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 体育沙龙 | 国内足坛 | 评论 | 国际足坛 | 综合体育 | 视频直播 |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 | 甲A竞猜 | 奥运足球预选赛 |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论 > 《足球》报 > 新闻报道
 


李承鹏:看不见霍顿

http://sports.sina.com.cn 1999年10月11日 19:44 《足球》报

  看得见的是李金羽,看不见的是霍顿。黄健翔说李金羽的进 球是“鲁梅尼格式”的,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罗马里奥式”的, 或者“贝贝托式”的,因为李金羽并不主张用强硬手法解决问题, 在门前他更像一个“机会主义者”。

  胜利了,是可以贴上足够多的马赛克装饰一新的。但我没看 见霍顿,因为这场胜利并不是“霍顿式”的,在李铁帮助下的李 金羽充满灵气的两次“个人行为”,才让中国队赢下“必须赢得 的比赛”。

  甚至,这场胜利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霍顿一贯的思路——平 行站位导致首先丢球,整体推进“推而不进”,而“呼啸而来呼 啸而去”的长传疾攻最终把张玉宁变成一根木桩。由李铁与李金 羽联袂“篡改”的进攻思路才促使我们第一个入球的产生——已 经习惯在国奥中圈地带颓废地做着横传或斜传的李铁被那个失球 所激怒,这一怒让他想起在辽宁队那个乱发丛生的“自由人”李 铁,因此他抛弃了陶伟在左路挺进,并完成一次“纯粹甲A模式” 的进球。

  这是张引式的,不是霍顿式的。霍顿标榜的“机器足球”理 论在上海的雨水中有些生锈。黄勇主罚的那个角球,如果按霍顿 不厌其烦向我们讲述的套路——李伟峰扑前点,孙继海抢中点, 张玉宁抓后点,就不会有李金羽那个怪异的入球了——事实上, 那个点并没朝谁奔去,是李金羽奔向那个点的。

  无个性的“机器足球”废了张玉宁,个性化的李金羽救了“ 机器足球”。两个入球与霍顿无关。当下半时霍顿又贯彻了他的 战术套路时,中国队更沉稳了,但进球没有了,这种打法赢得了 90分钟的比赛,却可能输掉360分钟的“九强赛”。

  如果没有李铁的“擅离职守”与李金羽的“肆意篡改”,我 们会不会有那两个进球? 这场胜利不是霍顿思想的胜利,而是两 个“篡改者”的胜利。

  只是不知这“篡改”是喜是悲。有点讨厌的“反霍派”陈亦 明打来电话,说“打得好的地方并不是霍顿的套路,按他的思路, 应该造两个1.90米的机器人当前锋”——评价与我相似,我是否 会和陈亦明一样讨厌。李承鹏




热点专栏 --> 奥运预选赛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论 > 《足球》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