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 首页 | 滚动 | 要闻 | 图片 | 球迷俱乐部 | 体育沙龙 | 国内足坛 | 评论 | 国际足坛 | 综合 | 排协 | 篮球 | 风暴导航 |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国内足坛-其他 > 《足球》报 > 新闻报道
 



近期焦点

甲A:谁更厚重、更快速--厦门与鲁能赛前预测(3.21)

1号赛车!宗申摩托车队真正走向世界(3.21)

冲击奥运 中国女排集训队重新集结(3.21)

分析:1999年度亚足联各项大奖花落谁家?(3.21)

国际奥委会公布委员侯选名单 邓亚萍上榜(3.21)



中国足球到了紧要关头:需要来一场革命

http://sports.sina.com.cn 2000年3月23日 16:38 《足球》报

  何鉴江和梁咏强都称得上足球方面的行家、对中国足球存在的问题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中国足球的现状令许 多关注中国足球的人士忧心仲仲在有识之士看来,中国足球需要一次根本性的盘点和变革。要明白怎样改,就必须知道弱点在 哪,自己要研究,也要听听行家怎么说。这篇访谈的目的即在于此。

  记者:梁先生曾在英起工作过,而国际管理 集团是英超的大客户,何先生对英超运作想必也 非常熟悉,那么 谈话就从英超开始吧,我想这一 定会对中国足球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何鉴江:英超与中国联赛相比,俱乐部与足 协的关系不同,英格兰足总什么都不管,只是负 责组织好比赛, 英超联盟与英格兰足总是分离的。英超建立在一个完善的系统之上,英超联盟 是一个为俱乐部服务的公司。我的看法是联赛 从 足协当中分离出来独立经营是联赛很好地发展 所必备的条件。要么走英超路线,要么干脆就办 成纯业余的,这是绝对 的。但这对足协而言意味 着利益的丧失,这可能是最大的阻碍。

  梁咏强:也许你想不到,英超现在的行政总裁、也就是一把手,是英国一家大广告公司的总 经理。足球不仅仅 是比赛,而是把体育和商业行 为联系在二起。以前俱乐部的管理者一般都是和 足球有关的,现在很多俱乐部聘的人可能和 足球 联系比较少,但有商业经营的才能。这是一种潮 流,英超成了足球世界里的榜样。英超联盟的行 政总裁不是足总聘 的,而是由英超的董事局聘 的。董事局由各家俱乐部推举的四五个俱乐部的 代表组成,董事局中也有足总的一个人在里边 , 聘高级人才要通过董事局。

  记者:对于中国职业联赛有什么看法?

  粱咏强:如果把搞足球比作盖房子的话,我 觉得中因人搞足球是把注意力放在了顶层,在基 础和中间都没花 很多精力。而在英超等很多地 方,注意力的分布是均衡的。再作一个比喻,中国 足球很像这样的一个人,单看脸上还有青 春痘, 但身体机能却是八九十岁老人的水平。

  何鉴江:(由于何先生特殊的身份,对他来说 这是一个尴尬的问题,他说由于与中国足协有约 在先,他不便 回答这个问题)

  记者:是否能给中国的联赛提些建议?

  梁咏强:总的来说,我认为应该静下心来,找 出不对的地方,之后去找解决的办法。具体来讲, 第一点就是 不要一窝蜂。那样很危险,领头的一犯 错,就会一错到底,当然领头的走对了,大家也会 都走对,但我在国内找不到成功 例子。我特别注意 到在中国领头的人大都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在 水平不高的时候,凭感觉是危险的。干一件事,应 该 有充分的理由。在英超工作,调查材料我都看不 完,但在国内,这方面几乎是零。这可能是源于文 化背景方面的差异,英 格兰人相信调查,他们认 为市场是不断流动的一条河,捕捉不到最新的东 西,就做不出好的计划,就没有好的结果,这是 符合逻辑的。足球发展是需要周期的,五六年前 没有人认为英超会成功,只是这两年才看出来, 快速烹调是烧不出好菜的 。在中国,人们只看到 了今天,没看到明天和后天。

  记者:那么在亚洲,中国联赛和其他国家的 联赛比较起来有什么不同呢?

  何鉴江: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制度是不相同 的,这个比较起来很难,不过那些国家负责联赛 的是足球总会,他 们的职能 只是来组织联赛;而在中 国,足协与各个俱乐部之间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梁咏强:我了解日本的 J联赛,他们当初打下的基 础是世界上最好的,他们的 观点是没有基础不谈顶层, 使联赛的发展在一个周期 里体现了当初的计划和对 成果的期望,但在中国我看 不到有这个周期。我认为中 国足球俱乐 部和媒体的最 主要的错误是只看到了皮 肤,没注意到更深层的东 西。

  记者:怎么看待中国足 球的后备人才?

  何鉴江:这几年来,在 培养后备人才方面有些俱 乐部已经获得了成功,他们 开始知道后备力量的重要 性 ,他们也意识到后备力量 对俱乐部发展的重要性,他 们也明白了后备力量将成 为俱乐部赚钱的一个重要 途径。

  梁咏强:我看中国谈不 上有什么足球运动的苗子。 赛车、高尔夫等项目是富人 子弟的游戏,但足球却是穷 人的游戏,全世界足球运作 几乎都是这种模式——学 习阶段是不要钱的,然后从 中发现人才。但在中国小孩 子学足球 却要花很多钱,几乎成了富人的游戏。现在中 国足球学校里都是二流的 苗子,要培养成一流的人才 很难。

  记者:怎么看中国俱乐 部和球迷的关系?

  梁咏强:我感觉在中 国,球迷和俱乐部、队员、教 练之间的关系很脆弱,两者 中间有很大的距离,在我看 来这是开发足球产业的最 大障碍。没有球迷就没有一 切,没有球迷足球从根本上 就不存在,球迷代表了一 切,这是我 很想对中国俱乐 部说的一句话。

  何鉴江:中国球迷有很 好的看球的传统,这几年我感觉中国球迷和俱乐部之 间的关系一直都不错,球队 在 自己所在的城市也基本 上拥有了固定的球迷群体, 俱乐部应该有一些办法来 利用球迷为自己的球队服 务,但这方面我 看做得还不 够。

  记者:在中国,球员的 收入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中 国球员的高收入甚至让韩 日球员感到羡慕。

  何鉴江:与足球发达 的国家相比,中国球员的 收入并不高,与中国其他 的运动项目相比,中国球 员的收 入高得吓人,与中 国足球的水平相比,中国球员的收入也不成比例。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球员 高收人的前提是俱乐部的 高支出,这势必导致俱乐 部的支出与收益不相符, 对于发展中的中国足球来 说,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梁咏强:外边的人对 中国球员的高收入感到惊讶,这一点也包含在我刚 才所说的盖楼先盖顶的含 义之内。 有限的钱,应该投 入的地方不投,不应该投 入的地方却花了很多钱, 这样就不会有高效率和长远的发展。中国的俱乐部 要么来一场很大的革命, 要么不会有什么结果。


相关报道:米卢看好中国足球未来
相关报道:图文:指点中国足球看我大帅米卢
相关报道:图文:米卢微笑谈论中国足球
相关报道:幸福的米卢为中国足球答疑解惑
相关报道:米卢:对中国足球更乐观 甲A联赛会很有趣

热点专栏 --> 论中国足球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国内足坛-其他 > 《足球》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