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的再一次出发,吴庆龙拿起了山西队的教鞭。他的要求是“快”、“更快”。他对球员以严厉闻名,对没有执行要求的球员,他不依不饶;对犯错的球员,他厉声呵斥、脸涨得通红。他与球场上的队员感同身受,他是一个喜欢站着指挥的教练,他希望他的这股劲能传递给队员。在他身上,总有一些与奇迹有关的色彩。
等到CBA的再一次停歇,我们想看到的,当然有奇迹,但更为重要的是,一滴滴汗水之后的收获。
外籍球员起大早赶晚集
外援,在CBA永远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在山西队的前两个赛季,吃够了外援不力的苦头。为了备战2009—2010赛季,山西队早早就开始了外援运作的工作。9月初,山西队赴美集训,李·本森与史密斯就随队训练。这应该是山西队新赛季外援的最初构想。但在此后的近四个月时间里,连遭变数。先是优先权风波,然后是前火箭外援泰勒的到来,最终,离首场不足一周,两位人选才最终决定。史密斯+泰勒,是否就是最好的选择?但任何决定都会有风险,只能到比赛中加以检验。
记者:以你和本森的私交之厚,他是否和你透露过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吴庆龙:当然有过沟通。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确实是年龄偏大,训练恢复有困难;第二,身有伤病,技术水平的发挥达不到前几年的功力。他本人不想拖累这个球队。
记者:那么接下来要面对的是,史密斯与泰勒的合练并不长。之前的比赛,二人一起出战的时间不到三节?这是否会对球队造成影响?
吴庆龙:应该不会有太大关系。他们都具备职业球员的素养,并且时间还是有一点的。而有些问题也只能靠在比赛中去解决,赛前的准备工作也不可能一应俱全。
记者:四节六人次的政策,谁的上场时间会多一些?
吴庆龙:内线的泰勒会多打一些,CBA各支球队也大都是这种情况,在内线投入重兵。
记者:史密斯能够从1号位打到4号位,泰勒也是兼具中锋和大前锋的功能。两人都是多面手,按你的战术构想,怎样实现两名外援价值的最大化?
吴庆龙:有三个方面的考虑:首先,发挥两名外援的个人优势,史密斯的突破、传球和助攻;泰勒的内线攻击。其次,让这两名外援之间实现有效的配合。再次,利用他们两个,把场上的其他球员组织带动起来。
本土球员 谁会脱颖而出?
山西中宇长久在CBA的下游球队徘徊,究其原因,除了外援不力之外,国内球员实力菲薄也是一大原因。培植本土新秀,这是一支球队走向强大的根基。上赛季,之所以有所起色,与张学文、段江鹏、魏明亮、巴智超等人的逐渐成长也有很大关系。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中宇老臣中,剩下的也是潘江等中坚力量。新赛季,山西队的新面孔,谁会脱颖而出呢?
记者:俱乐部有无要求,新赛季培养一到两名年轻球员?
吴庆龙:这不需要俱乐部要求,我们教练组就有自己的构想,根据需要派遣年轻人上场锻炼。
记者:有重点培养对象吗?
吴庆龙:每个队员都在我们的视野范围内,希望他们能尽快成长。
记者:在你看来,目前球队国内球员的实力,在CBA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吴庆龙:我认为咱们国内球员的整体技术水平,与其他俱乐部相比,差距并不是很大。他们有一定实力,但缺的是比赛经验、缺的是对突发情况的应变、缺的是如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技术特点这种能力。
记者:那么,现在谁是这支球队的核心球员?
吴庆龙:从整个球队的水平来看,设置核心球员的条件并不是很成熟。只能要求大家一起努力,发挥整体力量,去努力拼搏完成我们的任务。
综合实力 山西是强队吗?
扪心自问,山西队称得上是一支强队吗?
有着上赛季第十的铺垫,有着强力外援的加盟,无论外界的要求,还是自身的期望,都比以前得到了提高。做一匹比上赛季更黑的黑马,“打进前八、冲进季后赛”,似乎成了我们惟一的追求。这切合山西队的实际情况吗?不要忘了邦奇·威尔斯在上赛季时说过的一句话,“我们只是一支中等实力的球队,我们要成为像对手那样的强队。”这是主场负于广东队之后,一贯孤傲的“棒子”所感叹的。
时过不到一年,山西队的实力并不因一个神奇教练的到来,或者一个大牌外援的加盟所改变。也许我们还缺一些强队底蕴,也许我们还缺一些历史积淀,更应做的是“深挖洞,广积粮”,而不是有着冲进季后赛的急切。
记者:如何定位球队的实力?我们现在是一支强队,还是弱队,称得上是一支中游球队吗?
吴庆龙:我们惯常的做法是,每个赛季都按排名、成绩来评定一个队伍的好坏和水平。但大家就此忽略的一个事实是,联赛不仅是比赛,还有赛季前的外援配备等一系列准备工作,还有球员的临场状态也很关键。所以,排名并不能反映一切内容。
山西队比较年轻,但几个赛季以来,一直是往上走的。球员提高也比较大,这也得到了验证。但进入八强或者六强之后,大家的心境也许又会不一样。
至于说球队具体处于上中下游,它并不代表什么东西,我不做这样的判断。
记者:目前社会各界对山西队的期待都比较高,也许球队并不会一帆风顺。你设想中,球队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吴庆龙:年轻球员成长过程中,心理不太稳定会是一种可能的情况。但我认为,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很正常,遇到了全队会去正确面对、一起去努力克服。
本报记者 李清伟/文 戴晓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