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 体育沙龙 | 国内足坛 | 评论 | 国际足坛 | 综合体育 | 视频直播 |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 | 甲A竞猜 | 奥运足球预选赛 |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国内足坛 > 新报-北京足球 > 新闻报道
 


霍顿执教的与“中”不同之处

http://sports.sina.com.cn 1999年9月6日 09:53 新报-北京足球

  九强赛即将打响,国奥队面临挑战。迄今为止,人们对于目 前这支国奥队的了解更多地是基于其比赛的战绩以及赛场上的表 现。其实,自从执掌国奥队主帅教鞭以来,霍顿一直在用他自己 的执教思想,来武装着手下的一群弟子。有人说过:想了解国奥 队,必须从了解霍顿开始。此话不假。

  记者曾经亲耳“聆听”过霍顿当众解析自己的足球思想与执 教方法,感觉其中有不少与中国传统的足球思想与执教方法的不 同之处。笔者无意吹捧霍顿,只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未来九强 赛中,霍顿不论是成功或是失败,其原因都可以归结为这些“不 同之处”。但愿通过笔者对霍顿所言的真实记述,关心国奥队的 读者、球迷朋友可以把霍顿、霍顿思想以及国奥队的战术打法看 得更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一些……

  中国足球近廿年的发过程中,直至霍顿到来之前,除了德国 人克劳斯·施拉普纳93年前后统率过中国国家队一段时间之外, 一直是中国人自己在操持着中国足球,把握着中国足球的发展方 向。虽然从年潍泗、高丰文,到徐根宝、戚务生,这些中国教练 中的代表人物各自有着自己的某些执教特点,但总体上讲,他们 都只不过是中国“传统”足球执教思想上不同程度地稍有侧重而 已毕竟,中国足球范畴内对于足球理论上的相对匮乏,身处其中 的中国教练很难在一些从实践中得来并积累起来的“中国式”的 执教思想中“游离”出来,另僻蹊径。于是,从“地球那边”走 来的霍顿,“下车伊始”便逐渐表现出了他执教思想中的许多与 “中”不同之处

  一、国家(奥)队训练的重点不应是体能和技术

  众所周知,一支球队的成功要建筑于以下4个方面体能、技 术、战术和心理。

  对此,霍顿之前的中国教练同样知晓。从年潍泗提出的“国 家队要练ABC(基本技术)”,到高丰文、徐根宝、戚务生大张 齐鼓地让国家(奥)队集中封闭,大练体能,不难看出:技术与 体能过去一直是国家(奥)队集中训练时的两大必修课。

  但霍顿不同,他认为,国家(奥)队的训练中,体能、技术 的训练几乎可以“忽略”;而战术与心理的训练才是“重中之重”。

  霍顿如是说:越来越多的球队通过生理和生化的手段使得球 员的体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就是说,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训练 方法,保证相对充分的训练时间,任何一个级别的球队的球员都 可以将自己的体能提高到一个相对高的水平上。由于人体体能的 极限大体相当,使得比赛双方球员的体能状况也相对接近。体能 在比赛中决定胜负的作用越来越小,因此,国家(奥)队在为备 战重大比赛之前的训练中,体能训练不应成为重点训练的科目。

  至于技术训练,霍顿如是说:一名球员在15岁左右的时候, 其足球技术已经基本固定成形;17、18岁的时候,球员处于在实 战中应用技术的阶段,只是不断地将自己的技术“熟练化”;到 了20、21岁之后,球员的技术水平已趋于稳定,这时候,技术训 练也同样不能再成为训练的重点。

  霍顿举例说明:像范志毅或者黎兵这样的球员,即使天天练 技术,在国家队集训的有限时间内,“不可能会有大的提高”。

  霍顿的结论便是:对于国家(奥)队球员来说,体能和技术 都已经“基本具备”了应付实战的水准,因此,国家(奥)队的 训练中,如果对于体能和技术的训练依然大量投入,其实际效果 只能成为一种“事倍功半”。

  二、战术训练目的在于缩小差异,化零为整。

  即然,在一支球队成功的4大要素中,霍顿“看轻”体能和 技术,其自然将“看重”剩余的2项战术与心理。

  霍顿首先认为:国家(奥)队的训练,最重要的便是“战术” 训练。

  霍顿举例说明道:以国奥队参加奥运会外围小组赛时的球员 组成为例,22名球员来自国内15支俱乐部球队,每支俱乐部球队 都有不同的打法;换言之,22名球员头脑中一共拥有着15种不同 的战术理念。

