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印度队中没有一名职业球员 头牌曾对韩国轰下36分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8月05日14:42  体坛周报

  廊檐屋角下的惊雀铃,金盏花编出的花冠,巨石雕成的神像,被沾满泥巴的双脚踩得吱吱作响的大理石砖……在印度,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人们对神佛充满了敬意,希望得到上天的垂青,以便有幸运降临在自己头上。

  不过,在印度一部分年轻人的感知世界里,隐隐约约会浮现出特别的“神庙”。那里矗立的不是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湿婆或者诸位自然神,而是一块被高高竖起的木板和钉在上面的金属圆圈;那里回荡的不是宣扬佛音的悠悠钟鼓,而是皮球与地面撞击后发出的砰砰响声;那里留下的不是一步一叩首走过后的痕迹,而是破旧运动鞋奔跑后的鞋印。“信徒们”会在踏上这块“圣地”前用手触碰泥土,再贴至自己的额头,以表达自己对“神庙”的崇敬——也是对篮球之神的敬仰。

  有11.5亿人口的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最保守估算,至少会有几百万人会打篮球。但数量并不决定质量。在FIBA的国际排名中,印度男篮名列第46位,而印度女篮也好不到哪里去——世界第44。

  同样是人口超级大国,在中国,篮球是近年来发展最快、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NBA在这里的推广顺风顺水,甚至欧洲篮球也将中国当做推广的重点区域。而在印度男篮主帅布坎看来,篮球在印度同样以惊人的速度流行起来。“篮球能在印度流行绝非偶然,”布坎说,“因为它足够有趣,年轻人的想象力可以在球场上尽情挥洒。”

  但和中国相比,印度的篮球水平却差得不是一点半点。你可以说这是因为最优秀的篮球联盟NBA在这里没有深入人心,没能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年轻人投身这项运动。而NBA也意识到这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日前其官方就表示,希望在印度开展兴建球场、指派教练等活动,帮助当地篮协推广这项运动。但实际上,制约印度篮球发展的主要因素绝非“流行程度”。

  在印度的各所学校,你都会看到大批年轻人在闲暇时奔向篮球场大战一场。但他们很少做什么“一球成名”的梦,在适当的时间,有适当的机会,绝大多数人会选择一个篮球以外的,更安逸更保险的职业,继续自己的人生。拼搏?奋斗?他们并不全是胆小鬼,只是环境不允许他们冒险。

  布坎教练很明白,一时的激情并不能让印度篮球的实力骤然提升,一个连国家队构建工作都不能保证的国家怎么可能成为篮球强国?“关于训练条件等问题,我说了也无济于事,”布坎说,“如今的硬件实力还得花15至20年改进,才能达到我心目中的理想标准。”布坎最大的希望,就是手下的球员能够在困境中崛起。

  印度国内,你找不到一个职业篮球运动员。参加亚锦赛的这支球队,大都有另一个身份:比如在铁路局、燃气公司等单位供职,这也是他们为国效力所享受的一种福利。即使是那些效力于国外联赛的印度球员,由于水平不够高,他们的待遇也和大多数国家的职业球员相去甚远。除了亚洲俱乐部冠军赛、热身赛等少量赛事,他们平时难得有高水平的训练和比赛,无论基本素质还是比赛经验都极度匮乏,每逢大赛必被“屠戮”也就不足为奇了。

  印度年轻人指望从事体育养家糊口乃至出人头地,基本算是一种奢望。那些抱定当职业运动员梦想的孩子们,要么是家境富裕烧得起钱,要么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只能搏一搏。否则,大多数年轻人最终会选择成为商人,医生或者IT工作者这些能够保证收入稳定的职业,包括篮球在内的很多运动则成了他们茶余饭后的消遣。

  其实,就算是被当做“国球”的板球运动,也没有得到印度政府的太多支持;只是在机缘巧合下,赞助商的投资加上媒体的造势,使其成为印度体育这块荒漠上长出的一棵摇钱树。由大财团注资创办的板球超级联赛已经成功运作了两个赛季,成为国际知名的一项赛事,并得到了大量资金注入,以保证可以继续举办下去。另外,曲棍球和足球也有了自己的职业联赛,由于有了资金支持,有了经济效益,运动员的积极性和水平都有了明显的长进。

  “篮球不是国家队员的真正职业,在他们心中篮球只能排第二,而最在意的自然是那份能维持生活的工作。印度的确需要职业联赛,但如果空有其名,仍然不会有人将全部精力花在上面,”印度男篮主帅布坎对建立篮球职业联赛并不太乐观,他更希望印度篮协不是盖空中楼阁,而是能踏踏实实发展篮球运动,“和盖房子一样,得先打好地基,然后一层层盖上去,最后封顶。印度篮球也需要从底层、从平民抓起,鼓励开展完善的低级别联赛更重要。”

  当然,从现在的形势看,印度职业篮球联赛绝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篮协和体育局已就这个提案展开了多次讨论座谈,如果再有NBA鼎力相助,职业联赛成立应该只是个时间问题。斯特恩那个“让篮球5年内成为印度第二运动”的愿望,听起来似乎过于乐观,但在其有生之年完全有可能变成现实。

  过在现阶段,布坎和他的助手们还得继续执行“精英政策”,为印度打造出一支水平更高的男篮国家队。布坎将希望寄托在新生代的球员身上。“我们队好久没有出现球星了,”布坎调侃道,“但我还是很高兴执教这样一支球队,他们还年轻,前途光明。”

  关注亚锦赛的球迷也许不会留意到,这支印度队并非他们的最强阵容。29岁,身高达到2.03米的前锋罗宾逊在过去很长时间被认为是印度篮球的象征。2004年在中国台北举行的斯坦科维奇杯,他曾在对韩国的比赛中独得36分,并在比赛还剩1.4秒时罚进两球,率队以81比76力克“太极虎”——这是印度男篮近年来最伟大的一场胜利。但因故被印度篮协长期禁赛后,他的状态起伏不定,日前又旧伤复发彻底无缘国家队。

  如今这支印度男篮,19岁的后卫维希什最有希望成为未来十年的球队领袖。这个身高1.92米的年轻人是去年篮球无疆界亚太区训练营的MVP,同样也是NBA重点关注的人物——NBA联盟希望可以将其打造成“印度的姚明”,当然不是指篮球水平,而是用他来提高篮球运动在印度的受关注度,进而提高NBA在印度的受认知度。

  此前热身赛仅以3分惜败于哈萨克斯坦的表现,已经让他们赢得了对手的尊重。“我想我们是有实力赢球的,尽管媒体和大众都不关注我们,”维希什如是说。当然,这个明日之星绝非盲目自大:“我知道,我们可能还要落后很多年。”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2009男篮亚锦赛专题 

更多关于 印度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