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十年最佳栖身新疆广汇 王非把篮球热带到乌鲁木齐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1月29日03:22 竞报 | |||||||||
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畅所欲言 职业王非 无关创业 透过训练馆的大玻璃窗,能看到被今年第三场雪所覆盖着的山坡,就像北京的红山口八一体工队,这个训练基地同样傍山而建,同样安静。不同的是,这里是乌鲁木齐的水磨
上赛季中段,王非以顾问身份来到乌鲁木齐;今年,作为主教练的他开始第二次从头带领CBA中的球队。 42岁的王非不同意这是自己的二次创业。他说:“创业,是在八一队的时候,而且,我现在的篮球学校也比较稳定了,来到这儿不过是一份‘工作’,既然做工作就要做得职业,努力做好。” 做教练到现在,记者问他是不是已经成熟了,王非淡淡地说,还不算,只能说比之前的自己进步了。 十年最佳 有做得不错的事 也有很失败的地方 今年在北京举行的CBA联赛十年最佳颁奖系列活动,恰好与俱乐部赴美挑选外援的时间撞车了。所以当中国篮协通知王非出席领奖时,很想参加的王非却只能错过。 竞报:在听到开始评选十年最佳教练员时,您怎么想的? 王非:我觉得没什么希望吧,(为什么呢)虽然十年CBA里我拿了五个冠军,但是感觉后来有几年没干,会不会有点儿问题……说实在的,在2002年输球,经历一些事情之后,就把这个看得比较淡了,不管过去有这样那样的荣誉,所有的都会过去。 后来知道我得奖了,心里还是很高兴。 竞报:那您怎么看这个荣誉? 王非:首先,我得感谢我有一帮出色的队员,虽然我带的时候他们有的年纪还不大,像大郅、李楠,队里的情况也不是很好。 我很看重十年里自己做的事情,这是人生经验的积累,十年里我有做得不错的事,也有很失败的地方。 我31岁当八一队主教练,一直很努力地丰富各方面的知识。我是一步一步走的,摸索学习,在拿四个冠军之后,我选择了去美国,那时候感觉四个冠军微不足道,感觉自己还是不够。虽然选择去美国学习,我放弃了一些,那边的生活还是很苦,但是作为我来说,我追求这个。 竞报:是不是从美国回来后,对自己的执教更满意了? 王非:刚回来的那个赛季,遇到了不少困难,有人讲:王非从美国回来了,你学的什么,怎么全输了?其实在美国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回来使用的时候很没经验,经过学习和消化,很快发现了问题,在使用的过程中,就是不如现在理解得深。 从八一到新疆 我比以前的自己有进步 上赛季常规赛临近结束时,王非以顾问身份进入新疆广汇男篮,做老教练吴忻水的助理教练,然后慢慢走上前台,今年是王非从赛季准备期就按自己的想法建设球队的第一个赛季。但是,与他执教多年的八一队不同,俱乐部球队是他第一次接触。 竞报:现在做教练,是不是已经感觉成熟了? 王非:不能说很成熟,只能说比前边的自己有进步吧。刚开始回到联赛职业队的时候,自己也有些不适应,因为毕竟有两年没有接触过职业队了。 而且我带的是支新队伍,有很多问题,因为它不是八一队。 竞报:这支队伍与八一队不一样的地方有哪些? 王非:首先不一样的是人,八一队里全是“大腕”,而这儿不是…… 竞报:还有打球的态度,长期养成的精神? 王非:所有人都承认八一队的作风过硬,但是,其他队为什么不能做到?作风不是八一队的专利,打球就是要有拼劲,说什么你比我作风好,这都是胡扯。我感觉,很多时候就是球员养成的习惯不好。 这支队伍才5年的历史,而八一队的历史要在5后边加一个0,传统是不一样。队员的想法儿可能不一样,在八一队我可以讲话很直,因为大家始终是一条心的,这边儿,有的队员可能只是暂时在这边打一段时间的球,但我就要逐步纠正这种态度。