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易建联自闭一日终爆发 广东大起大落鬼门关抢一胜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4月21日00:07 南方日报

  曾经领先20分,又一度让对手追至4分,宏远队的大起大落让人的心脏猛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防守的成功以及易建联和王仕鹏的爆发,让宏远队大比分领先,而体能的不足又让宏远队陷入了被动。

  战位清晰防守成功

  “你看,我们的篮板球比对手多了20个呀!这真是我们获胜的关键。”赛后,宏远队助理教练张德雄跟队员们讨论时,高兴地说。

  事实上,宏远队在CBA一向以防守著称,而篮板球的数据无疑是防守的关键。昨天宏远队又一次表现出顽强的防守功力,原因在于宏远队在防守上做出了改变。

  总决赛首场和第3场的失利,宏远队最大的败因在于防守。江苏队之所以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能里能外的特点非常明显。第一场宏远没有主要没有防住江苏队的外线,主场遭遇失利。第2场宏远队重点照顾了江苏队的外线后,江苏队大败。第3场聪明的江苏队双管齐下,上半场主打内线,下半场改变外线,最终江苏队险胜。两场失利,宏远队的防守都没有跟上对手的变化,防守体系很容易就被对手冲得乱七八糟,在防守压力较小的情况下,江苏队命中率就很容易提高了。

  第4场,宏远队做出了改变。“内线的球员,你们防守时看着自己的人,不要参与协方。外线除了李群和张(吉+吉)负责干扰对手,其他的队员也不要失去自己的位置。这个头脑一定要清晰。”李春江道。

  如此一来,无论江苏队进攻的时候做出怎样的变化,明确了防守任务的宏远队在防守体系上不会紊乱,既减少了内线因失去位置而让江苏队轻松上篮的机会,也最大程度限制了对手外线的发挥。

  比赛也证明了这样安排的效果,特别是扩大比分优势的上半场,在宏远队的对位防守之下,让江苏队2分球命中率为51%,而宏远队高达78%。整场宏远队的内线命中率比对手高出10个百分点,而外线两队的命中率差不多在30%左右。

  易王爆发

  易建联的爆发,是宏远队防守体系能存在的关键点。总决赛的前3场,患上感冒的易建联表现平平,特别是宏远队在南京大胜的第2场,易建联上场14分钟,仅得2分和1个篮板,非常郁闷,第3场易建联上场24分钟,表现稍好,为9分和1个篮板,但宏远队的失利却让他更加郁闷。在从南京回东莞的旅程中,易建联言语很少,压抑的情绪甚至让队友都不好跟他多说话。

  李春江就有这个胆量,昨天让易建联首发,并且打满了42分钟。得21分,但在篮板上却抢下了17个!比唐正东和麦考依总共加起来12个的篮板还要多5个。易建联的爆发也是宏远队在防守上取得成功的关键人物。在宏远的主力队员中,如果哪个连续2场比赛没有打好,那么一般第3场就会爆发。这也是李春江敢用易建联的原因。

  防守、篮板上解决好后,对进攻的帮助就非常之大了。恰恰在进攻上宏远队的王仕鹏爆发,在上半场王仕鹏个人独得了30分,只不过在下半场受到江苏队的重点盯防后,王仕鹏的得分势头才减少了。下半场王仕鹏仅得了6分。

  赛后膝盖敷着厚厚冰块,走路仍一拐一拐的王仕鹏表示,正是全队的防守解决了,才让他放心进攻。

  体能让宏远队很危险

  最后一节,在前3节还领先对手8分的宏远队,让悄悄地将比分追近。最小的时候,宏远队的比分优势仅为4分,要不是积臣和易建联关键时刻的篮板和朱芳雨的进攻,谁胜谁负还难以预料。

  宏远队最后一节将比分追近的原因是体能不足。首发的5人,平均的打球时间超过了40分钟,也就是平均1节时间休息2分钟,这是不科学的。一般情况下,主力队员平均一节休息4分钟才能保证他们有足够的体能来发挥,但大比分领先时不敢换人、比分追近时又不敢换人的想法,还是让宏远队最后时刻陷入被动。

  特别是队长李群,他在最后的时刻的6次犯规下场,明显是因为体能跟不上胡雪峰的原因而被迫犯规,此前不久,李群的几次投篮均仅擦着篮筐,已经有了体能不足的迹象,但是场上的形势让李群不得不撑住,张(吉+吉)虽然在替补的时间内表现优异,但是关键时刻李春江还是更加倚重核心。但在体能的拖累下,李群还是被罚了下去,最终张(吉+吉)在最后时刻没有明显的错误,也让宏远队度过难关。但宏远队体能不足,还是给他们敲响了警钟。

  “最后一节还是说明我们体能状况有问题。大家这几天一定要好好休息!”宏远俱乐部负责人陈海涛赛后表示。

  王会赟 戴学东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广东新闻

 

评论】【篮球论坛】【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夏日中的期待


FC Cities Pack


第二代喜力AFI


Footscapes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报名北京网友足球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