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老胡和外教 舍与得的选择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4月26日15:34 人民网-江南时报 | ||||||||
时间是不可复制的,南钢同曦队离天堂仅一步之遥,走完了2004-05赛季的CBA联赛,获得亚军。炼狱的过程就这样简单,最后一节崩盘,4月24日,南钢队员乃至南钢球迷都会记住这个日子,那个夜晚,曾经他们离冠军是那么的近,又是那么的远,中间只有12分钟的时间差距。 可时间的车轮不会停止,古人说,吃一堑,长一智;歌曲里还说,不经历风雨怎么
然而,有了第一次,肯定就会有第二次,失败的经验注定要成为成功的基石,再加上有年轻的资本,时间还会向着南钢倾斜。南钢有唐正东、胡雪峰,还有易立等一批希望之星,他们是国内篮坛的佼佼者,南钢前进的车轮必定会滚向高潮。舔干伤口上的鲜血,从跌倒处爬起来,南钢还是一群好汉。 [编者按] 结果不能改变,南钢还得向前走。尽管有人说,只要老胡在,南钢的实力不会下降,此观点是否正确,需要未来去证明。为了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反思过去,是前进路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今日开始,本报将就南钢本赛季的表现进行系列性的分析报道。 从辉煌到功败垂成,这一路南钢走得相当顺利也相当艰险。最终没能笑傲江湖的结果说明南钢还有需要反思之处,其中的焦点有二,一是主教练兼队员胡卫东如何定位;二是南钢的战术体系应如何发展。已经拥有了实力超群的队员,这些必定要成为面对的问题。 阵容:胡卫东多乎哉? 取得常规赛20连胜之时,南钢同曦队就被有关专家分析认为,老中青结构是南钢目前创造奇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情况如何,熟悉南钢的球迷想必也能说个一二三四来。不过,现在有关老胡的问题,摆在桌面上了,这其中有三个观点:一是不能退役;二是应该退役;三是半退。 记得上赛季南钢同曦队史无前例地取得了第三之后,一位南钢球迷就曾说,下赛季(04/05赛季)老胡就要退役了,南钢很难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然而,老胡非但没有退役,还队员主帅一肩挑。正是在老胡的带领下,南钢队的团结和凝聚力是历年来最好的,还创造了开局20连胜的南钢神话。其中在关键场次中,比如在陕西,比如在福建,老胡的神勇帮助球队连创佳绩,尤其是在总决赛第3场比赛中,老胡拖着疲惫身躯连续突破上篮将广东打垮,帮助球队拿到一个赛点。而且队员对老胡的依赖性很强,最突出表现就是辽宁队趁老胡受伤之机终止南钢队的20连胜,此场比赛在老胡不在的时候,球队几乎一盘散沙。即使现在,队员对老胡的依赖依然很强。这既是是其一,老胡还不到退役之时。 不过,记者也多次听到有球迷另一个说法:老胡应该退役,“南钢队现在已经逐渐走出老胡的阴影,这个时候,老胡应该退出让小将多在场上打,这样年轻队员才能逐渐上来。”这种观点认为,老胡在场上的作用在减少,尤其是雷恩已经替代了他的位置,逐渐成为场上的精神领袖,“如果他不在场上,南钢打得还会更好,回到了以前‘快、灵、准’的特点。” 老胡到底应该怎么做,他自己心里最清楚。近日,他明确表态,不退役。简单的字眼不能说明一切,有熟悉老胡的人对记者说,下赛季老胡继续在场上打球不假,但不会像这个赛季这样在场上拼那么长时间,其状况在退与不退之间,也就是用比赛作为保持状态的手段,在关键比赛中,选择适当时机上场比赛。锻炼年轻人与争取球队取得更好成绩两不误。 战术:请外教需要吗? “最后关键时刻已经说明,徐强的能力还是有限。”总决赛生死战之后,有球迷毫不保留地表示,徐强在第四节的用人以及战术方面出现问题,因此,请外教是最好的方法。 常规赛比赛之初,徐强临场指挥的能力让球迷感触很深:到NBA学习过之后,徐强的指挥能力还挺不错。常规赛毕竟不能和季后赛相比,南钢队的战术被对手了解的相当熟悉,尤其是分区赛中,南钢的战术受到了挑战,广东队2比0横扫,其中当然有麦考依刚来球队的缘故。或许是意识到这个问题,南钢在接下来的比赛中通过细节逐渐完善球队的进攻和防守,徐强更是在训练中亲自示范。但在“麦唐”组合上如何运用自始至终没有找到突破口。尽管南钢队内线在实力上高出对手一筹,可在比赛中总是被对手钳制,而且两人的同时上场多次成为南钢进攻的低潮。有专家认为,“麦唐”组合的进攻威力是整个CBA中最强的,就看怎么使用了。可南钢始终没有找到良好的使用方法,这就关系到战术方面了。在常规赛和南钢的比赛中,不论是浙江还是山东,其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有着非常好的战术体系,只可惜队员的能力有限。其原因在于这两支球队都有外教担任助理教练或顾问。 另外,比赛的关键时刻如何调兵遣将和调整战术是考验一名教练最重要的部分。在第5场总决赛中,南钢在还剩3分钟的情况下仅仅落后6分,就宣布“投降”。有人认为,南钢此时如果喊了暂停重新布置战术坚持到底,结果很难说;而且第三节表现良好的雷恩也在第四节被“弃用”,这是南钢一个败笔之作。 本报记者郭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