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嘉:谁拿到最后一张机票 锋线告急霍楠堵缺口?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11:59 篮球先锋报 | |||||||||
在中国男篮的摧枯拉朽抑或漫不经心之中,雷鸟变成了菜鸟,希望变成了失望。但我们似乎比男篮对这场热身赛更加漫不经心,就因为之前诞生的亚运名单,因为这代表着关注方向,代表着盖棺论定,代表着篮管中心的亚运会。但就在这个时候,尤纳斯和李元伟几乎同时说了一句话:“名单可能还有变动。” 一语既出,举座皆惊,名单还要微调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究竟如何调整,中心也
似乎一提这个问题就会有人问谁会离开,以一换一成为不争的事实。但依在下之见,目前几名国手都因疲劳或伤病等个人原因而状态不佳,他们离开都应在情理之中。咱们还是把目光对准球队的架构,或许能有端倪。 陈江华和张庆鹏的落选并不让人意外,世锦赛成为国手把他们摆在了明处,联赛对手会倍加研究,这让他们的表现略显低落。放眼全国,你找不到比刘炜、胡雪峰和孙悦更好的组织后卫;至于内线,中国男篮已经集中了全国乃至全亚洲最出色的大个子,无须多言。所以只能把目光对准锋线。 队长李楠、老将张劲松和骁将朱芳雨所起到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加上串演得分后卫的王仕鹏,这几乎可以算是中国目前最突出的外线球员。但如果从执教者的角度出发:李楠一直处于术后恢复当中,强对抗、快速度比赛如何从容应对留下一个问号;朱芳雨和王仕鹏都因为伤病影响了联赛上场时间,能否打出世锦赛时的状态水平也未可知;只有张劲松保持着良好的竞技状态,但他已经离开国家男篮整整两年了。 中国男篮这块招牌征战亚洲比赛无数,面对快速灵活的对手,距今最近的两场决战大胜分别是1998年的亚运会和1989年的亚锦赛,对手恰好都是韩国。那时中国男篮并没有绝对突出的内线,但依靠高快结合的前锋群落,中国男篮在亚洲几乎无往不利。'89年的王非、张勇军、王立彬和经验丰富的张斌,已经让韩国球迷开始倒戈:王非的突破急停跳投;张勇军神准的三分球;王立彬的快攻意识和张斌的高位策应,都能把前锋的职责演绎到极致。'98年王非时任教练,胡卫东的远程炮弹;张劲松的果敢突破;巩晓彬的内线外撤都让对手防不胜防。包括'94年和96年两次在世界大赛取得前八,孙军和郑武两位时代级前锋都为球队立下大功。 所以选择能够在关键时刻起作用的前锋成为必要。国内前锋普遍存在技术粗糙的毛病要改并非一时之能,我们也不必再为那些曾经的辉煌扼腕叹息。面对东西亚球队的轮番冲击,能否咬紧牙关拼出血性便是关键,当然,健康的身体也是保障。如此一看,奥神队的霍楠符合条件。 如果杜锋不伤,这个位置当仁不让;但目前锋卫线上确实存在缺口,霍楠恰好补上。这就如同2003年蒋兴权指导带队征战亚锦赛前突闻龚松林伤退,当机立断换来孙军,也许他跑不快,也许他跳不高,但他可以阅读韩国人的防守,他可以传球。 既然找不到完美的多面手,既然压力不算是那么大,那就因人因事找那个能解决问题的人吧,谁让他是最后一个呢? 新浪为《篮球先锋报》独家网络合作伙伴,该报提供所有内容,其他网站和平面媒体不得转载、复制或以其他方式变相传播,违者负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