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报:为“得中锋者得天下”纠偏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2月30日10:11 中国体育报 | |||||||||
有人为CBA上半程做总结,其中提到“得中锋者得天下”。想一想,由于对这句话理解的偏差,不知道害了多少人,因此还是觉得有必要说道说道。 得中锋者得天下——猛一看并没什么错,篮球本来就是长人运动。从本赛季的CBA形势来看,似乎也的确验证了这句话:八一队王治郅回来了,昔日七冠王本已模糊的身影又变得清晰起来,重新成为夺冠大热门,而北京金隅由于巴特尔的离开,变得举步维艰,上赛季
有一名好中锋的确重要,但“得中锋”就以为“得天下”,无论如何有夸大中锋作用之嫌。当年的公牛王朝盛极一时,被世界记住的乔丹却是后卫而非中锋。如果奥尼尔身边没有科比或者韦德,如果邓肯身边没有吉诺比利和帕克、如果本·华莱士身边没有比卢普斯、汉密尔顿和普林斯等一干得力人马,球队还能夺冠吗?如果得中锋者就是得了天下,拥有姚明的火箭队早该实现总冠军梦想了,莫宁也不必为了一枚总冠军戒指苦等这么些年。 篮球的天不是某个位置的球员一手擎起,而是五个位置共同撑起来的。因此,中锋不是篮球的惟一,身高也不是篮球的惟一。即使在世界最高水平的NBA,同样有矮个子球员的用武之地,比如博格斯,艾弗森1.83米不妨碍他作“得分王”,曾经的“土豆”韦伯还获得过扣篮大赛的冠军……但在我们的CBA,出了一个陈江华,立刻就让人们两眼放光。为什么?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对“得中锋者得天下”过度信奉的误区造成的。各级篮球人才培养机构在选拔人员的时候,一味地拔高成了普遍的做法,尤其是在王治郅、姚明、巴特尔、易建联先后被NBA看中之后,似乎只有培养出这样的高中锋才算培养出了人才,“高度”恨不能成了评判一个人能不能打篮球的惟一标准,也因此不知道有多少怀揣篮球梦想的人仅仅因为高度不够就被扼杀了梦想。 为什么中国一个泱泱人口大国却篮球后卫人才匮乏?也许并不匮乏,只是缺乏发现的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