上10人最原始、 最平衡的分配图,在此基础上产生的“352”、“343”、“532 ”等阵型事实上都是它的演变结果,从这一点上不难看出,霍顿 的思路正是在于让中国球员吃透最基本的东西,由此衍生的种种 变化才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正如数学中所讲的,再复杂的运 算也必须建立在最原始的公式基础上。

  由此我们还可以推断霍顿战术思想的第二大原则,“442” 平行站位从根本上讲是最能体现整体合作能力的,换言之是球员 相线之间距离最短的,换言之是球员相互之间距离最短的阵型组 合。就以是场而论,菱形中场与平行站位相比,明显拉大了两个 中前卫之间的距离,这个空间必须要以个人能力极强,活动范围 很大的前腰或后腰来填补,而在霍顿手中,显然并不打算预设这 样举足轻重的棋子,他的目的即在于不断强化中国队阵容中的整 体协作性。

  但是,为什么这种最具整体性的阵型在国奥队的演示下却明 显地整体脱节,攻防失调呢?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就在于球员能 力与战术要求之间出现了偏差。

  战术的根本在于人

  在很多人看来,这一届国奥球员的能力与特点不容置疑,言 下之意目前令人失望的形势正是霍顿错误的战术思想对球员个人 能力产生副作用的结果。

  不难理解这种观点的由来。客观地说,这届国奥与往届相比, 以相同的年龄却在国内联赛中占据完全不同的地位,辽宁队与泰 山队在本赛季的突出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国奥年龄段的球员扮 演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而上几届的国奥球员在这个年龄段却 远没有他们现在的造化。再进一步说,这届奥队大多脱胎于当初 朱广沪带的健力宝队和唐鹏举带的中青队,在巴西和德国的浸淫 使他们具有前辈们所曾有的辉煌经历,或许正是这些因素,幻化 为套在本届国奥队队员身上的耀眼光环。

  没有人怀疑这批球员是中国足球开始重视后备力量培养以来 的丰硕成果,但是,同样没有人能肯定我们已不需要再去质疑球 员的个人能力,具体一点说,没有任何衡量标准可以证明这批球 员在个人能力上已经超过韩国人,从而只需要一种稍微成型的组 合就可以冲出逢韩不胜的怪圈。

  事实上,只要抛开这种先入为主的观点,人们就不难从实战 中发现,正是球员能力与战术要求的偏差导致了不尽如人意的临 场表现。

  为什么霍顿所倚重的防守在两场比赛中均有莫名其妙的失球?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

  4名后卫平行站位从理论上说并不失为一种相对严密的防守 体系,因为平行站位,从而事实上后防线的肋部空当已经不复存 在,也因为平行站位,从而取消了拖后中卫与盯人中卫的分工, 以区域防守取代了盯人防守。但是,后卫队员在实战中却反映出 对各自防守区域和位置职责缺乏理解,韩国和巴林的两粒入球都 是在中卫的结合部攻入,证明并非简单的防守漏入,而是协防中 的配合缺乏默契,“这个球该谁上去防”的一瞬间犹豫给对手提 供了威胁球门的空间。而守门员陈东的这两次猝不及防也反映出 我们的球员还欠缺90分钟保持高度注意力的能力。

  平行站位的4名前卫则使霍顿背上了更多的“黑锅”。指责 霍顿的人们最重要的一条依据就是平等站位实质上成为长传冲吊 的还原,应该说,国奥队的绝大多数进攻由后卫直接长传发起, 然后在前锋头上或脚下草率终结,如此简单的模式使进攻陷入无 序和缺乏说服力的误区,的确令人难以忍受。

  但是客观地分析,我们并不应当将此归结为霍顿的授意,而 应当看到,中场球员站位过于教条,把对阵型的片面理解变成实 战中位置上的严重局限,中场困顿至少在三个方面使整支球队陷 入僵局:第一,中场不敢大胆前压,使整个战线后移,霍顿宁愿 牺牲孙继海的边路助攻能力而将其放在中后卫位置上,其中有一 点是看中了他的回追能力,而后卫线的后移无疑压缩了回追空间, 孙继海的牺牲显得毫无价值;第二,后卫动辄起脚长传,一方面 反映出球员在难以处理的情况下暴露出最本能的反应,打到哪算 哪,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场跑动不多,衔接不当而遭到了后卫线 的抛弃;第三,直接导致前锋线得到的支持太少,众所周知,在 对方有准备的情况下由后卫发起的长传冲吊大都产生不了理想的 效果。

  “442”的阵型之所以变化多端,就在于球员的个人能力能 产生难以估量的奇妙效果。李铁与李金羽的那次精妙配合,与其 说是李铁“背叛”了霍顿的灵光一现,还不如说是对其战术的一 次成功贯彻,之所以显得突兀是因为这样成功的贯彻以前太难得 一见了。

  抛开球员能力去指责战术的缺陷是无法理解的。90年代初期 在阿贾克斯对拜仁慕尼黑的一场比赛中,克鲁伊夫只固定了一名 左边锋,而其他9名球员没有任何位置要求,结果阿贾克斯的无 阵型大胜恪守阵型的拜仁,这是战术的胜利还是个人能力的胜利 呢?

  当然,一味以球员能力来避谈教练水平同样失之偏颇,但是 可以肯定,霍顿不是水平最高的教练,可他为中国足球补上了这 节“基础课”,假以时日,必然会成为迈出相当坚实的一步原动 力。

  教练组合绝非最佳

  也许是题外话,但却是是不得不说的话。如果我们有必要反 思的话笔者认为,有关方面难以改变的机关作风也在某种程度上 限制了霍顿的战术思想得以强化的空间。

  出于某种想当然的思维,朱广沪和唐鹏举被认为是霍顿理想 的助手,因为国奥队的绝大多数成员曾经出自这二人的门下,把 “双方家长”叫到一起来当然会有利于整体的合作,但笔者大胆 妄言,这几乎可以肯定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一厢情愿的设想。中国 办事机构根深蒂固的平衡论左右了这一决定。熟悉国奥队的人不 会不知道朱唐二人之间的微妙关系,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两支 当初最具竞争性、受到不同风格熏陶的球队融合在第三种风格的 主教练旗下,而两位“政见”不合的教练又同时进入教练组,不 知道这算不算得上一种真正的平衡?

  抛开这些不提,仅从战术氛围上考虑,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 的教练组绝非最佳组合。

  作为当初组建国奥队的元老级人物基斯-布伦特和格林-托尔, 即使淡出国奥后在组建国青队时仍然奉行“442”平行站位的打 法,他们与霍顿的组合才应当看成是桑特拉奇、佩佳和皮维奇一 类的组合,可以想象在给球员灌输战术要求方面,应当会有更好 的效果。

  再拿守门员阵东来说,一直师从于英国人吉米-里默,里默 本人亦神往霍顿和国家队已久,从训练的连续性和战术的一致性 上为什么又不可将其调入队中?

  相信人们还能想起十强赛时那个宠大的教练组,陈熙荣每天 只管自己跑圈、金志扬专门负责思想工作,更多的人只能作为一 个看客,有关方面究竟有没有从那种如同虚设的“豪华阵容”中 吸取教训呢?什么时候我们的决策者能从多方照顾的思维中解脱 出来转而去寻求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强强组合”呢?

  最后强调一句,我们应当在10月29日中韩之战前对霍顿有一 个清楚的认识,倘不如此,一场比赛将会左右所有对于这位主教 练的功过评价,而那时候的评价却很难保证是真正客观的评价。 刘晓新





热点专栏 --> 奥运预选赛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国内足坛 > 《足球》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