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中锋对决小唐大巴打平 胡卫东:还是大巴经验丰富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2月15日11:50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 昨晚,江苏同曦在主场以107比93战胜了排北区头名北京首钢队。全场比赛,唐正东砍下24分16个篮板球,全场投中7个三分球的张成得到27分。

  比赛一开始,巴特尔就在外线投进一记三分,唐正东随即篮下强攻得手并造成巴特尔犯规,加罚命中后将比分追成3比3。随后,唐正东、易立和卡洛斯联手打出了一记8比0的高潮,第一节结束,江苏同曦31比17领先。第二节开始后,江苏同曦继续保持着进攻势头,
第二节开始3分钟,江苏同曦已经以41比21领先了北京队20分。然而,北京队在该节后半段开始反扑,他们打出一波15比5的小高潮将比分差距缩小。上半场结束,江苏同曦以55比43领先。

  第三节结束前4分06秒,北京队将比分追成64平。第三节最后1分多钟,唐正东连得6分,确保了江苏同曦在第三节结束时以77比71领先。北京队在末节发起最后的攻势,张云松连得9分让客队看到了翻盘的希望。不过,同曦队暂停后重新布置起严密的防守,尽管易立在终场前2分18秒领到6犯离场,但同曦队凭借最后4分钟打出的一波13比0攻势,彻底粉碎了北京队翻盘的希望。

  

中锋对决小唐大巴打成平手

  昨晚比赛的最大看点就是两大中锋唐正东和巴特尔的对决了,从

技术统计来看,拿下26分8个篮板球的巴特尔和砍下24分16个篮板球的唐正东可算是打成平手。

  第一回合:小唐卖力,大巴丢感觉

  巴特尔在此节随后的时间里显得不够兴奋,作为中锋的他在外线竟然有5次三分出手。第一节比赛,巴特尔得到5分2个篮板球,唐正东得到7分6个篮板球,他在比赛中打得积极主动,尤其是小唐和易立对巴特尔的一次包夹防守,在唐正东的帮助下,上来协防的易立给了大巴一个结结实实的大帽。

  第二回合:内线对抗,大巴占上风

  第二节开始后,第一节有些放松的巴特尔开始集中注意力,他在与唐正东的对抗中占据了优势,多次在篮下强攻得手。此节,巴特尔得到了7分4个篮板球,而由于本队在领先之后进攻过于简单,唐正东在和巴特尔的对抗中略显劣势。面对巴特尔在篮下转身摆脱防守这一招,小唐显得应对不足。此节,唐正东得到6分1个篮板球。

  第三回合:率队反击,大巴不可挡

  第三节开始后,巴特尔展现了自己在北京队场上领导者的风采,他一开始就连得4分,同曦队很快对大巴采取了包夹战术,被防守困扰的大巴接连对张成和唐正东犯规,疲态尽显。不过在双方比分仅差2分的时候,大巴关键时刻利用北京队仅剩的2秒进攻机会篮下强打得手将比分扳平,随后他又命中了一记三分球。此节大巴得到11分2个篮板球,小唐则失误较多,得到7分4个篮板球。

  第四回合:大巴疲软,小唐笑到底

  这是决定两队输赢的最后关头,不过两大中锋的体力都已消耗了很多,双方的进攻中心也从内线转移到了外线。此节,巴特尔投中了一记三分,不过唐正东则在篮下的对抗中两次得手,并造成了大巴的犯规,此时,大巴已经身背5次犯规,他在末节仅得到3分,得到4分5个篮板球的小唐凭着体力优势和顽强的毅力坚持到了最后。

  胡卫东:还是大巴经验丰富

  在一场精彩的对决中赢到了最后,这让主帅胡卫东感到非常高兴,在昨天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胡卫东说:“胜利体现了我们在防守和篮板球上的优势。”同时,老胡也肯定了在“中锋对决”中表现不错的唐正东,“小唐今天打得不错,很积极,防守也很出众。”在对阵北京队之前,同曦队做了充分的准备。中场休息时,胡卫东还专门给唐正东开个“小灶”,告诉小唐大巴的技术特点,为他部署了有针对性的防守和进攻策略,而这样的部署在下半场的比赛中也起了不少作用。说到大巴的时候,胡卫东还是肯定了他的实力:“他的身体条件比小唐好,打了这么多年的比赛,在经验上也很丰富。可以说在北京队,他还是一个处于主导地位的人物,实力绝不可小觑。”

  猜战绩赢球票

  12月16日—23日,江苏同曦将连续征战吉林、辽宁、陕西和新疆四个北区客场,上届联赛亚军江苏同曦队在这四个客场比赛中能取得怎样的成绩呢:A—4胜0负;B—3胜1负;C—2胜2负;D—1胜3负;E—0胜4负。即日起至12月18日19时止,读者可编辑短信M+答案,发送至0800520(移动),800520(联通),资费0.3元/条。我们将从猜中的读者中抽取3名幸运读者,赠送江苏同曦队主场比赛门票一张。结果将于12月26日公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41,000篇。


 

评论】【篮球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