  与此同时,22名球员个体档次的差距也有着“天壤之别”像 同样是后卫队员,孙继海踢过英国甲级球队,而郑智只是在中国 乙级队(业务队)中踢球。

  上述两种差异如果不能统一在一种战术之下,而是各自为战 的话,则球队在比赛中只能成为“一盘散沙”,战术组合上漏洞 百出,体现不出整体的战斗力。

  霍顿据此认为:国家(奥)队的训练,必须将统一的战术训 练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而且统一的战术可以在短时间内让球 员理解、掌握,进而使球队整体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为此,霍顿要让国家(奥)队的每一名成员回答两个问题

  1.每个人是否明确在比赛中自己的攻防职责?

  2.个人的攻防职责又该如何溶于全队整体的攻防打法之中?

  霍顿执教中的言必提“战术”、言必提“整体”的“习惯” 实际上与此前的中国教练有着很大的不同。此前,高丰文的“防 守反击”只能是一个战术指导思想,但缺少战术方法;徐根宝的 “抢、逼、围”只是一种单纯的“防守原则”,并非攻防兼顾; 戚务生的“个人突破”及“边路进攻”要求也仅处于“局部战术 组合”,尚且缺少宏观整体的战术把握。相比之下,霍顿的“整 体攻防战术”的提出与实施,似乎更明确一些,也有着相对系统 的理论作为基础。

  三、心理调整是战术体现的前提。

  姑且不论“恐韩症”、“恐伊症”是否存在于中国队身上, 但中国队多次在关键的比赛场次中败北导致前攻尽弃则是一个不 争的事实。尤其中国队面对实力明显弱于自己的对手,而“阴沟 翻船”,其症结无疑便是在临战心理上出现了问题。

  以往每逢大赛,中国队要么盲目自信,要么信心全无,在激 烈、残酷的比赛过程中,心理剧烈波动,直至失衡、崩溃。然而, 历届中国队的教练在对队伍心理问题的把握上以及在解决心理问 题的方法上似乎都没有一套足够系统、清晰的认识。

  霍顿认为:心理状态如何对一支球队的发展、前进有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球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出的“状态”的高低,不是指 体能、技术、与战术,归根结蒂是心理对球员的影响;而球队( 员)的心理状态直接决定着其自信心的强弱。

  如果说,霍顿上述对于球队(员)心理状态作用的理解并无 与“中”不同之处的话,那么,其对于解决球队(员)心理问题所 提出的方法,则有相对“独到”之处。

  其一,在训练中主动设计与实战相同的“环境”让队员在训 练中反复完成相应的技术、战术运用,形成“心理惯性”,直至 在比赛中也能顺利完成,发挥应有水平。

  其二,让球队尽可能地取得一场又一场比赛的胜利用不断的 胜利去增强球员的自信心,抛弃心理上的畏惧与恐慌。

  在以往中国教头每每大赛之前,都要以“爱国主义”、“英 雄主义”的口号,向队员做出一成不变的动员的时候,霍顿在增 强球员自信心的方法上的举措,似乎更实际一些,甚至可以说是 更接近一种“心理学”范畴内的“科学性”。

  比如,霍顿介绍说:每次国家(奥)队集训,他都要将过去 球队比赛的录像剪辑为球员播放剪辑的内容都是球员在充分体现 其战术打法的基础上,攻防取得显著成果的攻防场面。之所以这 样有选择地为球员“展示自己”,就是为了让球员建立一种“只 要按照既定战术充分执行,就一定能攻得进、守得住,取胜最好 的战果”的“心理暗示”,一点一点使球员的自信心真正地变得 强大起来。

  霍顿总结道:一名教练的工作必须有重点;我的工作重点就 在于战术于心理的训练前者将球队统一在一个整体之下,形成合 力;而后者则能使球员树立自信心,最大限度地保证战术的合理 实施与作用体现。

  防守的重点是中场

  霍顿执教国家队不出数日,便明确指出:中国队防守差,而 防守中能力最差的便是中场的防守。

  霍顿举例说胆:在1978年至1998年之间的6届世界杯赛上, 通过对所有进球的方式统计得出的结果是:前场断球发动进攻, 平场每35次可以攻入一球;中场断球发动进攻,平均每250次可 以攻入一球;而后场断球发动进攻,则是平均每750次才可以攻 入一球。(如图1所示)