因为不管你将来去那里,现在在这儿打球是你的职业,就要有职业的态度。 这儿的体制与八一队完全不一样,我到这儿感受到的是另外一种氛围,是职业俱乐部的操作方法,比如球员交易等等,八一队的人员就是那些人,而在俱乐部我要想得更多一些,需要在哪一个位置上补充。 调教新疆队 毛病太多了 要做的事太多 经过一个夏天的招兵买马,续约薛玉洋、吕晓明,引进单涛、刘铁、金立鹏,新疆广汇一下子强壮起来,甚至赛前就有媒体把新疆广汇列为了本赛季的北区冠军,说球队瞄准了总决赛。王非说,媒体就是这样,喜欢制造新闻,而他的目标就是要比去年有进步。 竞报:您上次接受采访时说,带八一队时只有拿冠军时才会兴奋一下,现在会不会为每一场胜利而兴奋? 王非:不会兴奋!没什么值得兴奋的!第二轮客场赢下辽宁,我一回到休息室,队员们一起鼓掌,我说,没什么可鼓掌的,你看你们赢了那么多还能输回去。 竞报:您感觉现在这支新疆队可以提升的空间在哪儿? 王非:我开始对他们不了解,今年全运会预赛,一场球都没赢,看到太多问题了,这个毛病,那个毛病,要做的事儿太多。那时候,我回来总结,才决定怎么来弄这个队。 他们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起步比较低,我也很累,每天每天都说说说。 开始这个队伍有点儿不团结,一出事儿了就互相说这个说那个,太散。这时候我想起以前我的教练、现在是八一队的大队长,他是老八一了,他们在国家队时就提出一句口号:你丢了球,我给你抢,你漏了人,我给你补。于是,我把它写成标语,挂到了场地边。后来我又补充了一些标语,希望对他们是种激励。 竞报:我发现现在队里训练时,有时候一些队员反复出错,你也不发火。 王非:对这个队得有耐心,我现在比以前,不是说脾气好了,而是能很好地看待这个问题了。我可能会骂,可是该不该骂、语气轻重之类的,我也在总结。 调教外援 短时间攻克新课题 外援是王非之前不曾接触的元素,包括外援的引进、使用和管理对他都是新问题,而有过美国经历之后,英语出色的王非在与外援沟通上没任何问题。 竞报:到广汇之后,外援是您第一次接触的新问题? 王非:很大的课题,但我很短就适应了。像四节四人次和选外援都是很简单的事,关键是弄来外援了,他能听你的吗?他服气吗?强制的管理不行,外援都是人,就像我当年在美国一样,也会感到孤单寂寞。他们在这里,应该和我当年一样的心情,所以他们生病了,我会去看他们。 但是在训练场上,他们觉得我做得东西是很正确的,相信如果这样,球队会往前走。科尔曼刚回到球队的时候,跑两分钟都跑不下来,还有人说,过去赛季他经常稍微不舒服就不来训练,但是现在,那天他感冒了还来训练了。 竞报:这说明外援开始认同您? 王非:教练和队员永远是矛盾,如果他们能够感觉进行这样的训练会很好,就会主动去做。有一次,杰克逊在场上很懒,我骂了他一顿,他不高兴,不和我说话,像小孩儿一样。我把他叫过来说,你怎么回事,我说你不对吗?你是美国人,是俱乐部花很多钱请来的,我希望你带动这些人,你要做的不光是上场比赛,而且你要影响大家,要有表率的作用。 篮球笔记: “在这边儿,落后30分了,还在给加油呢,要是在别的地儿,可能早就骂街了。”王非说。 被篮球改变的乌鲁木齐 不是因为篮球、因为王非,记者不太可能在这个非旅游旺季来到乌鲁木齐。 出租车离开机场,向翩翩的雪花阵里冲去,这不是乌鲁木齐2005年的第一场雪。虽然已是零下十三摄氏度了,但乌鲁木齐人的热情能化解寒意,司机马师傅还不知道记者的身份:“从北京来啊?这个周末篮球比赛开始啦,是对你们北京队,要买赶快买票吧,不然没啦。” 马师傅的这些信息都是从电视和报纸上看到的,他还知道“绝无赠票,绝不打折”,还知道最低价学生票30元,最高的票价接近400元。 马师傅说自己是足球迷,如果新疆能有一支足球队就好啦。 自新疆广汇男篮升入甲级后,新疆都市报一直跟踪着球队的发展,他们的篮球记者伏明介绍,说篮球是乌鲁木齐的第一运动并不过分。