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李群过早下场打破均势 东莞失守宏远卫冕路艰难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4月14日11:19 南方都市报

  CBA总决赛昨晚打响,广东宏远首战103比111负于江苏南钢

  东莞失守 卫冕路难

  本报讯 比赛最后还剩2分多钟,东莞体育馆里就开始有球迷退场,这在季后赛还是第一次。球迷们再也不忍心看到被打懵了的主队在胡卫东的内突外投下的狼狈样。昨晚,广
东宏远队以103比111输给江苏南钢队,痛失总决赛首场胜利。第二场和第三场总决赛将于本周末移师南京继续进行。

  其实,前两节广东宏远队打得很好,第一节就领先对手10分,第二节领先对手9分,最大分差是14分。但第三节后半段,杜锋顶替易建联下场后,宏远队被江苏南钢队首次反超比分,72比73。此时,唐正东在防守时死拉住积臣的手,被洋裁判伊万判了“死刑”——6犯离场。这本是一个宏远队大长士气的机会,但李群一次犯规成为比赛的转折点。自己不但身背5次犯规,还送给对手两罚一掷的机会。随着麦考伊的上场,他左冲右突让宏远队大吃苦头。最后时刻李群将功补过,稳稳将两次罚球送进篮筐,勉强帮助宏远队以80比80追平比分。

  李群在第三节的犯规为他的过早下场埋下了种子。第四节开局,双方动作都有点过大,气氛达到白热化。此时,李群对易立犯规,直接导致6犯离场。随着他的下场,宏远队组织不起有效的进攻,在胡卫东的三分球轰炸下,广东队只能依靠积臣和杜锋在内线的强突得分。分差渐渐拉开,最后还剩1分多钟,宏远队采用犯规战术,但为时已晚。

  赛后,全场拿下最高分32分的朱芳雨表示:“这场球我们在防守和篮板上出现了漏洞,球输了但没输信心,我相信只要解决好了防守问题,我们依然有能力战胜他们。”

  本版采写:记者高志明(除署名外)  本版摄影:记者陈辉

  洋裁判“改变”比赛

  两队共4人达6犯,李群过早下场打破均势

  首次亮相CBA总决赛的捷克裁判伊万·扎拉卡是一位看起来挺和善的老头,但他昨晚通过短促有力的哨声直接改变了总决赛的节奏。

  全场比赛,伊万共送给广东队和江苏队63次犯规,江苏队总共有34次犯规,3人被罚出场,先是唐正东,后是张成和麦考伊;广东队有29次犯规,李群在第四节开局不久就6犯离场。此外,积臣、杜锋都是身背5次犯规打完比赛,易建联也有4次犯规。

  对于洋裁判的判罚,两队主教练都给予了积极评价。江苏队教练徐强说:“裁判判罚比较公正,中国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不注意手部动作,但这场比赛裁判对于手上动作吹得很严,判罚尺度掌握得比较好。”而广东队主教练李春江也表示:“篮协规定,只要有手部动作就得吹,裁判的判罚很正常。”

  相比之下,广东队似乎“吃亏”更大。唐正东下场正好成全了麦考伊的表演,而张成和麦考伊均是在第四节本队领先8分时被罚出场,无关大局。而组织后卫一直是广东队的薄弱环节,在第四节开局不久李群的6犯离场直接导致了广东队组织不起有效进攻,单纯依靠队员强突内线造犯规,然后通过罚球一分分地追,显然没有胡卫东用三分球来得快。

  “广东队内线犯规过多,李群下去得太早,进攻成功率不高是他们输球的主要原因。”江苏队教练徐强一语中的。

  - 现场感

  宏远还谈不上有经验

  从昨晚的赛后统计来看,平时宏远队擅长的篮板球并没有发挥出优势,上半时为22比17,全场为42比38。相反,在失误方面,宏远队全场为20次,而江苏队为11次,几乎是对手的一倍。

  赛前,宏远队一直强调要放下包袱。“这是三年总决赛以来我们首次第一场就打主场比赛,大家要放下包袱,放手一搏。”主教练李春江说。但比赛过程中,宏远队在江苏队外援麦考伊的强力冲击下,显然还放不开手脚。外加上洋裁判的判罚严厉,打乱了宏远队的比赛节奏。

  在总结失利原因时,李春江坦言:“我们虽然经历了两次总决赛,但队伍仍然很年轻,心态远没有八一队成熟。这场球,我们在第三、第四节心理起伏比较大,领先对手却最后痛失好局。”不过,李春江表示,首场输球是好事,有利于队员端正心态打好后面的比赛:“不能因为输一场球就以为我们不行了,我相信我们的队员们,还是能把总冠军夺回来。”

  第一个主场失利后,宏远队将面临连续两个客场。如果不把心态调整好,解决好防守问题和篮板问题,宏远队极有可能输给自己。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CBA新闻

 

评论】【篮球论坛】【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Footscapes


LB III SAMPLE


Dunk Hi UNKLE


LB II新配色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