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热身赛惨负王仕鹏又骨裂 邓华德接近崩溃斥责记者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8月18日09:44  华商网-华商报

  8月16日晚,中国男篮在伦敦奥运测试赛中迎来第一个对手澳大利亚队。经过四节比拼,中国队以43∶71不敌澳大利亚队,遭遇测试赛首败。43分是中国男篮自1975年首次参加国际大赛以来的历史第二低得分,而28分也是中国男篮在今年的最大输球分差。更糟糕的是,队长王仕鹏在比赛中右手腕骨裂,很有可能错过9月15日在武汉举行的亚锦赛。斯杯的危机不但没有消除,反而愈演愈烈。现在,主帅邓华德已经快被搞神经了。

  王仕鹏受伤雪上加霜

  这是伦敦奥运会篮球馆的第一场比赛,但却成了中国队的梦魇!不但比赛输得体无完肤,还付出了王仕鹏受伤的惨重代价。王仕鹏的受伤发生在比赛第二节,在一次上篮之后落地时,王仕鹏被对手撞倒失去重心,重重地摔在了地上。随后王仕鹏倒地不起,表情十分痛苦。随后在队友的搀扶下才慢慢起来,之后王仕鹏一直用左手抓着自己的右手手腕位置,队医也一直在询问他的伤势,但并不敢碰到他的伤处。几分钟后,王仕鹏被送往附近的医院拍片以确认伤情。

  比赛结束后,男篮主帅邓华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王仕鹏伤到了骨头,随后男篮队医给出的最终诊断结果为王仕鹏的右手手腕尺骨茎突骨裂,需要固定四周到六周进行恢复。距离亚锦赛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王仕鹏极有可能将错过本届亚锦赛。王仕鹏的受伤对中国男篮而言绝对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目前中国男篮的伤病名单已是越来越长,除王仕鹏外,王治郅、朱芳雨、孙悦、刘炜等队员也都有伤在身,而造成队员接二连三受伤的最大原因莫过于频繁的比赛。自6月份开始,中国男篮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打了23场热身赛,平均每3天打一场比赛,对于征战了一个赛季的球员们来说,这样的比赛强度实在难以承受,而此次征战伦敦14人中,完全健康的球员也已经屈指可数。

  崩溃邓华德斥责记者

  球队一直输球,球员接连受伤,中国男篮到底是怎么了?谁也没法回答这个问题,但总还得有一个人去面对全国球迷的质疑和指责,这个人当然也只能是邓华德!在这场耻辱性失利结束后,主帅邓华德一直在说我们的目标是亚锦赛,我们有信心夺冠。但嘴上说着不在乎的邓华德,心理其实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在接受某媒体的采访中,当记者向邓华德提问说觉得球队还有什么技战术需要改变的,也许是王仕鹏的受伤让邓华德非常丧气,也许是战术问题是他最大的“讳言”,他并没有正面回答问题,只是一直盯着那位提问记者说:“你想我怎么改?你是医生吗?如果你是医生或许这一切会有改变!”邓华德又用这样的方式回答了别人提给他的问题。同时,他更是说,“请问点聪明些的问题吧。”“当王仕鹏举着受伤的手臂走过我们面前的时候,我看到所有的年轻队员的脑袋都耷拉下去了。”邓华德承认王仕鹏的受伤让队伍雪上加霜。但是,失去信心和斗志的仅仅是年轻队员吗?王治郅坐在场下,冷静地看着场上的一切,他也是全队上场名单11人中唯一一个一分钟没打的。为了不让腿受凉,他一直拿毛巾裹着腿。看到澳大利亚队一次次将球送入篮筐,老将也无奈地摇了摇头。

  为亚锦赛“放弃”热身?

  斯杯7连败引来球迷和媒体的一片下课声,而邓华德一味宣扬的“隐藏实力说”也并不能够让外界信服,这一切让他不得不在热身赛中也要尽量让队员在疲劳的状况下去拼去抢,争取比赛的胜利。然而,刚刚经历9天8战的斯杯,又远赴英伦打测试赛,球员们的疲劳程度可想而知。撇开技战术层面的问题不谈,邓华德现在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接下来的热身是保球员还是争结果?

  据了解,本次测试赛一共有六支球队参加,比赛进行一个单循环,中国男篮要在六天之内打五场比赛。而参加奥运测试赛的球队都派出了全部主力阵容,为即将开始的欧锦赛和澳洲锦标赛热身。这其中有法国队的托尼帕克、诺阿、迪奥,英国队的罗尔邓、本戈登和门萨邦苏等众多NBA球员。可以说,对手的水平本就在中国队之上,即使是处在最佳状态,中国队想要击败对手也需要拼尽全力。这样看来,对于目前的中国队来说,这次的伦敦之行并不重要,打好亚锦赛,争取明年奥运会能够来到伦敦,才是最重要的。

  回过头来,既然之前男篮上下已经信誓旦旦,承诺把好戏留在亚锦赛上,不如这次测试赛继续保存力量。至于质疑,等到亚锦赛夺冠那一天,自然就会烟消云散。昨日篮球专家苏群也认为,王仕鹏的受伤对中国队打击很大,但亚锦赛真正的挑战来自半决赛和决赛,因此,中国队也不见得陷入绝对险境。本报记者赵蔚林实习生张尧


分享到:

相关专题:中国男篮&CBA职业联赛专题 

更多关于 邓华德 男篮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