  考虑到前场兵力较小,抢截断球的难度过大,因此,霍顿认 为:在中场断球后发动反击在实战中应当是“最为理想”的策略。

  基于上述认识:霍顿要求,一旦对方后场控球,本方后卫线 要向前压上,支援中场;一旦对方进入中场之后,三条线的队同 要就地展开围抢,合力防守。

  不能说霍顿前任的数届国家(奥)队国产主帅不重视中场的 防守。但所不同的是,中国教头为加强中场所提出的有针对的要 求仅限于“两名前锋或一名前腰必须迅速退至中场,投入抢截, ”而并没有刻意要求后卫线队员也要前压,靠进中场。

  在中国传统的防守理念中,后卫队员必须固守本方禁区30米 区域之内,站住位置;必要的时候,前卫甚至前锋都必须回收半 场,形成“人海战术”的“后场密集防守”。显然,在霍顿的防 守战术中“密集防守”这个词似乎根本就不存在。

  正是建筑于加强中场防守的认识,霍顿选择了中、后场两条 线平行站位4-4-2阵型,而有别于以往中国队设置前后腰的4-1- 2-1-2阵型--因为中后场两条线已经压缩,没有必要再分出多个 防守层次。

  正因为如此,霍顿战术中后卫线不仅大幅度压上,而且两名 中卫还是平行站位,不分前后,于是,国家(奥)队后卫线的身 后便成为人们格外担心的一大“隐患”了。

  防守阵型随球的位置而移动

  霍顿“标致性产品”是“整体防守”。他要求,根据对方控 球队员所在的位置,三条线的队员以完整的队形向该位置(即球 所在的位置)移动、压缩。如图2所示:

  对1(左前卫)在中场迭球,本方两名前锋回收,切断2-5后 腰2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本方右前卫、右中前卫向对方控球的 1逼进,右后卫前压占据原右前卫的位置;其余两名胶卫及三名 后卫开始向保侧平移,整体防守的“重心”也开始向球所在的右 侧“倾斜”。以上就是霍顿整体防守中整体队形移动的一个典型 战例。

  如果单纯从防守的形态上讲,霍顿“视球而动”的防守要求 与过支徐根宝的“抢、逼、围”战术有相似之处,都是能过逼抢 控球队员形成“局部紧凑”的防守,以达到破坏对方进球,甚至 将球阴截下来发动反击的目的。但相比之下,霍顿在整体队形移 动中根据对方控球球员所在的不同区域,对场上10名队员的移动 方向与移动到达位置都有着细致、明确的“规定”,这大体上可 以避免“抢、逼、围”战术下场上队员“无限制”、“无限度” 向球逼进而可能出现的防守重心过集中、失衡局面的出现。

  在局部防守的要求上,霍顿的战术要求中至少有如下3点与 “中”不同:

  1、不怕对方长传转移。

  由于防守阵型向一侧移动,势必会造成另一侧的防守出现“ 真空”。一且对方控球队员发动长传转移进攻,将球打到另一侧 的开阔地带,则本方防线可能受到很大的威胁。所以,以前国内 教头往往因此而提出,防守中异侧边前卫和边后卫不能过于“居 中”。

  对此,霍顿的想法是:如果对从一侧向另一侧长传转移,并 不会对本方防守带去太大的影响。主要因为:对方长传球,距离 长、球在空中飞行时间也长,本方防守阵型应有足够的时间同时 向异侧移动,形成新的逼压防守状态;另外,鉴于亚洲足球球员 的能力,真正能打出准确长传转移的情况并不多见,而一且对方 长传失误(这种机率很大),则本方断球发动反击进攻将有了更 多的机会;

  2、中卫应也于在对方前锋身前断球。

  足球比赛中,对方前卫控球组织进攻,往往前锋队员会“出 接”,接得前卫直塞给己的“脚下球”,然后或个人转身摆脱进 攻、或再分球给后排插上的队友。

  一般国内教头在此类防守中负责着防对方前锋的本方中卫提 出的要求更多地集中于:一旦对方前锋“出接”,本方中卫必须 在其后:“紧跟”;即使对方前锋控球于脚下,中卫只要在其向 后紧逼贴身,不让其转身即算“完成任务”。

