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老八一篮球史:铁军如何被打造 一代名帅功劳最大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9月03日14:06  篮球报

  娄家欢

  在所有中国篮球老前辈的记忆中,老北京队和老八一队是他们无法抹去的记忆。建国伊始,中国篮球方兴未艾,能够建立几支专业水准的篮球队,乃至建立一个篮球联赛,一直是这些老人们的梦想。在建国之初成立的各支专业队中,老北京队和老八一队代表了传统、变革,是中国篮球的先头部队,也是中国篮球的革命先锋。

  老八一队 八一在压力中变革

  曾经担任中国篮球领导工作的张长禄老人提到八一队时说:“我觉得八一队、解放军队是中国篮球很重要的一个支柱。可以讲,没有八一队就没有国家队。”当时贺老总说:“北京有三个队,八一、国家队和北京队。”八一队刚刚组建完成的时候,经常和国家队,当时叫做体训班切磋。当时国家队面对八一队都是胜少负多。

  八一队之所以能把篮球搞得这么好,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分不开的,当时每个军区、每个连队都有篮球场,就连海岛上的边防哨所都要有一个篮球场,这样的基础之下,八一队要选个把人才,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

  中国篮球从解放之初到现在的几次重大变革,其中都有八一队的影子。

  上世纪五十年代,篮球圈内展开了一次有关篮球战略战术思想的大讨论,其会议的核心议题就是快攻和阵地进攻的优劣比较。有些人认为快攻战术不可取,这种战术失误多,队员体力消耗也很大,不如阵地进攻来得实惠。其中最严苛的批评来自于贺老总,当时贺老总在看过八一队的比赛之后,生气地批评道:“你们打的这是什么篮球?这是流寇思想,是不要家的思想!”尽管八一队在变革中承受着多方压力,但是他们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快攻战术体系,从而形成了自己特色鲜明、独树一帜的风格。

  在八一队的快攻战术体系之下,造就了中国第一代全能型后卫——身高只有1.70米的余邦基。对于余邦基,程世春老人戏谑地称他为中国的“史蒂夫·纳什”,“那个时候无论是传球,还是远投,快攻中没有他不行的技术。”后来这个中国的“史蒂夫·纳什”还得到了贺老总的接见,被贺老总封了一个“篮球元帅”的赫赫威名。

  随着中国运动员的素质不断提升,中国的篮球运动似乎在向高大运动员主导的中锋战术进军。这个时候,八一队又一次开了先河。八一男篮最先引进了中国第一代传奇中锋穆铁柱。

  穆铁柱刚到队中时,使得八一队一直保有的快攻打法受到冲击,经过几次解放思想的大讨论,八一队最终确定了快攻战术和由中锋主导的阵地进攻想结合的战术体系。当时有穆铁柱坐镇禁区的八一男篮,在中国一时间罕有敌手。

  从“笑面虎”到一代名帅

  提起老八一队,就不能不提老八一队的第一任教练唐宝堃。唐宝堃的来头不小,早在球员时代就是威震东南亚的“南开五虎”之一,最早是南开大学篮球队的一员,多次挫败外国球队,无论是在自己的家乡还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区都有不小的名气。当时唐宝堃一直深爱着篮球,不愿意离开篮球运动的最前线,打球一直打到了38岁。

  唐宝堃生性开朗,是个爱说爱笑的人,每次大家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只要有唐宝堃夫妇在,酒席上就不会冷场。“唐指导和他的夫人你一句我一句,就和说相声一样。”一代篮球老前辈张长禄回忆起自己的老战友时说道。

  唐宝堃之所以没有当上国字头的教练,主要是运气不好。1953年,唐指导带队参加在罗马尼亚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按实力来讲,中国队赢下朝鲜几十分不成问题,但是最后却输了1分。

  当时中国驻罗马尼亚的大使是王幼平,是一个豪爽的东北汉子。比赛前他就和球员、教练们讲:“打赢了,我请客吃饭,吃啥有啥。”最终中国代表队1分憾负,王幼平在酒席间开玩笑道:“原来是吃啥有啥,现在只能有啥吃啥了。”

  玩笑归玩笑,据张老回忆,那次失利对唐宝堃影响很大。后来唐指导带八一队,纪律严明、训练刻苦是出了名的,一个月下来,每个队员都要磨坏好几双鞋,终于打造出了八一队这支铁军。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中国男篮&CBA联赛专题 

更多关于 八一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