以以前赛季的经验看,每场联赛比赛都能有四五千人的上座率,而比如主场对阵八一、江苏和广东这样的强队时,票价会更高,而且还有其他地方的人开车来乌鲁木齐看球。 正是看中乌鲁木齐的球市,本赛季之前,一家公司与俱乐部谈判之后以1650万元买断了今后三个赛季的主场球票经销和经营推广权。 记者在红山体育馆外碰到不少来求票的人,如果没有周末的CBA篮球比赛,他们说自己可能晚上去迪厅里蹦蹦,到酒吧里坐坐,逛一逛街便回家看看电视,迎接漫长的冬夜了,这样的节奏也许和其他的城市没有什么两样。而因为篮球,相当一部分人已经调动起来了,当地报纸上报道:为了参加CBA比赛中场休息时的文艺表演,许多人组队参赛,最后有100多个节目去竞争总共四五个演出机会。 新疆广汇的主教练王非说起这一点颇感慨:“你可以去看看这儿报道篮球的版面,在内地没有像这样儿的,就跟疯了一样。转播比赛,电视可以直播一次,晚上录播一次,第二天还要再放两遍。” 新疆都市报的伏明说,上个赛季他们报道得很厉害,不管是不是比赛日,每天报纸的两个体育版里其中一个版肯定是CBA。当然,还有始终居高的上座率和狂热的赛场气氛,王非说,这种氛围让他很感动。“在这边儿,落后30分了,还在给加油呢,要是在别的地儿,可能早就骂街了。” “人不能总是去喝酒啊什么的,看篮球可是件积极的事情。”王非说。在新赛季开始之前写给媒体的一句话中,广汇男篮的本土队员木拉提是这么写的———新疆球迷是最棒的。 其实,篮球不仅改变了大众的休息和娱乐方式,也改变了像木拉提这样的本土球员的命运,1999年广汇与新疆体育局合办球队,木拉提与买吾兰成为仅有的两个进入职业队的本土运动员,虽然基本功比不上外边加盟的球员,但木拉提拼命想打好,这么一拼,木拉提拼进了今年的国青男篮。 木拉提和教练王非聊天时说,如果不是你们这些教练来,我们可能还是什么都不懂呢。 去年夏天,一期篮球训练营在乌鲁木齐举办,不少很小的孩子来学习打球。“这里打球的人多,”王非说,“就是缺少师资。” 在市郊的新疆广汇训练基地,一队与青年队同在一个场馆里,只用一个布帘隔开,在王非布置针对下一个对手的训练时,另一块场地上的几个孩子正在加练投篮,他们期待着有一天能像木拉提与买吾兰一样,进入一队。 乌鲁木齐红山体育馆里挂着两条醒目的标语:“绚丽的新疆”、“精彩的比赛”。因为篮球,这个平静的城市动了起来,城里的人们喊了出来;因为篮球,乌鲁木齐与其他城市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而至少在篮球上,乌鲁木齐与别的城市没有“时差”了。 记者手记: 探访王非在新疆的“家” 录像带、电脑、十几种药 从乌鲁木齐市中心乘上出租车,经过十几分钟,就到了市郊的水磨沟公园,依着水磨沟公园的小山,正是新疆广汇男篮的训练基地。广汇男篮的所有训练生活都在训练基地的一栋小楼里完成。 6楼向右手,最里边就是王非的房间。 这是一个套间,走进去,外间用做办公室,靠里边放一张办公桌,上边一个台式电脑,旁边还放着一个笔记本电脑,这是飞行客场时必备的东西,里面有很多篮球资料。王非说,除了篮球自己没有别的爱好,长途飞行时没有别的事情就看看电脑。电脑桌下边两侧的柜子里,一边是数十张比赛录像的光盘,另一边放着几大本中文和英文的篮球战术材料。 电脑桌儿上,摆着夫人和女儿的照片。王非说,家人来这儿看过,而现在只能打打电话,不过这种生活他已经习惯了。 办公室皮沙发的一侧,有一个三层的小架子,上面放满了各种各样的药,不下数十种。王非说,这要看哮喘病的情况怎么样,然后决定吃多吃少。 套间的里屋是卧室,卧室里床占去了绝大部分空间,正对床的是电视机。电视机的旁边一下子放了两个加湿器,也是帮助王非来对抗哮喘病的。电视机之上,是一个录像机,旁边还放着一盘比赛的录像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