  但霍顿不同,他鼓励本方中卫在洞察到对方前卫传球给前锋 的意图之后,可以提前判断,抢在对方前锋接球之前,抢在其身 前在实施断球。实际上,在以往国奥队比赛中,孙继海、李伟峰 等中卫都曾接此要求实施过此类“身前断球”。但有一点值得注 意的是:“这种“断球”对中卫队员的判断力,爆发力的要求非 常之高,也带有很大的‘胃险性’。”

  3、边路防守中,“放内线,不放外线。”

  这一点是霍顿最与“中”不同的地方。在中国各级球队中, 对于边路的防守流行的说法是“放外线,不放内线,”恰好与霍 氏理论大相径庭。

  比如,对方在边锋带球沿左路进攻,本方右前卫上前封堵, 一般要求是将对方左边锋望边线“捧”,而“不允许”其横向带 球,挺进中路。但霍顿则明确提出:本方右边前卫必须封堵住其 沿线下底的线路,而可以“放”其走“内线”--因为一旦其下底, 将可能形成与本方右边后的“一对一”,时而突破传中的机会增 大,给球门的威胁也随之增大;但如果其横向带球走内线,表面 上看这种正面进攻(或中路进攻)有着很大的威胁,但此时本方 其他前卫(尤指中前卫)恰好可以移动过来,与边前卫对对方带 球队员形成“合围”,阻截或抢断球的机会也将增加。

  进攻的首要要求就是“向前”

  从苏永舜的“控制中场”理论开始,中国队一直也在强调着 控制球--中后场几名球员之间的来回倒脚,以控制比赛节奏,耐 心寻找战机,以求发动突然性进攻,这种进攻已成为了一种“模 式”。

  “徐根宝时代”,中国队曾经打出过了阵长传急攻为主的“ 英式打法”,但后来随着徐氏的“下野”,这种彼冠以“没头没 脑”的进攻战术也随之“寿终正寝”。

  霍顿来了。他给国家(奥)队带来的似乎是更为正宗的急攻 式“英式打法”。

  霍顿的理论依据是:以1978年--1998年之间的6届世界杯上 看,全部进球中有80%的进球是通过连续脚或少于3脚的传球,得 以实现的。

  所以,霍顿决不充许队员在本方后场倒脚;认为这样的做法 一是对本方进攻不利--传球次数越多,进球机率越小了;二是对 对方有利--一旦对方在前场抢断成,就此发动反击,则本方球门 被攻破的可能性将增大。

  基于上述理由,霍顿对后场队员严格强调的要求便是:后卫 得球后,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将球传至中场(前卫)队员脚下;进 攻中要体现出“向前”的思想。

  的确,以霍顿执教以来,国家(奥)队在进攻中大体体现了 这种“向前”的要求,后场控球失误很少出现。但由于缺少后场 的倒脚控制,因此整个进攻显得过于“急”,而且节奏也较为单 一。

  当然,如果本方中场队员控球霍顿在组织地攻的线路上以及 每名球员的位置上也有一些较为较为“特别”又格外“明确”的 要求。霍顿曾举例说明,如图3所示:

  在图中,中国队以4-4-2阵型出战,对则为3-5-2。

  霍顿解释到:当中国队M在中场控球时,两名前锋L和H同时 “反套”进攻对方胁部I和II两个区域;右边前卫W沿边路插上, 左中前卫Y斜前插接应,右边后卫X也顺势上压,准备接应进攻; 与此同时,其余4名队员中--左边前卫W2向右平移进入原Y所在地, 占据中场中路防守要塞;另外3名后卫S、F,Z也同时向右侧平移, 弥补右边后卫X压上后留下的防守空档。

  霍顿特别指出,在上述情况下,控球的M第一选则是将球传 向L跑动的工区域;第二选则是将球传向H跑动II近域;剩下的选 择中,可以将球传给左前方的Y,右前方和W1以及右侧(后)方 的X。

  总之,霍顿要求此种情况下,要保证同时有6名队员(M、L 、H、W1、Y、X)参与进攻,剩下的4名队员(W2、S、F、Z)坐 阵中后场防守,并且相对明确地对传球线路及跑动线路提出了战 术规定。

  以上就是霍顿战术中的具体设想与要求,其中的多处与“中” 不同之处,值得球迷朋友在未来国家(奥)队的比赛中留心观察, 看看是否能有真正的功效。董路




热点专栏 --> 奥运预选赛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国内足坛 > 新报-北京足球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