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日报:我看CBA裁判职业化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2月09日01:15 东莞日报-体育周刊 | |||||||||
(东莞日报·体育周刊 龙小晖) 本刊编辑部这两天围绕裁判职业化问题展开了一场辩论,今天的“CBA擂台”也推出了两位同事的“口舌之争”。中国篮球需不需要职业裁判,在我看来这个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怎样做到职业化,何时全面实现职业化,并不是一朝一夕的简单事,起码裁判的“选材”上就决定了诸多难事。
国外的裁判,进入圈子前大都有自己的工作,医生、律师、教授,甚至担任企业的股东,并非一开始就从事体育行当,裁判工作只是“副业”。而在中国,足球裁判、篮球裁判,其他许多项目的裁判,基本上与体育脱不了干系,退役运动员、大中学体育老师,或者来自体工大队,当裁判似乎变成了“主业”。因此,该怎样解决完全职业化带来的实际问题,福利、医疗、住房等等一大堆事谁来负担?现在还可依靠本单位,职业化后呢?45岁、50岁封哨,正值壮年,剩下10年8年时间如何“再就业”?在国外,可以干回你的本职,而我们就不得不面对了。 我以为,如果我们的裁判并不完全源自体育圈,多些社会各阶层成功人士,给予裁判职业应有的荣誉和地位,那么,职业化操作起来会容易些,对假赌球的控制也有帮助,因为物质上这类人看得相对较淡。 我的结论是,拓宽裁判选材和定出相应的制度是实施裁判职业化的“处方”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